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告知齊 魏兩王造反
- 悄悄成為太子的我,成就新唐武帝
- 夢不樂號
- 2071字
- 2022-07-26 18:40:36
剛走出屋子,影衛沒做攔截,反而拱手為敬于他。李自然沒搭理,走出后,恰好與迎面而來的長孫無忌及其女兒:長孫綺羅跟長孫詩怡,相互撞見。
一眼看過去,李自然神色很淡然。看得出臨近中年的男人,就是長孫無忌,還有他的雙胞胎最小的兩個女兒,血緣上最近但沒有直接關系。
“秦王殿下。”長孫無忌懂得禮節,先叫上一句。
“嗯~”李自然頷首,回禮地道:
“長孫大人。第一次見面,本王稍微有些怠慢了。”
“沒事兒。”長孫無忌故作謙虛:“老臣有幸見到秦王殿下,有驚無險的回歸,則是再好不過。”
“老臣,特此慶賀你的歸來。”
…
李自然擺手一下,無需那么多有的沒的敬語,直接言出心隨:
“本王和你們長孫家的訂婚宴結束,也算是親上加親。眼看當下,最好由你親自告訴我父皇一聲,今夜開始,齊王、魏王將展開聯合行動,只待今夜父皇回宮,就會把養心殿牢牢包圍,準備逼宮。”
“最好盡快行動吧。”
說完,擦肩而過的離開,不忘與長孫綺羅對視一眼。李自然來此本打算把打探到的消息告知李世民,然而聊自己的事情過急都已經忘了。
長孫無忌別視他走遠,沒做思考的趕忙進入屋內!
長孫綺羅、長孫詩怡聽到那些話,已然情況突變,訂婚宴這一天,可能就會到時候不了了之。
不過,知道所嫁之人是靠得住,她們姐妹倆也算是放心了,
尤其是長孫綺羅……
此刻屋內。仿佛垂死病中驚坐起,李世民震驚地問:“十二子說的可是真的?齊王與魏王打算連夜等朕回宮,就動手?”
長孫無忌雖有私心,但無野心,為了前途著想,就答道:“千真萬確,秦王殿下像是走的太急,忘了告訴你,托微臣轉告,你不能今夜回宮。”
啪~
李世民氣的拍了桌案,怒道:“這幫逆子野心勃勃,真就等不及動手嗎?!為了皇位打算埋伏朕。”
“皇上。”長孫無忌敬道:“他們既然有所提前埋伏,我們就以靜制動,提前下手抓捕齊王與魏王。微臣就想,或者,影衛可以執行這樣的行動,解決此憂患,無需動用一兵一卒就能解決。”
李世民點頭明白,當前,可能會引發自嫡長子造反未遂大事兒以來,情況最大的問題發生。先發制人,活捉,軟禁,之前小然給了這樣的回答,原來是這樣的提醒,明白他來的原因。
父子相認不是主要的事情,而是齊王和魏王造反的大事兒。
“無忌,朕和你以前,也算是大唐的開國功勛之一。患難與共許多次,你也依舊表忠心的在朕身邊,這次由你負責,王德會配合你一起捉拿齊王、魏王。”
“去做吧。”
李世民交由他去做,再叮囑:“記得是活捉他們。”
長孫無忌恭敬道:“微臣明白。”
……
魯國公府外,剛走出時,精神恍惚一下的李自然,踉踉蹌蹌,隨后穩住。扶額的不知什么情況?最近明明休息很好,又沒怎么疲勞過,怎么精神就?
等等!視線,少些模糊的視力,怎么看周圍更加清楚啊?
雙眼眨了眨,精神沒再恍惚,李自然只覺渾身上下得到前所未有的放松,精神似乎比之前更加好了。
沒太在意,李自然已經把消息告訴了長孫無忌,接下來就看怎么做?就只能看看他們這些護主的忠心老臣。
但是,不能離開。
今天可是自己和長孫家的聯姻,走了會不會不地道?
留下來吧,就看看李世民怎么做?
對待齊王:李恪、魏王:李泰。
攤開手心,李自然看了表面。想起頭一次潛入晉王府時,偷聽長孫無忌與李治的談話還不知道大叔是皇帝身份,直到第二次在秦王府的屋檐上,才有所懷疑,或者,從吐出“皇帝”兩個字開始,就已經猜到大叔為皇帝的身份。
只是后面沒敢確認,現在直接找到大叔確認,坐實十二皇子:李簡就是自己。這突如其來的知道,搞得把以前想的事情,全部都印證了一遍。
媽呀!
為什么總是這樣?
這猜,也太好猜了吧!
“呼~”
李自然轉身返回程咬金府邸,以免被大叔認為自己也是謀反者。就算想造反,但知道大叔是自己的父親,都不用造了,直接皆大歡喜。
……
魏王府。影衛將劉王妃摁倒,其余幾位影衛將李泰壓在地上,此刻的府中上下皆被影衛:不良人控制住,奴仆、婢女什么的都已經散去。
暗室內,影衛把一件搜查出來的黃袍交到長孫無忌手中。接過后,長孫無忌,倍受其意外的驚駭,真被十二殿下說中,謀反之心連黃袍都有了。
與此同時,齊王府。
“可惡!王德,你想造反嗎?!居然敢闖進本王的府中。”李恪怒道,被兩名影衛扣壓跪在地上。
周圍影衛,皆在搜索齊王全府上下的謀反證據。
王德總管,得意洋洋上前,道:“齊王殿下你呀,別以為俺們不知道,你和魏王聯合準備逼宮的事情。”
“根據神秘者的舉報,你們意圖效仿玄武門之變類似的方式,逼迫皇上退位,還真以為皇上什么都不知道。你們呀!謀反之心都已經寫在了臉上。”
這時,影衛走來,雙手還帶著什么沉重的物品?
“回王公公,搜到不得了的物品,請看看這個。”
將物品舉起。
由此,請看。
王德轉身一看,瞪大眼睛,差點被驚掉了下巴,上前仔細觀察,“傳國玉璽,這仿制的好生厲害,手藝…太精致了。”
“果然,齊王殿下,你真有謀反之心。”
“你真的想和魏王殿下,聯合逼宮!”
轉身的手指,證據已有,王德看他還說什么。
“我、我無話可說。”
李恪已經難以洗脫,只好認了。
不費吹灰之力,于公元643年8月唐王李世民識破其子:李恪、李泰逼宮計劃,處死背后其推波助瀾的楊妃、劉王妃,飛蛾未撲則火被滅,一場危及也就此化解。
新唐史書后續將此事兒記載,史稱:
唐王倆子逼宮,未反先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