一、憲法
(一)判斷題
1.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于公民。( )
2.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規定對公民的私有財產實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給予補償。( )
3.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 )
4.老年人對于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沒有提出批評和建議的權利,因為該群體年事已高,智力體力受到一定影響。( )
5.由于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侵犯公民權利而受到損失的人,有依照法律規定取得賠償的權利。由于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侵犯公民權利而受到損失的人,有依照法律規定取得補償的權利。( )
6.老年人沒有勞動的權利和義務。( )
7.勞動是一切有勞動能力的公民的光榮職責,但是老年人的勞動能力已經相對減弱,所以勞動不是老年人的光榮職責。( )
8.義務勞動只有退休的老年人才從事。( )
9.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勞動者有休息的權利。( )
10.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受教育的權利和義務,由于老年人已步入暮年,因此不享有受教育的權利和義務。( )
11.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在政治的、經濟的、文化的、社會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權利,老年婦女也同等享有。( )
12.父母有撫養教育未成年子女的義務,成年子女有贍養扶助父母的義務,因此在父母年老時,可以要求有勞動能力的成年子女贍養扶助。( )
13.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維護國家統一和全國各民族團結的義務,老年人也不例外。( )
14.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的年滿45周歲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可以被選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副主席,但年滿65周歲的除外。( )
15.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有管理地方財政的自治權。凡是依照國家財政體制屬于民族自治地方的財政收入,都應當由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自主地安排使用。( )
16.最高人民檢察院領導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和專門人民檢察院的工作,上級人民檢察院領導下級人民檢察院的工作。( )
(二)單項選擇題
1.參加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勞動者,有權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經營自留地、自留山、( )和飼養自留畜。
A.家庭主業
B.自留園
C.家庭副業
D.自留湖
2.國家保護正常的宗教活動。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進行破壞社會秩序、( )、妨礙國家教育制度的活動。
A.損害公民權利
B.損害公民身體健康
C.損害老年人身體健康
D.危害國防利益
3.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任何公民,非經( )批準或者決定或者人民法院決定,并由公安機關執行,不受逮捕。
A.人民檢察院
B.最高人民檢察院
C.最高人民法院
D.人民政府
4.國家依照法律規定實行企業事業組織的職工和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退休制度。( )的生活受到國家和社會的保障。
A.老年人
B.喪失勞動能力的老年人
C.已達退休年齡但仍在工作的老年人
D.退休人員
5.中華人民共和國( )有依照法律納稅的義務。
A.所有人
B.人民
C.青年人、老年人和婦女
D.公民
6.國務院每屆任期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每屆任期相同。總理、副總理、國務委員連續任職不得超過( )屆。
A.1
B.2
C.3
D.4
7.中央軍事委員會實行主席負責制。中央軍事委員會每屆任期同( )每屆任期相同。
A.國務院
B.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
C.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D.中央軍委會主席
8.地方國家權力機關是( )。
A.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
B.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C.地方各級人民政府
D.地方各級監察委員會
9.( )以上的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設立常務委員會。
A.鄉鎮
B.縣
C.市
D.省
10.省、直轄市、設區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由下一級的人民代表大會選舉;縣、不設區的市、市轄區、鄉、民族鄉、鎮的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如何產生?( )
A.由上級人民代表大會任命
B.由同級人民政府任命
C.由同級人民政府領導人舉薦
D.由選民直接選舉
11.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每屆任期( )年。
A.1
B.3
C.5
D.7
12.( )的人民代表大會可以依照法律規定的權限采取適合民族特點的具體措施。
A.民族自治州
B.民族鄉
C.民族自治區
D.民族自治縣
13.( )分別選舉并且有權罷免本級人民政府的省長和副省長、市長和副市長、縣長和副縣長、區長和副區長、鄉長和副鄉長、鎮長和副鎮長。
A.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
B.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C.上級人民代表大會
D.上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14.( )是最高監察機關。
A.中華人民共和國監察委員會
B.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監察委員會
C.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監察委員會
D.國家監察委員會
(三)多項選擇題
1.農村中的( )等各種形式的合作經濟,是社會主義勞動群眾集體所有制經濟。
A.生產
B.供銷
C.信用
D.消費
2.城鎮中的( )、商業、服務業等行業的各種形式的合作經濟,都是社會主義勞動群眾集體所有制經濟。
A.手工業
B.工業
C.建筑業
D.運輸業
3.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 )、游行、示威的自由。
A.言論
B.出版
C.集會
D.結社
4.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對公民進行( )。
A.侮辱
B.辱罵
C.誹謗
D.誣告陷害
5.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 )受法律的保護。除因國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機關或者檢察機關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對通信進行檢查外,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A.通信方式
