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jīng)深入夢鄉(xiāng)的雨小田,在夢中不斷地練習著《騰龍劍訣》。
他欣喜地說道:“不愧是在做夢,怎么練都不會累。”
藍字在一旁默默觀察,心中無語:正常人在夢里可不會像個練功狂一樣,而是追求各種享受的吧?
但雨小田卻沉浸其中,一遍又一遍地演練《騰龍劍訣》。幾千次練習下來,他的動作愈發(fā)流暢,對每一式的變化也有了更深的理解。
【騰龍劍訣,2480次循環(huán),理解程度68.7%,動作流暢,已掌握基礎(chǔ)節(jié)奏】
他心想:這感覺太棒了,不如試試別的功法吧!
心念剛起,藍字便配合切換了場景。
下一刻,他已經(jīng)開始練習《大力劍訣》。
隨著一次次揮劍,他逐漸將原本屬于拳法的《大力拳訣》招式,巧妙地改編成了劍招。
他一邊練習一邊想:也不知道這樣改好不好用啊,要是有人來喂招就好了。
仿佛感應到他的想法,一道黑色人影悄然現(xiàn)身,與他對戰(zhàn)起來。
在不斷的交手中,他對招式的理解越發(fā)深刻,并潛移默化地將其內(nèi)化為自己的東西。
【大力劍訣(改編自大力拳訣),1650次循環(huán),理解程度52.3%,已完成拳轉(zhuǎn)劍招式轉(zhuǎn)換】
然而到了后期,雨小田的個體意識開始蘇醒,夢境的控制權(quán)逐漸從藍字手中滑落,轉(zhuǎn)向了雨小田自身的好奇心驅(qū)動。
夢境開始變得怪異——那種深度代入感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機械地施展各種招式。
這些招式有些是樹葉使用的身法,有些是林師兄的劍意,還有吳先生教過的法訣。
但他其實并未真正學過這些功法,只能依樣畫葫蘆,雖然動作精準,卻少了真正的領(lǐng)悟。
【樹葉身法·猿舞步,920次模擬,理解程度7.5%,尚未完全理解其節(jié)奏感】
【林一峰劍法·狻猊劍訣,760次模擬,理解程度13.1%,缺乏心法反饋,效果有限】
【吳先生水元法術(shù)片段,430次模擬,理解程度9.8%,無法內(nèi)化,僅模仿動作】
甚至最后,他還夢到了全明誠在火邊鞣制豬皮的畫面。
【全明誠鞣皮術(shù)(誤入夢境)120次模擬,理解錯誤N/A,為夢境邊緣數(shù)據(jù)溢出】
“這應該是自己臆想出來的吧。”睡夢中的他模模糊糊地想到。
一夜無異常。
天剛亮,林一峰就醒了。
他發(fā)現(xiàn)雨小田依然呼呼大睡,便輕輕起身,沒有驚動他。
走出帳篷時,他回頭看了眼熟睡的少年,心中感慨萬千:
“每天醒來,都會發(fā)現(xiàn)他的修為比前一天夜里高了不少……”
雨小田因為特殊體質(zhì),修煉速度遠慢于常人,所以林一峰腦補以為雨小田沒有落后太多是靠晚上偷偷練習。
最讓林一峰佩服的是,既然偷偷練習了,但他無論多晚入睡,第二天他都會準時出現(xiàn)在晨練場,從不缺席。
他曾多次勸道:“別太拼了,身體最重要。”
但雨小田總是笑著說:“我沒事,晚上休息得很好。”
起初林一峰還擔心會傷身,后來檢查卻發(fā)現(xiàn)他不僅沒有任何暗傷,反而精神狀態(tài)越來越好。
年輕人就是好,恢復力驚人,既然他能堅持,也就由著他去了。
只是從那以后,林一峰對這個少年的選擇,再也沒有多說什么。
他心中暗暗敬佩:好小子,真有你的!
林一峰稍作洗漱,便開始了晨練。
他一邊活動筋骨,一邊掃了眼雨小田的帳篷,心中暗想:那小子也快醒了。
果然沒多久,雨小田打著哈欠從帳篷里鉆了出來。
他在溪水邊草草收拾了一番,就興沖沖地跑回來,和林師兄一同練習劍招。
然而剛過幾式,林一峰就察覺出不對勁了。
連劍招都比昨天有了質(zhì)的飛躍。
之前雨小田雖然也能把《騰龍劍訣》練得有模有樣,但招式之間總有些生硬,像是在照本宣科,缺乏自己的理解。
可今天——
完全不同!
每一招每一式都圓融順暢,仿佛一夜之間打通了任督二脈,將原本只是依樣畫葫蘆的劍路,真正變成了自己的一部分。
這進步比前幾天強太多了!
讓林一峰看了心里一陣癢癢,忍不住喊了一聲:
“好!”
他猛地喝彩一聲,“來,咱哥倆練練手!”
話音未落,他已經(jīng)使出《騰龍劍訣》,化作一道凌厲劍光攻了過去。
雨小田毫無懼色,舉起手中石劍迎戰(zhàn)。
這把石劍是林一峰親手為他削制的,雖不及真正的鐵劍鋒利,但在雨小田的精心打磨下,已頗具雛形。
而且現(xiàn)在,他掌握了新的技巧——
他能運用《大力劍訣》中的劍元來強化石劍。
這其實是《大力拳訣》轉(zhuǎn)化為劍法后出現(xiàn)的新特性。
原本的《大力拳訣》只有一個單純的力量加成效果,但當它被改編為劍法之后,竟衍生出了兩個全新效果:
堅固特性
沉重特性
這兩個新特性,只有在手中握劍時才會生效。
而這一切,都要歸功于藍字的研究成果。
它從飛劍鐫刻技術(shù)中提取靈感,協(xié)助雨小田將《大力劍訣》的能量回路轉(zhuǎn)化為陣法結(jié)構(gòu),刻入石劍內(nèi)部。
這一過程極大地豐富了藍字的“奇點九轉(zhuǎn)陣法庫”。
由此誕生的第一個能量陣法命名為:
奇點九轉(zhuǎn)·龍脊承鋒陣
——只要注入劍元即可激活,加固劍體,屬性不限,土屬性最佳。
雖受限于材料,只夠銘刻一個“堅固”特性陣法,但已足以讓這把粗糙的石劍,在對練中承受住高強度的碰撞。
而另一個新特性——“沉重”,也被藍字成功剝離并推演完畢:
奇點九轉(zhuǎn)·隕星墜岳紋
——模擬天外隕星墜勢,賦予劍身更強壓迫力與打擊力。
可惜目前無法測試,只能等將來換上更高級的武器再行實驗。
這讓藍字頗為遺憾,但也更加期待未來的發(fā)展。
回到現(xiàn)實中,林一峰一開始還留了幾分力道,生怕不小心把雨小田的石劍給打碎了。
但隨著交手深入,他發(fā)現(xiàn)——
這把石劍,比想象中要結(jié)實得多!
在雨小田劍元與陣法的雙重加持下,哪怕面對林一峰的全力進攻,也只是微微震顫,毫無崩裂之虞。
于是他徹底放開手腳,不再手下留情。
只要不使用遠超雨小田境界的劍元,這把石劍就完全扛得住。
而且說實話——
他也必須認真起來才行!
因為雨小田對《騰龍劍訣》的理解,正以驚人的速度逼近他本人!
再不認真,就要丟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