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那些大夏的年輕人
- 修仙從繼承皇位開始
- 鶯時有三
- 2059字
- 2022-09-03 23:06:20
原本對稱的兩縷額前長發,被楊逍橫掃的一刀所斬落。
于是原本極為注意形象的李符,出現了些許瑕疵,這位原本極好說話的年輕人頓時動怒起來。
“還是個強迫癥呢。”楊昭見到此情景,笑了起來。
周圍的齊治平等人不知道陛下所謂的“強迫癥”是什么病患,但是此刻的李符的氣勢渾然一變。
他直接踏步向前,渾身的肌肉都發力,步子邁的極大,像是捕食的虎豹一般,腳下踩踏的地磚發出了咔嚓聲,甚至出現了裂痕。
可想而知,這爆發力是何等的強悍。
他的速度極快,已經貼近楊逍的身側。
只見李符抬起手來,一拳打了出去。
這一拳打出的角度刁鉆,從側面直接打向楊逍的臉龐,似乎動怒了。
俗話說,打人不打臉。
而此刻的李符似乎打急眼了一般,一拳打出,拳風呼嘯。
楊逍在他奔跑上來的時候已經警覺到,奈何對方已經欺身上前,便提起手中的偃月刀格擋在身前。
李符的一拳打在了楊逍偃月刀的刀柄之上,強大的沖擊力讓楊逍向后倒退了幾步才勉強穩住了的身形。
而且這猶有千斤一般的一拳砸砸在刀柄之上,在幾息之后,仍舊在顫動,楊逍的虎口直接綻開了一道血口,不斷淌血。
李符的強大讓楊逍驚訝的同時,也燃起斗志。
終于來了一個勢均力敵的對手。
一路走來,其他對手跟他來說根本不是一個檔次。
李符的強大,讓他覺得這場比斗才是真正的有意思。
楊逍雙手握緊手中的偃月刀,身體里爆發出一股勁氣,直接將刀上殘留的力道散去。
而后提刀揮向李符,后者躲避之后,找了空隙進攻。
兩人就這樣你來我往的進行著,當雙方徹底放開手腳后,比斗越發的精彩。
因為兩人本身實力就是不俗,都達到了武道后天四層的境界。
可能在修行者眼中不算什么,但是在普通人或者行伍之中,絕對是佼佼者,就如同當初楊素也不過是武道后天五層的境界,后來在楊昭等人的幫助下才不斷的提升。
兩人的打斗進入了白熱化階段,從而越發的精彩,甚至連穆思遠等人都忍不住發出了喝彩聲。
楊昭也是連喊了幾聲好。
兩人打得難解難分,都收起心中的那股子傲意,實打實的依靠自身的搏擊技。
李符赤手空拳,所以他粘近楊逍周身的時候,可以說是發揮出了自身的最大長處,而手持長柄大刀的楊逍雖然有些掣肘,仍是憑借手中的武器化解了危機。
嘭!
拳拳相碰,發出一聲悶響。
周圍一道道勁氣隨之散發出去。
發絲舞動,兩人如蜻蜓點水一般,很快的將彼此的拳頭撤了出去,而后再一次出拳。
接連碰撞,兩人的拳頭之上已經是鮮血淋漓,手臂也是一根根筋脈暴起,如同虬龍攀附在上一般。
楊昭看得極為認真,武道武道境界就應該這般實打實的打出來,自己缺少了這一方面的經歷。
而今越發的能夠感悟到這種感覺,特別是強度天劫之后,自己的對于肉身方面他覺得還有可能晉升的空間。
同時他也在思考,因為此前的武道只分為先后天境界,再往后似乎沒有路了,而且先后天更明顯是像練氣的境界名稱。
是否后面有什么其他的不同。
就在他還在思考時,雙方都爆發出了最后的一擊。
接連的碰撞,讓圍觀之人應接不暇,就在瞬息之間,兩人都出手了。
李符振臂揮出一拳,被楊逍擋住,但是他的另一只手打出,那一拳停在了楊逍胸口前三寸的地方。
而楊逍擋下這一擊的同時,手中的偃月刀也落下,與李符似乎同時,都停了下來。
兩人都沒有動作,因為再下去,就是生死搏斗了。
原本喝彩的人群,在兩人停下的瞬間,也隨之戛然而止。
因為發生的太快了,他們壓根沒有反應過來,究竟是誰贏誰輸。
幾乎是同時停手。
“好!”
這時一道聲音打破了寂靜,眾人也隨之將目光投向發出聲音的那人。
正是坐在最高位置的楊昭。
比斗的兩人都彼此收回了動作了,朝楊昭行禮。
楊昭從位置上站了起來,看著擂臺中年紀其實與自己相仿的年輕人。
“都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但是朕今日見到了兩個第一的誕生,你二人無論是武藝還是風度之上,都是本次武舉的第一,名副其實的武狀元!”楊昭看著兩人,頗為欣慰的說道。
楊昭此話一出可以說一錘定音,決定了這場武舉的最終結果。
“小民懇請陛下收回成命。”只是讓人意想不到的是,李符站出來說道。
這讓眾人頗為不解,莫非這個李符覺得自己才是真正的勝利者不成?
楊昭好氣的望著他。
“小民開始之前說過,只要楊逍能夠超過三十招,小民自己認輸,后來打急眼了忘記了這件事情,還請陛下將武狀元之名,賜予楊逍,而小民甘愿領這個第二名。”李符不卑不亢的朝楊昭解釋道。
此話一出,場中一片嘩然。
作秀,嘩眾取寵等都在眾人的心中浮現,覺得李符在故意以此作態,博取眾人的關注。
楊昭笑著搖了搖頭,說道:“君無戲言,你莫非要抗旨不成,再說了朕答應了,你所拱手相讓的,楊逍能夠答應?”
楊逍在楊昭發言之后,站了出來,說道:“草民也不答應!”
“既然如此莫要推脫了,你們二人皆是本次武舉的狀元,后面的人一次補上就是了。”楊昭立刻說道。
有了這話,兩人也就再無其他言語。
一同跪地說道:“謝皇恩。”
大夏的第一次科舉也就到此結束,楊昭看著在場的所有人。
所有的官員之中,年輕人的人數是最多的,而這恰恰就是如今大夏官場的格局。
也是如今大夏的縮影,這個矗立了千年歷史的國家,重新站了起來,從上到下,煥發出了朝氣蓬勃的氣息。
從顧植,陳初年、許士績這些文官,再到今日的楊逍、李符等人,這群不到三十歲的年輕人,正是大夏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