B.通信自由
C.通信秘密
D.通信對象
6.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 )或者喪失勞動能力的情況下,有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國家發展為公民享受這些權利所需要的社會保險、社會救濟和醫療衛生事業。
A.年老
B.年幼
C.喪失生活能力
D.疾病
7.禁止破壞婚姻自由,禁止虐待( )。
A.殘疾人
B.老人
C.婦女
D.兒童
8.中華人民共和國保護華僑的正當的權利和利益,保護( )的合法的權利和利益。
A.歸僑
B.僑眷
C.老年華僑
D.老年僑眷
9.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權利的時候,不得損害( )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
A.國家的
B.社會的
C.家庭的
D.集體的
10.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維護國家統一和全國各民族團結的義務
B.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必須遵守憲法和法律,保守國家秘密,愛護公共財產,遵守勞動紀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會公德
C.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維護祖國的安全、榮譽和利益的義務,不得有危害祖國的安全、榮譽和利益的行為
D.保衛祖國、抵抗侵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每一個公民的神圣職責
11.以下哪些是國務院行使的職權?( )
A.決定駐外全權代表的任免
B.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審查和批準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國家預算在執行過程中所必須作的部分調整方案
C.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或者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提出議案
D.領導和管理教育、科學、文化、衛生、體育和計劃生育工作
12.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對( )負責。
A.國務院
B.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C.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D.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
13.縣級以上的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組成人員不得擔任國家( )的職務。
A.行政機關
B.監察機關
C.審判機關
D.檢察機關
14.監察機關辦理( )案件,應當與審判機關、檢察機關、執法部門互相配合,互相制約。
A.貪污腐敗
B.職務違法
C.職務犯罪
D.職務侵占
15.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是國家的審判機關
B.中華人民共和國各級檢察院是國家的監察機關
C.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是自治區、自治州、自治縣的人民代表大會
D.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是自治區、自治州、自治縣的人民政府
(四)填空題
1.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____屬于人民。
2.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實行____的雙層經營體制。
3.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侵占、買賣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土地。土地的____可以依照法律的規定轉讓。
4.凡具有____的人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
5.中華人民共和國年滿18周歲的公民,不分民族、種族、性別、職業、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財產狀況、居住期限,都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但是____的人除外。
6.____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各種會議上的發言和表決,不受法律追究。
7.總理領導國務院的工作。副總理、國務委員協助總理工作。總理、副總理、國務委員、秘書長組成國務院常務會議。____召集和主持國務院常務會議和國務院全體會議。
8.國務院設立____,對國務院各部門和地方各級政府的財政收支,對國家的財政金融機構和企業事業組織的財務收支,進行審計監督。
9.國務院對____負責并報告工作;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負責并報告工作。
10.中華人民共和國____領導全國武裝力量。
11.省、直轄市、縣、市、市轄區、鄉、民族鄉、鎮設立人民代表大會和人民政府。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的組織由法律。自治區、自治州、自治縣設立____。
12.省、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和它們的常務委員會,在不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規,報____備案。
13.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是地方各級國家權力機關的____,是地方各級國家行政機關。
14.省、直轄市的____決定鄉、民族鄉、鎮的建置和區域劃分。
15.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在____的指導下,自主地安排和管理地方性的經濟建設事業。
16.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依照國家的軍事制度和當地的實際需要,經國務院批準,可以組織本地方維護社會治安的____。
17.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是____。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是____。
(五)簡答題
1.簡述國務院的人員組成。
2.簡述國務院行使的職權。
參考答案
(一)判斷題
1.×,解析:《憲法》第2條第1款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
2.√,解析:《憲法》第13條第3款。
3.√,解析:《憲法》第39條。
4.×,解析:《憲法》第41條第1款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對于任何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有提出批評和建議的權利;對于任何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的違法失職行為,有向有關國家機關提出申訴、控告或者檢舉的權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實進行誣告陷害。
5.×,解析:《憲法》第41條第3條規定,由于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侵犯公民權利而受到損失的人,有依照法律規定取得賠償的權利。
6.×,解析:《憲法》第42條第1款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勞動的權利和義務。
