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得回了一次故鄉(xiāng),無聊之余,便徒步來到屋后,隨處走走,隨處看看,拾取一下兒時的記憶。
無意間,一塊荒蕪的空地映入眼簾。這邊是曬場,每家每戶有一塊,只不過現(xiàn)在如此荒蕪,確實乎我愣了一下。
記憶中的曬場是一塊打掃平整干凈的泥土地,四周立著一到兩排高高的木架,要來掛曬糧食,比如麥子、豆子之類的,如今卻是雜草叢生,曬場里落滿亂石,甚至還有牛羊馬糞,而那些木桿架子已近腐爛,橫七豎八的立在那兒。
也能理解,現(xiàn)在每家院子都鋪了水泥地板,而且寬敞明亮,之前的曬場幾乎都挪到了院子里,以至于屋外的曬場都已經(jīng)荒蕪。
但兒時的場景卻記憶猶新地再次重放在眼前,在一塊不到一畝的空地上,揮灑了多少長輩們的汗水,卻又帶來了多少孩子們的歡樂。
豐收的季節(jié),大人們將麥子、豆藤等糧食割運回來,扎成小捆,辛辛苦苦從地里背到曬場,又或者用馬馱到曬場,然后父親爬上高高的曬桿坐穩(wěn),母親便一捆一捆地將麥子甩丟給父親。長期的配合,兩人已達到相當(dāng)?shù)哪酰赣H丟得準(zhǔn),父親一手扶著桿,防止摔落,然后很輕松的就單手接住。
從日落到天黑,滿滿的一堵麥墻便出現(xiàn)在眼前,這是豐收的喜悅,也是辛勤的汗水。趁著微弱的霞光,父母親還需收拾一下曬場,拾取掉落的豆莢、麥穗,一顆顆、一粒粒,仔細又小心翼翼地拾取在袋子里。在整個過程中,我和妹妹始終在一旁嘰嘰喳喳的打鬧著。小孩的世界,哪知道父母艱辛,只顧著自己玩爽,時而還會要求母親將繩子拴在最低的曬桿上,然后一人蕩秋千,一人推,玩的不亦樂乎。現(xiàn)在想來,童年的快樂,都是父母耐心和關(guān)愛給予的吧,我很慶幸有這樣的父母,給我了最真誠的愛!
過了些許時日,麥子曬得差不多了,又到了打麥子的時候。鄰家的伯伯叔叔嬸嬸們都來幫忙,曬場上一群大人圍著鋪在地上的麥子,各自甩著甩桿開始打麥,只聽見“呼呼”的細棍聲,還有打在麥子上的唰唰聲。雖然很熱,但他們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開心的笑容,說著開心的笑。為了安全起見,父母叮囑我們孩童就只能在一旁遠遠地坐著,看他們挑麥稈,篩麥粒,汗珠一滴滴地掛在他們的額頭上,還不會不知心疼的笑話他們滿頭白灰。
當(dāng)然,曬場在閑置時也便是我們孩子的游樂場所。放學(xué)后,天未黑,飯未熟,趁著這個空檔,幾個小伙伴便會約著來到曬場,或一起玩游戲,或你追我逐,或比試武功,或談天說地,直到天完全黑了,父母叫喚了,才會依依不舍的分別。
時代在發(fā)展,事物也在發(fā)生變化,人也在長大,也在變老。我再也找不到童年時的那些快樂,但那時的快樂卻深深地刻在我的腦海里,以至于隨便一個故鄉(xiāng)的角落,隨便一個日落的傍晚,又隨便一個吵鬧的下雨夜,我也無比的懷念兒時那快樂的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