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井外的世界
- 修仙從繼承皇位開始
- 鶯時有三
- 2025字
- 2022-08-03 00:02:00
楊昭緊隨其后,跟著楊玄策走進了光怪陸離的門中。
等他一進去,眼中的景色大變,一開始波光粼粼的光芒一晃而過,而后露出了他的真正面目。
這分明是一處傳送陣法,根本不是什么小空間!
楊昭能夠感應到周圍的變化,已經離開了大夏京城,來到了另一處世界。
那一扇門就像任意門一般,能夠將人傳走,當然是定點傳送,低配版的傳送門。
楊昭踩在草地上,周圍都是一片崇山峻嶺之中。
身邊甚至有云霧飄過,而楊昭此刻站立的地方,正是山頂之上的一處平地。
身后一扇緊閉起來的大門。
腳下柔軟的草地忽然升起,將他整個人托了起來。
忽然的升空讓楊昭有些不適應,不過體感很好的他立刻穩住了身形。
楊昭與楊玄策一同前行,那腳下的草塊直接載著兩人飛行下,行事被設定好了程序一般,跨越山間,來到群山之中的一處祠堂之中。
祠堂修得極為奢華,其裝飾風格與大夏乃至整個東方七國的風格都不像。
飛檐斗拱的很有特色,不似山下那般為了彰顯氣魄故意雕刻出來的奢華感,而是從形制、結構的等方面積淀出來的奢華貴氣。
兩人走下草塊,走進了祠堂之中。
祠堂內,楊家老祖們分別落座兩側的蒲團之上,大多數人是閉著眼睛。
楊昭有種進入家族祠堂的感覺,唯一不同的是這些老祖宗們由牌位變成了真人。
這些老人大多衣著簡樸,一襲素衣,長相也是仙風道骨,很符合世外高人的長相。
“大夏楊氏第十三代子孫,楊昭見過諸位老祖。”楊昭下跪朝拜。
隨著他這一聲朝拜,蒲團上的眾人緩緩睜開了眼睛。
坐在最中間的那人其實并非正中,而是中間偏右,他的身后一幅畫像,正是大夏初祖的畫像。
是一位比開國太祖還要古老的人物,在朝天宮的太廟中同樣有此人的畫像。
而中間偏左的位置卻是空懸著的,楊昭猜測,那是開國太祖的位置。
一名身材魁梧的老祖看到楊昭,笑著說道:“不錯不錯,很多年沒看到這么有出息的后輩了。”
“確實,好像從五代開始,就越來越不行了。”有人嘆道。
“放屁,別把鍋甩給我們五代,老頭子別以為輩分大就了不起,真打起來還不一定誰輸!”
“比劃比劃?”
“誰怕誰!”
……
楊昭怎么也想不到,這些看似出塵的老祖宗們,竟然如此的“接地氣”。
甚至有些過頭了。
將他心目中的世外高人形象徹底給粉碎了。
居中的長眉老祖宗輕咳了幾聲,其余那些所謂四代、五代老祖們乖乖閉嘴了。
殿中,一片寂靜。
楊昭有些尷尬,這突如其來的轉場讓他有些手足無措。
而且一幫老人在上面看著他,神色各異,有贊許、有驚訝、還有疑惑。
他有種在動物園被圍觀的感覺。
“你可知,大夏開國近千年來,你是第幾個來到此處的帝皇?”長眉老祖問道。
楊昭搖頭,他并不清楚,不過倒是知道,楊素來過這里兩次。
至于其他人,他就更不知道了。
皇族內部。除了歷代駐守京城的親王,其余都無資格踏入此處。
“你是第三個。”長眉老祖緩緩說道:“皇族中人能進來的大多是以親王或者其他身份進來,而以皇帝身份進來的,你是第三個,至于前兩個人都在殿中。”
說罷,有兩位老人朝他笑了笑。
楊昭驚愕,他以為能夠在這里的是歷代修行出世的皇族中人。
沒想到還有兩人曾繼承過皇位,而后入主大殿。
意味著,他們現在是修行中人,或者曾經當皇帝的時候就是了。
這與楊昭了解的皇族歷史不一樣,歷代都是壽終正寢或者病逝之類的,可沒有說哪一個是修道有成,“成仙”去了。
“你可知意味著什么?”長眉老祖再一次問道。
楊昭再一次搖頭,捉摸不清。
長眉老祖笑道:“意味著等你‘百年’之后,可以進入此地,成為我們其中一員。”
楊昭有些不解道:“既然各位老祖實力都如此高強,為何不出世,大夏也不至于成為皇極道宗的一枚棋子,絲毫沒有主權可言。”
在場的這些老祖,楊昭光從他們身上的氣息,就可以感應到極強的修為。
比如坐鎮居中的老人,有著金丹以上的修為,楊昭推測估計有元嬰。
另外一兩個同樣還是這個境界,只不過比長眉弱了幾分。
除了此三人,其余都是金丹的氣息,這里最低的門檻都是金丹。
而就憑這二十余人,是極強的戰力,甚至七國中少有這種量級的宗門。
皇極道宗也不過九位山峰的峰主是金丹,外加一個元嬰宗主。
有這力量,不說橫著走,割據一方,絕對沒有問題。
楊昭的話引得眾人一陣大笑,但是其中也有些人沉默。
而且他們的笑容之中有些無奈與苦澀。
長眉老祖搖頭道:“不是不愿,而是不可;你們能夠進來,而我們這些老東西出不去。出去了就是個死!”
“我們現如今身處的地方,并非在大夏,也就是所謂的‘東勝神州東部’,而是在真正的東勝神州。大夏所在的地方不過是神州之外的一座小島,而這座島便是被紫薇天庭所掌控。”
“我們出去行走于世間,便會被降下雷罰,直接抹殺。”
楊昭聽著滿是震驚,原來東方七國之地已經夠大了,沒想到不過是一座小島,而且還是人家治下的一座小島。
連神州大地都不是!
這完全與他以前所知道的不一樣,而且外面流傳的也不一樣。
“是不是很驚訝,有些不可置信,開始懷疑老祖的話是騙人的了?”楊昭的一位“前輩”笑著說道:“你小子承受能力還真不錯,我當初知道時,差點崩潰。”
“只不過,這就是事實。”
“我們啊,只不過是一只以為天就那么大的井底之蛙。”
“現在,歡迎你跳出井底,看到另一面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