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食攝影與后期技法課
- 大瘋編著
- 3986字
- 2022-07-28 19:40:24
推薦語(排名不分先后)
柴繼軍 視覺中國董事長
用濃烈的色彩喚醒舌尖的貪婪,食與色在大瘋的鏡頭里完美地融為一體。在這本書里你可以了解顏值美食幕后的奧秘,以及作為美食達人、攝影師、設計師的一份執著匠心。
葉 衛 國際著名西點大師
數年前與大瘋的結緣源于西點,這時候一直以為大瘋是一位潛心于鉆研烘焙的美食匠人,后來看到她的攝影作品,心里非常震撼,這是一位能賦予鏡頭內食物靈魂的視覺捕捉者啊!我接觸過形形色色的攝影師,大瘋可能是我認識的最有靈氣的。對于優秀的美食攝影師,要求其對食物有一定的了解,才能捕捉到它最美的角度以及為它設計出最適合的場景,這不是說拍攝水平有多高超就能做到的,還要對食物有悟性,可以說大瘋的作品讓我很有食欲,并深深感受到食物本身的藝術之美。
邱子峰 知名商業攝影師
一直很喜歡大瘋老師特別具有個人風格的攝影。她用很細膩的情感,讓每一幅作品都充滿了“大瘋式”獨有的情懷,尤其是讓很多中式傳統的美食有了新的韻味。在這個浮躁的年代,大瘋難能可貴地一直在研究食物在影像里更好的呈現方法。我喜歡她拍的視頻,哪怕短短10秒,就能迅速讓人有酣暢淋漓的快感。她讓食物和節奏一氣呵成。大瘋的新書,將她細膩的情感再次融入書中,細致入微地從美食攝影的方方面面進行了介紹和歸納。我發現很多美食攝影師都會忽略的小小知識點,這些小小的點就是她對作品研究的細節,她把細節都記在這本書里。我相信美食攝影愛好者可以培養一個細致的習慣;專業攝影師可以通過這本書了解和實踐,讓自己的作品錦上添花。
@你大豪爺 微博知名搞笑幽默博主
如果大家都認真讀完這本書,并在生活中熱情地拍攝練習,可以預見到的是,朋友圈的可觀賞性會大幅提升,甚至刷著像在看線上視覺展。如果很幸運只有你讀了,那么任何有美食的場合你都是靈魂人物!
韋 嗯 知名美食博主、造洋飯書作者
在所有的感官體驗中,味覺是最私密的一種。不像電影、音樂,可以較為容易地被分享。美食攝影師的工作,大概就是把紙張上并不存在的味道,通過視覺傳達到讀者的舌頭上。大瘋同學的這本書,通過鏡頭捕捉到餐桌上的故事,給予更多味道之外的信息,所以給食物拍照,絕不僅僅是——“這個看起來好好吃!”
韓 磊 《深夜談吃》創始人
中國烹飪向來講究色、香、味、型,四個要素中有兩個與視覺有關。滿足眼睛,大大多于滿足舌頭和鼻子。擺盤精致,已然贏了一半。放諸其他國家與地區的飲食文化,亦同此論。如果說擺盤是造型藝術,拍攝美食就是對擺盤的再造型藝術。當美食被像素固定,我們對美食的熱愛也在瞬間成了永恒。
吳翼民 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國家一級作家
人們對美食的評價標準每每以“色、香、味”論之,后來多了一個“聲”,“鐵板燒”“鍋巴湯”即是其例,殊不知還有一個“型”被忽視了,孔老夫子“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其實已經隱含了這層意思。隨著人們審美水平的提升,美食之“型”日益被重視、被開發,于是有了大瘋這一本美食攝影書的亮相——美食之造型美、建筑美、幾何美琳瑯滿目,盡展眼前……你不能不為之饞涎欲滴也。
蔡 銳 著名畫家、攝影家、詩人
