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良是某一時機來自內心的善意。而不是某種已經形成的習慣。善意我只在有必要的時候怎么做,這個時候的善良是珍貴的。但如果我的善良變成了一種習慣,也就是我不管遇到什么樣的情況我都會這么做,這個時候,我的善良將變得廉價。可能對于我來說,這已經不是發自內心的善意了。這時候善良對于我來說可能是不利的了,因為別人已經摸透了,我一定會有這種善良的舉動。別人就可能會利用我。或者說,他們會把我的善良當成是他們自己的一種私有財產。而不是當成我給他們的一種幫助。就好比我經常給一個人錢,我突然不給了。他就會認為我剝奪了他本應該得到的東西。他就會憤怒生氣。就像以前,我曾經看到的一個故事。貧困的大學生住在公寓里。經常有人來施舍他。他們給他面包什么的,結果有一天面包沒有了。他就生氣的吼叫道:我的面包呢?所以如果善良對某一個人成為一種習慣,一種不可改變的習慣,別人也會形成接受這種善意的習慣。如果接受不到這個善意,他人就會覺得失去了些什么。所以我們在某某一些時候的善意應該是恰當的時機的,應該是有條件的,還不是無理由,無條件的。我們有付出的時候我們才會覺得有珍貴。他人的善意,我們接受了,并且回報了,我們才覺得這個善意是珍貴的。如果說我們沒有機會回報。這些善意就沒有那么的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