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法典速查通:含司法解釋
- 中國法制出版社
- 3491字
- 2022-07-29 17:04:19
第一分編 通則
第一章 一般規定
第205條 【物權編的調整范圍】本編調整因物的歸屬和利用產生的民事關系。
第206條 【我國基本經濟制度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原則】國家堅持和完善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等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
國家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
國家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保障一切市場主體的平等法律地位和發展權利。
第207條 【平等保護原則】國家、集體、私人的物權和其他權利人的物權受法律平等保護,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侵犯。
第208條 【物權公示原則】不動產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應當依照法律規定登記。動產物權的設立和轉讓,應當依照法律規定交付。
第二章 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
第一節 不動產登記
第209條 【不動產物權的登記生效原則及其例外】不動產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經依法登記,發生效力;未經登記,不發生效力,但是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依法屬于國家所有的自然資源,所有權可以不登記。
第210條 【不動產登記機構和不動產統一登記】不動產登記,由不動產所在地的登記機構辦理。
國家對不動產實行統一登記制度。統一登記的范圍、登記機構和登記辦法,由法律、行政法規規定。
相關規定
?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
第6條 國務院國土資源主管部門負責指導、監督全國不動產登記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確定一個部門為本行政區域的不動產登記機構,負責不動產登記工作,并接受上級人民政府不動產登記主管部門的指導、監督。
第7條 不動產登記由不動產所在地的縣級人民政府不動產登記機構辦理;直轄市、設區的市人民政府可以確定本級不動產登記機構統一辦理所屬各區的不動產登記。
跨縣級行政區域的不動產登記,由所跨縣級行政區域的不動產登記機構分別辦理。不能分別辦理的,由所跨縣級行政區域的不動產登記機構協商辦理;協商不成的,由共同的上一級人民政府不動產登記主管部門指定辦理。
國務院確定的重點國有林區的森林、林木和林地,國務院批準項目用海、用島,中央國家機關使用的國有土地等不動產登記,由國務院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規定。
第211條 【申請不動產登記應提供的必要材料】當事人申請登記,應當根據不同登記事項提供權屬證明和不動產界址、面積等必要材料。
第212條 【不動產登記機構應當履行的職責】登記機構應當履行下列職責:
(一)查驗申請人提供的權屬證明和其他必要材料;
(二)就有關登記事項詢問申請人;
(三)如實、及時登記有關事項;
(四)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職責。
申請登記的不動產的有關情況需要進一步證明的,登記機構可以要求申請人補充材料,必要時可以實地查看。
第213條 【不動產登記機構的禁止行為】登記機構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要求對不動產進行評估;
(二)以年檢等名義進行重復登記;
(三)超出登記職責范圍的其他行為。
第214條 【不動產物權變動的生效時間】不動產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依照法律規定應當登記的,自記載于不動產登記簿時發生效力。
第215條 【合同效力和物權效力區分】當事人之間訂立有關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不動產物權的合同,除法律另有規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外,自合同成立時生效;未辦理物權登記的,不影響合同效力。
第216條 【不動產登記簿效力及管理機構】不動產登記簿是物權歸屬和內容的根據。
不動產登記簿由登記機構管理。
第217條 【不動產登記簿與不動產權屬證書的關系】不動產權屬證書是權利人享有該不動產物權的證明。不動產權屬證書記載的事項,應當與不動產登記簿一致;記載不一致的,除有證據證明不動產登記簿確有錯誤外,以不動產登記簿為準。
相關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物權編的解釋(一) 「第112頁」
第2條
第218條 【不動產登記資料的查詢、復制】權利人、利害關系人可以申請查詢、復制不動產登記資料,登記機構應當提供。