美食表現形味色,攝影表現形光色。美食攝影則是把二者相結合并融會貫通,試圖用一種全新的影像藝術手段喚醒人們意識中的食物形味美感,從而賦予門類繁多的攝影藝術以另類美學價值。就此而言,大瘋做得很成功。身處當今中西餐飲文化充分交融的時代,美食大本營的豐盈味道無處不在,時時刺激著她,這種刺激也時時影響和滲透進她的本職。于是便一發不可收拾,終竟將美食之道用影像力量得以詮釋,獲得圓滿。
劉觀慶 工業設計師、設計符號學專家、畫家、教授
色香味俱佳,是人們贊賞美食常用的詞語。而食物的造型也愈來愈受到大家的重視。正是美食的造型、配色、特有的香氣和味道刺激了食客的視覺、嗅覺、味覺而給人們留下難以忘懷的印象。美食攝影是再現這種印象,從而達到傳播、推廣目的的一種重要手段。大瘋憑借其深刻的感受和豐富的經驗解讀了美食攝影的知識和技巧,說明各種食材、道具、配件等符號元素的利用方法和構圖原理,干貨滿滿,是美食攝影初學者的必備入門書,是飲食、廣告、設計各領域從業者的重要參考書。
蕭振鳴 作家
古人說,食色,性也。意即喜愛美好的事物是一種天性。能把美食描述到使人垂涎欲滴的,一種是文學家,還有一種就是攝影家。攝影與美術,有著不可分割的關聯。以美食為題材,是攝影師一個獨特的視角,因為吃飯這件事,關系到每一個生命的基本欲望,而升華到美食,是對民以食為天的極好詮釋。攝影,既是技術,又是藝術,需要構圖、色彩以及對器材的熟練操縱。更重要的是攝影師捕獲瞬間的眼睛。
葉建興 文化學者、原無錫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黨組書記、局長
將攝影與食物結合起來是對現代攝影與現代烹飪深深的喜愛與理解。從《斟酒》看匪夷所思的魔幻般的構圖與用光,到《揉面》拙樸靈巧和沾著清晰粉粒的畫面,還有那些五彩斑斕的外國和中國的關于食物的大場景,那些餐桌上的細節,你會看到大瘋扎實的攝影技巧與對生活的理解和愛。大瘋“瘋”了,但愿瘋丫頭就這樣一路瘋下去。
徐文寧 原北京光華路5號藝術館副館長、文物鑒定專家
這本書好,從書上可以聞到食品的味道。可以從二維的圖片中,感受到三維乃至四維的食品氣息滿滿。這本書還可以成為自學拍攝食物的方便門道,它不似教科書那般的刻板,字里行間流露出的作者拳拳之心,幅幅彩圖綻放出的色彩沖擊力,與讀者拉近了距離。
翁世慶 藝術策展人、金匱香局董事長
文化不僅粉飾生活,還能洗滌一個人的靈魂,文化是知識以外對美的最好的追尋,尤其是美食文化。展現在眼前的美食圖片,很有視覺沖擊力,作者從不同的角度表現食材,把人的“五感六識”一下全調動出來,真正的“垂涎欲滴”,瞬間打開嗅覺,美食的氣味是連接情感的紐帶。
唐孝先 美國亞利桑那州華文作家協會副會長、歷史協會副會長
這本書熔食物造型、食品制作和美食攝影于一爐,從色彩學、營養學、廚藝等方面精辟闡述食物、飲品的藝術創作,把中國膳食的色、香、味要求,提高到現代審美、品味、營養標準的高度。食物造型已在歐美國家發展成為專業性很強的行業,這本書的出版,必將引起國內中西廚料理師、美食家、家庭主婦和攝影愛好者等的熱切關注。
浦學坤 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原中共無錫市委宣傳部副部長、無錫市文聯主席
凡人之眼,品讀的是平凡的世界;只有別出心裁的心眼,才能聚焦出意想不到的境界。那些司空見慣的食材,一旦成為舌尖上的藝術,便成了垂涎欲滴之夢。獨具心眼者大瘋,讓你夢想成真。
潘嘯皋 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會員