7.×,解析:《憲法》第42條第3款規定,勞動是一切有勞動能力的公民的光榮職責。國有企業和城鄉集體經濟組織的勞動者都應當以國家主人翁的態度對待自己的勞動。國家提倡社會主義勞動競賽,獎勵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國家提倡公民從事義務勞動。
8.×,解析:《憲法》第42條第3款規定,勞動是一切有勞動能力的公民的光榮職責。國有企業和城鄉集體經濟組織的勞動者都應當以國家主人翁的態度對待自己的勞動。國家提倡社會主義勞動競賽,獎勵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國家提倡公民從事義務勞動。
9.×,解析:《憲法》第43條第1款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者有休息的權利。
10.×,解析:《憲法》第46條第1款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受教育的權利和義務。
11.√,解析:《憲法》第48條第1款。
12.√,解析:《憲法》第49條第3款。
13.√,解析:《憲法》第52條。
14.×,解析:《憲法》第79條第2款規定,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的年滿45周歲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可以被選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副主席。
15.√,解析:《憲法》第117條。
16.√,解析:《憲法》第137條。
(二)單項選擇題
1.C,解析:《憲法》第8條第1款規定,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實行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農村中的生產、供銷、信用、消費等各種形式的合作經濟,是社會主義勞動群眾集體所有制經濟。參加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勞動者,有權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經營自留地、自留山、家庭副業和飼養自留畜。
2.B,解析:《憲法》第36條第3款規定,國家保護正常的宗教活動。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進行破壞社會秩序、損害公民身體健康、妨礙國家教育制度的活動。
3.A,解析:《憲法》第37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任何公民,非經人民檢察院批準或者決定或者人民法院決定,并由公安機關執行,不受逮捕。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剝奪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體。
4.D,解析:《憲法》第44條規定,國家依照法律規定實行企業事業組織的職工和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退休制度。退休人員的生活受到國家和社會的保障。
5.D,解析:《憲法》第56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依照法律納稅的義務。
6.B,解析:《憲法》第87條規定,國務院每屆任期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每屆任期相同。總理、副總理、國務委員連續任職不得超過兩屆。
7.C,解析:《憲法》第93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領導全國武裝力量。中央軍事委員會由下列人員組成:主席,副主席若干人,委員若干人。中央軍事委員會實行主席負責制。中央軍事委員會每屆任期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每屆任期相同。
8.A,解析:《憲法》第96條規定,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是地方國家權力機關。縣級以上的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設立常務委員會。
9.B,解析:《憲法》第96條規定,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是地方國家權力機關。縣級以上的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設立常務委員會。
10.D,解析:《憲法》第97條規定,省、直轄市、設區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由下一級的人民代表大會選舉;縣、不設區的市、市轄區、鄉、民族鄉、鎮的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由選民直接選舉。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名額和代表產生辦法由法律。
11.C,解析:《憲法》第98條規定,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每屆任期5年。
12.B,解析:《憲法》第99條第3款規定,民族鄉的人民代表大會可以依照法律規定的權限采取適合民族特點的具體措施。
13.A,解析:《憲法》第101條第1款規定,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分別選舉并且有權罷免本級人民政府的省長和副省長、市長和副市長、縣長和副縣長、區長和副區長、鄉長和副鄉長、鎮長和副鎮長。
14.B,解析:《憲法》第125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監察委員會是最高監察機關。國家監察委員會領導地方各級監察委員會的工作,上級監察委員會領導下級監察委員會的工作。
(三)多項選擇題
1.ABCD,解析:《憲法》第8條第1款規定,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實行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農村中的生產、供銷、信用、消費等各種形式的合作經濟,是社會主義勞動群眾集體所有制經濟。參加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勞動者,有權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經營自留地、自留山、家庭副業和飼養自留畜。
2.ABCD,解析:《憲法》第8條第2款規定,城鎮中的手工業、工業、建筑業、運輸業、商業、服務業等行業的各種形式的合作經濟,都是社會主義勞動群眾集體所有制經濟。
3.ABCD,解析:《憲法》第35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言論、出版、集會、結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4.ACD,解析:《憲法》第38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對公民進行侮辱、誹謗和誣告陷害。
5.BC,解析:《憲法》第40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護。除因國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機關或者檢察機關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對通信進行檢查外,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6.AD,解析:《憲法》第45條第1款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喪失勞動能力的情況下,有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國家發展為公民享受這些權利所需要的社會保險、社會救濟和醫療衛生事業。
7.BCD,解析:《憲法》第49條規定,婚姻、家庭、母親和兒童受國家的保護。夫妻雙方有實行計劃生育的義務。父母有撫養教育未成年子女的義務,成年子女有贍養扶助父母的義務。禁止破壞婚姻自由,禁止虐待老人、婦女和兒童。
