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得失成敗也蕭何
- 與現實肩并肩
- 半只黑蝴蝶
- 1628字
- 2022-07-06 12:52:02
壁虎舍棄了尾巴,他獲得了重生的希望;雄鷹舍棄了親人,它獲得了飛向藍天的勇氣;仙人掌舍棄了嬌艷的外表,它獲得了根植沙漠的精神。看似簡單的選擇,但在一失一得中成就了獨特的人生。得與失只是一種手段,一種選擇,一種通往人生不同的道路的方式。我們不應當將得失只看為起點或者終點,而是在得失之間,成就我們人生的漫漫路途。
得與失是一種態度。得失是一個過程,是一種看淡人生的態度。蘇東坡落難的時候,在江邊寫下“大江東去,浪淘盡”的千古名句。當舍棄了在官場中的斗爭時,他便得到了“清風徐來”的感受。不為五斗米折腰的陶淵明,忍受胯下之辱的韓信,這都是明智的“舍”。得與失是一種態度,是一種總結過去面向未來的態度。正所謂態度決定成敗,當我們有了平淡的態度,得失便不會那么重要,在得失之間也會收獲許多。
得與失是一種體驗,我們的生活充滿了得失與成敗,不將得失看作結束或開始,而當以發展的眼光去看待,得失伴隨人生的整個過程我會以昨天的“失”去總結經驗,鑄就明天的“得”。人類的歷史在一次次的發現中開啟新的探索,一個個得得失構成了我們的歷史,它不因得失而始,亦不因之而終,而是在得失之間逐漸地推進向前。紅軍長征,是在第五次反“圍剿”失敗之后,被迫實行了戰略轉移,這不正是在得失之中總結經驗,邁向成功的典型事例嗎?如果沒有得失之間的權衡,那便不會有“三軍過后盡開顏”的景象了。從古到今,大到國家,小到個人,無一不需作出得失的選擇,或許放棄會收獲意想不到的驚喜。
得與失是一種胸懷。第一次登陸月球的太空人,除了我們所熟知的阿姆斯特朗之外,還有一位是奧德倫。當記者提問奧德倫:“你讓阿姆斯特朗先下去,成為登陸月球第一人,你會不會覺得有點遺憾呢?奧德倫回答道:別忘了回到地球時,我可是最先出太空艙的,第一個登陸地球的人。”奧德倫失去成為登陸月球第一人的機會,但得到是眾多人的贊賞。得與失之間,如果沒有一種豁達的胸懷,航天科技事業就不會發展得如此迅速。
得與失,正所謂魚和熊掌不可兼得。“我們能舍、會舍、懂得舍,那是始終有這樣的信。”有失必有得,有得自有失,不因失去而斤斤計較,不因得與沾沾自喜。得與失是一種態度、一種體驗,也是一種享受,更是一種胸懷。所以要懂得舍棄,才是對于夢想更加執著的堅持,我們要舍棄無關緊要的東西,得到我們真正需要的,在得失之間,成就自己的人生。
是結局,亦是開始。
“揚帆再啟航。”
皎潔的月光透過窗戶,把房間割成兩半,一半是黑暗,一半光明。像極了活,一半是過往,一半是序草。
我想,時光真是個殘忍的東西它催逼著我不斷成長,一點不顧我頻頻回頭。
還留戀初中和同學一起笑一起鬧的日子,轉眼間卻踏入高中大門,日日咀嚼著一片片晦照難懂得的識。“書本剛翻到扉頁,作者就說再見。”是啊生活就是這樣,獵不及防地開場,又早早地落幕。
打開手機上自己曾經看過的書,翻到末尾,上面卻寫著:是結束,亦是開始。
我沉思,或許,我一直都忽略了什么。突然想起了高中開學第一天,班主任贈我們的寄語,字里行間滿是殷切期望;第一天,大家互相謙讓座位那是來自陌生人的善意;軍訓休息時。教官與大家的說說笑笑;會操時,同學們團結一致爭取班級榮譽的那份堅定……原來,我沉浸在過過中,忘了珍惜現在的一個個小美好。如一顆草懂得仰望藍天,卻忘了向下扎根。
我曾鮮衣怒馬,看盡天涯花;我曾如火炬,照亮過四方。但我謹記大清朝閉關鎖國 L 步自封的教訓,不再細數種種已逝過往,而甘愿做一只螢火蟲,即使亮如白晝,也要發出屬于自己的光芒。我曾風塵仆仆,翻山越嶺;我曾嘗過心酸吃過自己結下的果。但我謹記當年韓信忍胯下之辱,不糾結于過往那不堪回首的云煙,只悄悄努力,然后驚艷所有人,相信美好總會如期而至。
于是,我放下所有榮光所有不堪與所有過往,毅然決然,踏上星辰大海的征途,以三分熱忱,三分孤勇和二分懵懂哪怕跌跌撞撞,也要在路的盡頭,看到溫柔月光。莎士比亞說:“凡是過往,皆為序章。”那么,前行路上,愿不畏將來,不念過往,此刻,萬籟俱寂,我卻心潮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