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百善孝為先

家長,是孩子們的一面鏡子,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在善良、孝順、注重禮節的環境下熏陶出來的孩子,大多能夠被感染,能萌發尊重他人的真誠愿望,模仿著尊重長輩、尊重老師、尊重朋友,與人和平相處,養成關愛他人的良好品德。

在我小時候,媽媽給我講過一個故事,至今雖然已經過去50多年,我仍然記憶猶新。

有一個叫李四的人,長大娶妻生子后,夫婦倆忤逆不孝,嫌棄年邁的老母親,把她當奴隸使喚,臟活累活都讓老媽去做。而夫妻倆則把兒子視為心頭肉,含在口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掉了,無比疼愛。

有一天,李四夫妻逼迫年老體弱的老母親上山砍柴,老母親因腳下石頭滑落,不慎從山上摔下來,癱瘓在床不能活動。他們把老母親當累贅,每天用破碗給老母親一點糠糊糊吃,盼望著老母親早一天餓死,免得伺候。多虧李四五歲的小兒子,每天趁父母不注意,把自己好吃的東西偷偷送點給奶奶,老人才沒被餓死。

李四夫婦倆看老母親餓不死,商量著要把她送進深山喂狼。一天傍晚,倆人把老母親抬上荊芭,欺騙說是要拉她去鄰村看戲。拉到離家十多里的深山里后,他們丟下老母親,扛著荊芭回到了家。

李四的兒子看見父母回來了,而可憐的奶奶不見了,連忙跑到跟前說:“爹,娘,你們把那破碗和這荊芭保存好,小心風刮日曬壞掉了!”

李四夫婦不解地問:“保存破碗、荊芭干啥用?”

兒子一本正經地答道:“把它們當作傳家寶,等我長大后你們給我娶了媳婦,我們就用破碗喂爹,用荊芭拉娘。”

兒子的話如一聲驚雷,夫妻倆嚇得魂飛魄散,拉上荊芭向山里飛奔。幸好老母親還沒被狼吃掉,兩人把老母親抬上荊芭拉回家里,從此精心伺候起了老母親,重新做人,為兒子樹立起了新榜樣。

這就是人們常說的:人在做,天在看;長輩在做,兒女在仿。

百善孝為先。我和妻子雙方家庭因歷史特殊原因,造成關系復雜,應該和不應該伺候的老人較多,我們對每位老人,不管與我們有無血緣關系,都關愛照護。我愛人很小的時候父母離異,生母改嫁后沒有再盡過撫養責任,我愛人從小跟著爺爺奶奶長大。她的生母改嫁到一個很貧窮的山村里,加上丈夫很早去世,一個孤寡老太太生活很困難。我們兩人結婚后盡力照顧幫助她。盡管那時我們上有老下有小,經濟上也很窘迫,可我們經常節省下糧票,買些大米、細糧送給她。只要有順路回鄉的人,每次都捆一箱食品捎回去,逢年過節總給她買衣服寄錢。她每次生病,我們總把她接到洛陽,出錢給她檢查治療,精心照顧調養。老太太經常當著眾人夸獎我,她不止一次對人講:“我就待見(注:北方方言,即喜歡)這個女婿。”

1980年冬天,我母親患食道癌,我們將她從農村接到城里,當時我們剛結婚不久,家里一貧如洗,加上我的工作單位效益不好,經常一個月只發半個月的工資。但我們夫妻不惜一切代價,四處借錢為母親治病,后來借不到錢,我就到單位寫申請,預支了半年的工資為母親付醫療費。因為母親行動不便,持續5個多月的放療、化療每次都要有人陪伴,當時我愛人已有6個多月的身孕,行動也很不方便,但我因工作太忙離不開,我妻子經常挺著大肚子在醫院跑前跑后照顧母親。后來,放療室的醫生多次提醒說:孕婦經常進出放療室,這里面的射線對母子都不好。我愛人當時也明白放射線的危害,但為了老人,她一直堅持服侍我母親放療結束。

為了避免“孝敬長輩不足,疼愛孩子有余”的“道德不等式”出現在家里,有了孩子以后,我倆不斷給孩子灌輸“長者優先”的意識,讓下一輩懂得尊老敬老。雙方家里的老人無論誰來到我家,我和妻子都細心照料,家里有了好吃好喝的都以老人為先,為老人洗臉洗腳、洗衣做飯,我們夫妻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和道德人格影響著孩子們。孩子們看在眼里記在心里,知道“孝道”是做人的根本。“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如今,我們的女兒、女婿、兒子一個比一個孝順,對我們關心得無微不至,使我們老倆口吃穿不愁,無憂無慮,幸福無比。我們家先后六次被洛陽市精神文明辦公室、老城區委、西關辦事處評為“五好家庭”。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胜县| 建始县| 尖扎县| 马龙县| 四子王旗| 郸城县| 吴堡县| 高青县| 日土县| 门头沟区| 石城县| 湘乡市| 罗源县| 聊城市| 陆河县| 蒲江县| 西昌市| 澄江县| 乐山市| 绥阳县| 绥阳县| 东乡| 古浪县| 昌吉市| 保德县| 蒙自县| 巴东县| 会泽县| 琼海市| 竹山县| 永济市| 丹棱县| 长岭县| 西安市| 呼玛县| 永宁县| 九江市| 甘肃省| 潍坊市| 板桥市| 广饶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