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四節 中國與中亞國家投資、經濟與技術合作的戰略選擇

一、中國與中亞國家投資、經濟與技術合作戰略

“一帶一路”的兩條線路各有側重點,“一帶”抓重點,“一路”顧全面,“一帶”的重點在于中亞。中亞地處歐亞大陸的中心地帶,以其為核心的歐亞大陸腹地曾被英國地緣政治學家哈爾福德·麥金德稱為“世界島”和“全球戰略競爭的決勝點”,也被茲比格紐·布熱津斯基稱為“大陸性霸權崛起的必爭之地”。國內諸多學者認為中亞是絲綢之路經濟帶乃至整個“一帶一路”的核心地帶。中國與中亞在地區安全、能源資源、經濟貿易領域上存在著巨大的互補空間。[13]

(一)中國與中亞國家投資、經濟與技術合作的戰略意義

中亞地區東接中國,西連歐洲,處在發展“洼地”的位置,“一帶一路”的出發點是通過互聯互通,讓中亞地區從“凹地”發展成為能源、基礎設施上的“高地”,這對于中亞以及中國來說,是雙贏的合作。

對于中國來說:首先是經貿安全。加強與中亞的合作有利于我國提高對外經濟實力,打破大國制約局面。我國目前是世界第一大經濟體和第一大世界貿易體,然而,我國的經濟貿易大部分集中在東部沿海地區,這直接導致了我國對外貿易通道過于單一、陸路通道未被打通、海路通道過分依賴的問題,“一只腳”走路,長久下去將嚴重影響我國的經貿安全。而中亞地處中國西部要塞,是中國對外的西面門戶。與中亞的深度合作有利于實現我國海洋經濟與內陸經濟的平衡,打通“歐洲—中亞—中國”經濟線路,與“2l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連接形成閉環,為新一輪的全球化奠定基礎、注入活力。

其次是能源安全。近幾年,我國的能源供求失衡嚴重,能源來源過于單一,嚴重影響了我國的能源安全。我國70%的原油從中東和北非進口,而中東、北非政治局勢不穩定,隨時都有爆發危機的可能,就如同在我國的能源供給上安放了一顆“定時炸彈”。此外,我國4/5的原油進口需要通過馬六甲海峽,通道的單一同樣影響我國的能源安全。中亞是新的國際能源中心,北通俄羅斯,南鄰伊朗,可以將世界最主要的能源生產國連成一片,因此,在“一帶一路”倡議下共同開發中亞地區油氣資源,能實現我國能源進口源頭和通道的多元化,保障能源安全。

最后是邊境穩定。中亞與中國擁有近3 000公里的接壤邊境,加強與中亞的合作是防止恐怖勢力自西進入我國的安全屏障。[14]與中亞建立持續的合作關系,有利于遏制“三股勢力”(宗教極端勢力、民族分裂勢力、國際恐怖勢力)進入我國,為我國的西部門戶提供安全屏障。

(二)中國—中亞國家投資、經濟與技術合作的戰略思路

1.市場多樣化合作戰略

貿易自由化為中國與中亞國家提供了更大的市場競爭空間。在目前的經濟環境下,中國與中亞企業面對經濟全球化競爭,應共同實施市場多元化合作戰略,不僅應制定經濟全球化競爭的市場戰略,而且應在產品市場的優勢互補方面加強合作。具體而言,要以成本優勢產品和高新技術產品集中力量占領龐大的中亞市場和消費群,面向大多數消費者的需求,合理配置產品結構。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在實施市場多元化戰略時,雙方合作企業應采取“技術同心化”的多元化戰略,以企業先進技術為核心,實現出口產品的系列化、多樣化,將出口產品的多樣化與專業化有機地結合起來。

2.經營多元化合作戰略

中國與中亞國家合作企業要利用經濟全球化給世界貿易提供廣闊的發展空間,以主業為本,兼營關聯行業。特別是在當前服務貿易、高科技貿易、環保貿易迅猛發展之際,對于貿易、金融、科技、信息咨詢、商業、飲食等大眾需求的服務行業,要積極開拓發展高效益領域。總結和借鑒中國改革開放40余年的成功經驗,實行經營多元化合作戰略,可以增強合作企業的抗風險能力,也有利于轉移過剩生產能力,解決就業,規避風險。當然,這一戰略的實施可以采取合資合作、控股等多種形式,以提供更多的經營形式和發展渠道。

3.手段多元化合作戰略

采取靈活的競爭手段,實行多元化的合作戰略,是在國際經濟貿易形勢復雜情況下中國與中亞合作企業的必要對策,一是利用廉價勞動力資源和產品價格的競爭優勢,在與國外產品競爭中,通過調整價格來增強競爭力;二是在非價格競爭中,提高產品附加值和產品質量,增加科技含量,運用企業知識謀劃,增強企業競爭力。在兩種競爭手段中,根據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的不同,可以有選擇地加以運用。在市場競爭中靈活運用價格和非價格競爭手段,是企業生存與發展的重要條件,在市場開放的全局下,產品價格的宏觀調控和動態調整也是必要的。

4.投資多元化合作戰略

市場競爭在表層上反映為產品競爭,但實際上是以科技、人才投入為主體的多元化投入競爭。國際市場的競爭,主要依靠增加技術創新的投入,提升研究開發能力和科技產業化能力,持續不斷地對科技產業進行合理投入。信息化、網絡化時代,需要多元化的融資渠道,充分利用國內外資金,提高風險投資的資本運作能力,才能形成具有競爭能力的科技產業群體??傊诮洕蚧慕裉?,中國、中亞國家經濟技術合作,應根據全球科技創新和新經濟的走向進行調整,雙方在加快經濟全球化步伐的同時,要特別注意增強戰略資源控制能力的合作和交流,即國際投資的控制能力、人才資源的控制能力和科技資源的控制能力。三大控制能力主要表現為企業的競爭能力。企業是中國、中亞國家在資金、人才和技術合作方面的主體,也是發揮三大控制能力的主體,主要體現在戰略資源比較集中的科技產業。通過雙方合資企業在技術、人才和風險投資方面的合作,增強合資企業在國際市場競爭的控制能力以及對先進技術的擁有量和資產控股比重。這既是雙方對發達國家戰略資源控制與反控制的主要方式,也是中國、中亞國家經濟技術合作“互利”“雙贏”的基礎。

主站蜘蛛池模板: 诸暨市| 台东市| 绥江县| 海兴县| 资讯 | 奈曼旗| 苏尼特右旗| 德阳市| 新野县| 山西省| 会宁县| 津市市| 定襄县| 永顺县| 五寨县| 建始县| 松原市| 鹤山市| 舟山市| 洱源县| 阿城市| 清原| 永善县| 临邑县| 临城县| 柞水县| 磐石市| 津南区| 盘山县| 祥云县| 广安市| 枝江市| 军事| 浠水县| 襄樊市| 岳西县| 五大连池市| 郧西县| 赣榆县| 宁海县| 乐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