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憶城市接管(全2冊)(文史資料百部經典文庫)
- 全國政協文史和學習委員會
- 1140字
- 2022-06-23 16:34:13
天津市證券交易所的作用
1.吸收游資。天津市證券交易所開業以后,停留在證券市場上的游資,6月份平均每天為2600余萬元,這個數額當時可買棉布107件;8月份經常停留在證券上的游資平均每天為7900余萬元,可買棉布130余件,這是一個不太大也不太小的數字。1949年,天津市平均每天票據交換總額約為人民幣42.4億元,證券成交總額約占票據交換總額的25.9%,交割金額約占票據交換總額的2.55%。另據1949年8月份的統計,證券經紀人存款在1億至1.5億元上下,加上委托人的存款,估計天津市每天至少有4億元上下的資金,被證券市場吸收占用,多時可達10億元以上。證券市場吸引游資,減輕了游資對商品市場的沖擊,對平抑物價有積極的作用,并不是像某些人所想象的證券市場刺激物價的上昂。股票價格一向是隨著黃金商品價格的上漲而上漲,但又經常落在黃金商品的后面。1949年6月至8月的物價指數和股票價格指數,如果以6月份為100,則7月份物價指數為193.85,證券價格指數僅160.77;8月份物價指數為209.02,證券價格指數僅為196.58,從以上指數的比較可以看出,股票價格在追隨物價之后,而不是帶動物價。
2.體現了對私營企業的政策。天津市證券交易所的成立,使工商業者認清了政治經濟形勢和黨對私營企業的政策,看到了私營企業的發展前途,從而解除不必要的顧慮,提高了他們為恢復與發展生產,繁榮經濟做出貢獻的積極性。那些在證券市場上買賣股票的人,通過證券交易所的開放,也認清了證券交易所的開放在當時的情況下,是為了引導游資和解決參加股票交易者維持生活的臨時辦法,而長遠的打算應是把資金投到生產和流通中去,為恢復與發展生產、活躍城鄉內外交流發揮作用,同時通過就業使自己走向為人民服務的正路。
3.為國家積累了資金。天津市證券交易所由開業到1951年10月,累計盈余舊人民幣32億元,通過證券交易,代財政收取交易稅、印花稅累計13.5億元。
4.傳播經濟信息,反映經濟氣候。證券價格常追隨黃金和商品價格的后塵又落后于物價的上漲,落后于利率的上調,證券的價格,既受物價的影響,也受銀根松緊的牽制,和其他市場息息相通,因此觀察證券市場的動靜,往往可以感覺到國民經濟各部門的活動氣息,不僅為各個市場的活動提供了信息,也為國家決策提供參考,天津市證券交易所提供的資料和調查報告受到人民銀行領導的重視,報紙登載的證券市場行情和動態也受到社會的重視。
今天在全國改革大潮中,深圳、上海、天津等城市又恢復建立起證券交易所,消息傳來,感慨萬分,回想起我們當年開辦證券交易所時所做的工作和努力,我想會對今天有所借鑒,特寫下幾句:
闊別證交四十年,三反五反告中斷。
其始也簡初收效,溫史話舊新開篇。
金融改革成果見,股市經營治維艱。
兩代愚公今勝昔,搞活銀行景色妍。
(王紹華 執筆)
[1]孫及民,天津解放后,參加接管金融管理局工作。后曾任中國人民銀行天津市分行副行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