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公平公平公平,搞錢搞錢搞錢
- 修仙從繼承皇位開始
- 鶯時有三
- 2104字
- 2022-07-31 10:00:00
內閣。
這幾日幾乎都沒有見到首輔齊治平,甚至連齊府的人都沒見到自家的大人歸家。
從鄉試結束的那一天,齊大人似乎就把自己的家搬到了翰林院一般,拉著幾名大夏的老翰林一塊改卷。
就連太傅等人也被他拉了過來,大有不評完不回家的氣勢。
等到楊昭來到翰林院時,明明負責傳喚的太監喊了幾聲皇上到,依舊沒人出門迎駕。
就在眾人以為楊昭會勃然大怒時,他卻讓眾人不要聲張,在屋外候著,而他一人走了進去。
屋內,十來人低著頭,用朱紅筆在批改考卷。
時不時發出驚嘆聲,覺得這個寫的不錯,針砭時弊,一針見血,大為驚嘆。
還有的被罵狗屁不通,光會用辭藻堆砌,實際上不過是高談闊論,對大夏的真實情況不了解。
太傅李簡罵道,“雖然遮蓋住了名字,但是這答案,已經差不多快把安國公是我爺爺寫在卷子上了。”
“還有這個,說什么大夏現在最大的問題是當今陛下,不懂朝政!?”
老人氣得胡子都快吹起來了,手中的筆飛速書寫,力透紙背,恐怕那個答題者在此地,恐怕會不顧形象,當場賞他幾個板子再說。
幾名老人還在與李簡笑哈哈,說他們那邊也有類似的。
而遠處角落里,臉上已經是胡子拉碴,黑圓圈深重的齊治平依舊精神抖擻,絲毫不見疲憊的樣子。
他的眼睛專注于桌上,近乎瘋魔。
楊昭見此情況,有些心疼,拉著旁邊的小太監問道:“齊大人多少天沒回家了?”
“齊大人自從收到各地的卷子后,就沒有回家了,每天飯食簡單應付幾口后繼續埋頭評閱卷子,小的怎么勸都沒用,深夜也見他在評卷。”
一旁的小太監如實回答道。
楊昭心中一痛,齊治平這已經真的瘋魔了,這種狀態很可能猝死,就算不猝死也重病或者積勞成疾。
他從儲物袋中取出當初于懸贈予的丹藥,遞給旁邊的太監說道:“拿去泡一壺茶,給諸位大人分上一杯。”
就在這時,埋頭的齊治平突然抬頭大聲喊道:“老太傅,我這邊有一篇比你先前那篇還好的,而且其余幾項也是認為能夠打上滿分!”
太傅李簡笑道:“是嗎,那老夫可得好好瞧瞧。”
其余幾人聽到后同樣前去圍在齊治平的案桌旁,圍觀這篇被齊大人稱為滿分的答卷。
只是前兩日明明一群人擠在一起還剛剛合適,今天怎么就擁擠起來了?
一名翰林院的官員心中納悶時,見到黑底金紋的龍袍時,立馬下跪,高呼參見陛下。
周圍的官員一聽,立馬就要下跪。
被楊昭一一攔下,笑道:“好了,都免了,幾位大人今日也辛苦了。”
“讓朕看看,是什么讓幾位大人這般驚喜,如獲至寶?”楊昭笑著說道。
幾人紛紛給他讓開了道,桌上擺了幾分考卷,都是評價很高。
每一沓都寫上了編號,所有人都不知道卷子來自哪里,是何人所作。
為的就是三件事,公平,公平,還的公平。
現如今人手不夠,避免出現舞弊現象,鄉試會試的卷子都要收到京城。
統一修改后再發放回去,這也是為何鄉試會試之間要間隔那么久。
等第一屆完成,后續有了模板,能夠信任的人多了,就不必那么麻煩了。
楊昭好奇的看著這篇驚為天人的答卷,確實是面面俱到,一針見血。
字里行間對于大夏底層的見聞都有涉及,而且明經、明法、明算等也是極為優秀。
至于他們所說的前一篇,楊昭看去,嗯,很眼熟。
這他么的不就是自己的卷子!
他苦澀的擦了擦汗,剛好那名小太監端著茶進來。
濃郁的藥香瞬間彌漫整個房間。
幾人的注意瞬間被吸引過去,看著茶壺嘴冒著裊娜霧氣的茶壺,心中好奇滿滿。
楊昭笑道:“朕前些日子剛得一些好茶,幾位愛卿這些日子勞苦功高,犒勞幾位。”
小太監給幾人倒了一杯,剛好分完。
幾人紛紛喝下肚,贊不絕口。
甚至腰不酸背不痛,人也精神了。
最明顯的是齊治平,臉上的疲憊少了。
能夠達到這種效果,多虧了那枚丹藥。
原本能夠延長十余年的壽命,如今稀釋,緩解疲勞,每人延長個幾年壽命應該沒問題。
經過簡單的交談,幾人準備繼續投身改卷大業之中。
只是齊治平被楊昭拉走了。
“陛下這是何故,還有一大批卷子沒評完。”齊治平有些不解。
楊昭拉著他的手,兩人走在皇宮內。
好一副君臣和睦的景象。
楊昭說道:“卷子留給其他人去完成,朕現在有一件更重要的事需要你去完成。”
齊治平露出了一個不解眼神。
楊昭笑著回了兩個字:“搞錢。”
而后他又將自己大致的規劃說了出來,要招募軍隊還有培養武道高手。
這些規劃無一透露著兩個字,要錢!
齊治平思索了片刻。道:“國庫中的銀兩恐怕遠遠不夠支撐,下面繳上來的稅銀還要上貢給山上,以及每年的歲幣。如果要完成陛下的那些,確實得需要去增加銀兩。”
楊昭有一條快速湊錢的途徑,但是現在無法實施,得先掙夠了本,把軍權全部拿回來才有可能。
“北元那邊不是挺喜歡我們境內的瓷器以及一些綢緞嗎?”楊昭問道。
齊治平恍惚,問道:“陛下是指,要跟他們做生意?”
楊昭點頭,道:“一直龜縮著不是辦法,那我們有的東西跟他們換,有何不可,而且換來了錢,到時候有了實力搶……再問他們要就是了。”
齊治平說道:“這樣會引起朝臣的不滿,以及民心不穩。”
各國之間,幾乎連年戰亂不斷。
各有通商也是一些膽大包天的商人,偷偷摸摸的進行貿易。
因為各國百姓之間,幾乎都認為對方是死敵,老死不相往來,那些私販的商人,甚至會被唾棄。
如今楊昭公開的去進行貿易,很有可能暴雷。
激發民變。
甚至根基不穩。
楊昭笑道:“無妨,一切為了大夏,先搞錢,等有了錢才能改變一切,他們要罵就罵吧。”
“而且去辦這事不一定要我們出手。”
楊昭露出一抹神秘的笑容,讓齊治平更為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