8.AB,解析:《憲法》第50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保護華僑的正當的權利和利益,保護歸僑和僑眷的合法的權利和利益。
9.ABD,解析:《憲法》第51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權利的時候,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
10.ABCD,解析:《憲法》第52、53、54、55條分別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維護國家統一和全國各民族團結的義務。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必須遵守憲法和法律,保守國家秘密,愛護公共財產,遵守勞動紀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會公德。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維護祖國的安全、榮譽和利益的義務,不得有危害祖國的安全、榮譽和利益的行為。保衛祖國、抵抗侵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每一個公民的神圣職責。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參加民兵組織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光榮義務。
11.CD,解析:《憲法》第89條規定:“國務院行使下列職權:(一)根據憲法和法律,規定行政措施,制定行政法規,發布決定和命令;(二)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或者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提出議案;(三)規定各部和各委員會的任務和職責,統一領導各部和各委員會的工作,并且領導不屬于各部和各委員會的全國性的行政工作;(四)統一領導全國地方各級國家行政機關的工作,規定中央和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國家行政機關的職權的具體劃分;(五)編制和執行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和國家預算;(六)領導和管理經濟工作和城鄉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七)領導和管理教育、科學、文化、衛生、體育和計劃生育工作;(八)領導和管理民政、公安、司法行政等工作;(九)管理對外事務,同外國締結條約和協定;(十)領導和管理國防建設事業;(十一)領導和管理民族事務,保障少數民族的平等權利和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權利;(十二)保護華僑的正當的權利和利益,保護歸僑和僑眷的合法的權利和利益;(十三)改變或者撤銷各部、各委員會發布的不適當的命令、指示和規章;(十四)改變或者撤銷地方各級國家行政機關的不適當的決定和命令;(十五)批準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區域劃分,批準自治州、縣、自治縣、市的建置和區域劃分;(十六)依照法律規定決定省、自治區、直轄市的范圍內部分地區進入緊急狀態;(十七)審定行政機構的編制,依照法律規定任免、培訓、考核和獎懲行政人員;(十八)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授予的其他職權。”
12.BC,解析:《憲法》第94條規定,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負責。
13.ABCD,解析:《憲法》第103條第3款規定,縣級以上的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組成人員不得擔任國家行政機關、監察機關、審判機關和檢察機關的職務。
14.BC,解析:《憲法》第127條第2款規定,監察機關辦理職務違法和職務犯罪案件,應當與審判機關、檢察機關、執法部門互相配合,互相制約。
15.BCD,解析:《憲法》第128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是國家的審判機關。第123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各級監察委員會是國家的監察機關。第112條規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是自治區、自治州、自治縣的人民代表大會和人民政府。
(四)填空題
1.權力。(《憲法》第2條第1款)
2.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憲法》第8條第1款)
3.使用權。(《憲法》第10條第4款)
4.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憲法》第33條第1款)
5.依照法律被剝奪政治權利。(《憲法》第34條)
6.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憲法》第75條)
7.總理。(《憲法》第88條)
8.審計機關。(《憲法》第91條第1款)
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憲法》第92條)
10.中央軍事委員會。(《憲法》第93條)
11.自治機關。(《憲法》第95條)
1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憲法》第100條第1款)
13.執行機關。(《憲法》第105條第1款)
14.人民政府。(《憲法》第107條第3款)
15.國家計劃。(《憲法》第118條第1款)
16.公安部隊。(《憲法》第120條)
17.五星紅旗;《義勇軍進行曲》。(《憲法》第141條)
(五)簡答題
1.答:《憲法》第86條規定,國務院由下列人員組成:總理,副總理若干人,國務委員若干人,各部部長,各委員會主任,審計長,秘書長。國務院實行總理負責制。各部、各委員會實行部長、主任負責制。國務院的組織由法律。
2.答:《憲法》第89條規定:“國務院行使下列職權:(一)根據憲法和法律,規定行政措施,制定行政法規,發布決定和命令;(二)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或者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提出議案;(三)規定各部和各委員會的任務和職責,統一領導各部和各委員會的工作,并且領導不屬于各部和各委員會的全國性的行政工作;(四)統一領導全國地方各級國家行政機關的工作,規定中央和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國家行政機關的職權的具體劃分;(五)編制和執行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和國家預算;(六)領導和管理經濟工作和城鄉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七)領導和管理教育、科學、文化、衛生、體育和計劃生育工作;(八)領導和管理民政、公安、司法行政等工作;(九)管理對外事務,同外國締結條約和協定;(十)領導和管理國防建設事業;(十一)領導和管理民族事務,保障少數民族的平等權利和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權利;(十二)保護華僑的正當的權利和利益,保護歸僑和僑眷的合法的權利和利益;(十三)改變或者撤銷各部、各委員會發布的不適當的命令、指示和規章;(十四)改變或者撤銷地方各級國家行政機關的不適當的決定和命令;(十五)批準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區域劃分,批準自治州、縣、自治縣、市的建置和區域劃分;(十六)依照法律規定決定省、自治區、直轄市的范圍內部分地區進入緊急狀態;(十七)審定行政機構的編制,依照法律規定任免、培訓、考核和獎懲行政人員;(十八)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授予的其他職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