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輕松學編程:中小學C++零基礎入門
- 楊博洋 王建元 張登奎主編
- 890字
- 2022-07-29 13:56:43
0.1 編程是什么
引入
蒜頭君:編程是什么?能用來做什么呢?
花椰妹:編程就是自己寫程序來控制計算機。編程的作用可大啦,你用的大多數電子產品就是用程序來控制的。
講解
程序是計算機能夠識別并且運行的一系列指令,通過程序可以控制計算機實現某些特定的功能,如播放音樂、視頻或與其他人在網上聊天等,這些都是由程序控制實現的。
編程就是編寫程序的過程。通常編程需要對計算機語言和指令有一定的了解。在20世紀計算機剛剛出現的年代,還沒有出現成熟的計算機語言,所有的計算機控制都是由一條條計算機指令直接實現的。指令是由硬件電路直接控制的,每一條指令都對應了一個特定的操作。
計算機指令都是由1和0組成的一大串數字,非常難以記憶。后來人們為了簡化,采用一些助記符來代替這串數字,如MOV、PUSH、ADD等,這就形成了最初的匯編語言。
匯編語言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因為匯編語言只是采用符號代替原有的機器指令,要想記憶并且用好這些指令依然非常麻煩。隨后就有人編寫了一些編譯器,可以將有特殊語法結構的新語言轉換翻譯成匯編語言,而這些新語言更加貼近于自然語言,因此也被稱為高級程序語言。高級程序語言更適宜閱讀和編寫,一般人經過短時間的訓練就可以掌握,因而得以廣泛推廣、使用。
目前常用的高級程序語言有C、C++、Java、Python等。在使用高級程序語言進行編程時通常需要結合對應的編譯器一同使用,這樣才可以把自己編寫的程序轉換成計算機真正可以執行的命令。如今我們所學習的編程采用的都是高級程序語言。
拓展閱讀
計算機的先驅者——巴貝奇
查爾斯·巴貝奇(Charles Babbage,1792—1871)是一名英國發明家,科學管理的先驅者,出生于一個富有的銀行家家庭,曾就讀于劍橋大學三一學院。巴貝奇在1812—1813年初次想到用機械來計算數學表,后來,他制造了一臺能進行8位數的某些數學運算的小型計算機。
巴貝奇于1823年設計出來世界上第一臺計算機小型差分機。后來他得到英國政府的資助,于1834年提出了分析機(現代電子計算機的前身)的原理。在這項設計中,他曾設想根據儲存數據的穿孔卡上的指令進行任何數學運算的可能性,并設想了現代計算機所具有的大多數其他特性,雖然沒有制成,但其基本原理于1992年后被應用于巴勒式會計計算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