第219條 【利害關系人的非法利用不動產登記資料禁止義務】利害關系人不得公開、非法使用權利人的不動產登記資料。
第220條 【更正登記和異議登記】權利人、利害關系人認為不動產登記簿記載的事項錯誤的,可以申請更正登記。不動產登記簿記載的權利人書面同意更正或者有證據證明登記確有錯誤的,登記機構應當予以更正。
不動產登記簿記載的權利人不同意更正的,利害關系人可以申請異議登記。登記機構予以異議登記,申請人自異議登記之日起十五日內不提起訴訟的,異議登記失效。異議登記不當,造成權利人損害的,權利人可以向申請人請求損害賠償。
相關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物權編的解釋(一) 「第112頁」
第3條
第221條 【預告登記】當事人簽訂買賣房屋的協議或者簽訂其他不動產物權的協議,為保障將來實現物權,按照約定可以向登記機構申請預告登記。預告登記后,未經預告登記的權利人同意,處分該不動產的,不發生物權效力。
預告登記后,債權消滅或者自能夠進行不動產登記之日起九十日內未申請登記的,預告登記失效。
相關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物權編的解釋(一) 「第112頁」
第4條、第5條
第222條 【不動產登記錯誤損害賠償責任】當事人提供虛假材料申請登記,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因登記錯誤,造成他人損害的,登記機構應當承擔賠償責任。登記機構賠償后,可以向造成登記錯誤的人追償。
相關規定
?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
第30條 不動產登記機構工作人員進行虛假登記,損毀、偽造不動產登記簿,擅自修改登記事項,或者有其他濫用職權、玩忽職守行為的,依法給予處分;給他人造成損害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31條 偽造、變造不動產權屬證書、不動產登記證明,或者買賣、使用偽造、變造的不動產權屬證書、不動產登記證明的,由不動產登記機構或者公安機關依法予以收繳;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給他人造成損害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223條 【不動產登記收費標準的確定】不動產登記費按件收取,不得按照不動產的面積、體積或者價款的比例收取。
第二節 動產交付
第224條 【動產物權變動生效時間】動產物權的設立和轉讓,自交付時發生效力,但是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225條 【船舶、航空器和機動車物權變動采取登記對抗主義】船舶、航空器和機動車等的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未經登記,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
相關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物權編的解釋(一) 「第112頁」
第6條
第226條 【簡易交付】動產物權設立和轉讓前,權利人已經占有該動產的,物權自民事法律行為生效時發生效力。
第227條 【指示交付】動產物權設立和轉讓前,第三人占有該動產的,負有交付義務的人可以通過轉讓請求第三人返還原物的權利代替交付。
第228條 【占有改定】動產物權轉讓時,當事人又約定由出讓人繼續占有該動產的,物權自該約定生效時發生效力。
第三節 其他規定
第229條 【法律文書、征收決定導致物權變動效力發生時間】因人民法院、仲裁機構的法律文書或者人民政府的征收決定等,導致物權設立、變更、轉讓或者消滅的,自法律文書或者征收決定等生效時發生效力。
相關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物權編的解釋(一) 「第112頁」
第7條
第230條 【因繼承取得物權的生效時間】因繼承取得物權的,自繼承開始時發生效力。
第231條 【因事實行為設立或者消滅物權的生效時間】因合法建造、拆除房屋等事實行為設立或者消滅物權的,自事實行為成就時發生效力。
第232條 【非依民事法律行為享有的不動產物權變動】處分依照本節規定享有的不動產物權,依照法律規定需要辦理登記的,未經登記,不發生物權效力。
相關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物權編的解釋(一) 「第112頁」
第8條
第三章 物權的保護
第233條 【物權保護爭訟程序】物權受到侵害的,權利人可以通過和解、調解、仲裁、訴訟等途徑解決。
第234條 【物權確認請求權】因物權的歸屬、內容發生爭議的,利害關系人可以請求確認權利。
第235條 【返還原物請求權】無權占有不動產或者動產的,權利人可以請求返還原物。
第236條 【排除妨害、消除危險請求權】妨害物權或者可能妨害物權的,權利人可以請求排除妨害或者消除危險。
第237條 【修理、重作、更換或者恢復原狀請求權】造成不動產或者動產毀損的,權利人可以依法請求修理、重作、更換或者恢復原狀。
第238條 【物權損害賠償請求權】侵害物權,造成權利人損害的,權利人可以依法請求損害賠償,也可以依法請求承擔其他民事責任。
第239條 【物權保護方式的單用和并用】本章規定的物權保護方式,可以單獨適用,也可以根據權利被侵害的情形合并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