大瘋寫的這本書,一組一組的照片,角度新,視角好,構思巧妙,創意獨特。書中字里行間及每一張照片都是以食材為道具展示的,不僅僅是視覺的享受,也讓味蕾得到滿足,讓讀者仿佛駐足美食世界、垂涎欲滴,勾起味蕾最敏感的柔軟,“秀色可餐”,閱后念念不忘。
美食攝影是科技、藝術及美食的溝通。它與食材溝通、與美味溝通、與光影溝通,用心去品讀這個美味世界,用影像去記錄這個美味世界。或許這就是美食攝影的魅力,因為只有熱愛生活的人才能體會,享受其中的無窮樂趣。
羅玉軍 萬家田園創始人
美食和藝術是人類生活中平凡而高貴的東西,二者的結合更具魔力。美食攝影從視覺上向人們的味蕾傳遞了不一樣的“美味”,讓我們真切地感受到攝影藝術帶來的味覺享受。大瘋的美食攝影來源于現實,尊重食物的原生態、真實性,同時又從食物造型、構圖、道具等多方面賦予美食更多的藝術特征,讓我們從多個角度、更深層次體會到美食藝術的誘惑,的確讓人垂涎欲滴。
無論你是美食達人還是攝影藝術愛好者,抑或是單純的生活愛好者,相信這本書都適合你。
丁 一 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散文家協會副會長、國際詩詞協會顧問
大瘋獨特的攝影審美視角,別具一格,即使四周皆空沒有背景,也有著直沖云霄的氣概,再無情的食材,在她鏡頭下也活了。
巢錫蘭 “夢溪梅庵派”古琴藝術傳人
如同耳朵喜歡聽到美妙的聲音,我們的眼睛一定會選擇外形看上去美好的東西。民以食為天,飲食的“色、香、味”一直是國民們孜孜以求的,給食物造型,能夠讓食物在“色”這一要則上得以更完美的呈現,從而讓美食帶給人盡可能多的快樂與滿足。這里,攝影師大瘋認真仔細地敘述“美食攝影的靈魂”。
余玲華 原上海市教育科學研究院《思想理論教育》雜志執行主編、資深媒體人
大瘋的美食照片,讓人驚艷,風格多元,特色鮮明。有古樸凝重的,仿佛古時文人騷客在推杯把盞,賦詩寄情;有邊遠民族風的,讓人忍不住有伸手抓來品嘗的沖動;最撩人的可以說是現代美食照片,看得人垂涎欲滴。大瘋的美食照片值得品味,值得收藏。
江南一怪 老字號評審專家、資深媒體人
讀大瘋的美食圖片,可聞到香、嘗著味、怡了神。創作者似乎尤擅對比,明與暗光的對比、主物與輔料的對比、靜與動的對比等,以達到完美呈現的目的。畫面中又若隱若現地流動著女性特有的柔柔的溫情,愉悅著觀者的視線,撩撥著讀者的味蕾。
戴曉東 原江蘇省政協委員、無錫市文化藝術創作中心董事長、文藝評論家
烹飪文化和攝影藝術的完美結合,讓美食文化玩出了新境界。在大瘋的作品中,能夠看到她用精致的鏡頭呈現的精美食物美輪美奐,能夠發現她對構圖、光線、色彩等要素掌控得游刃有余,能夠感受到視覺的沖擊讓人們垂涎欲滴。我相信,她作品的視讀者將從中激發對生活的熱愛,盡情享受生活的愉悅和快樂!
瞿 敬 原無錫市宣傳部部長,市文明辦主任,無錫廣電集團黨委副書記、副董事長,江蘇有線無錫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
這本書不僅是美食的展示、美術攝影的展示,更是文化的展示、文明的展示。人們在社會發展進程中創造著各式各樣的文明,在追求味覺享受、視覺享受、藝術享受、精神享受的今天,大瘋給大家帶來了口、耳、目一新的時尚,以至于可以上升到身心愉悅的層面,提升了享受生活的更高層次和品味!這該是多美好多文明啊!
劉 星 蘇州好人民間小吃連鎖餐飲創始人
從事二十年餐飲,看到這個小姑娘的美食攝影作品依然有一種“不同”的感覺,無論著色,還是構圖,都有不同的想法,不落俗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