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太子太傅,你來說說太子心智如何?”瑾華帝開口。
太子太傅起身走到中央微微行禮,言辭溫和而不失嚴肅,“回陛下,臣認為殿下心智不弱于當年公子,甚更勝一籌。”
“楊太子太師,你來說說太子武藝如何?”
“回陛下!”到底是武官,嗓音洪亮,“臣認為殿下武藝不輸于當年陛下,甚更勝一籌!其劍術也絲毫不輸于當年安南王殿下,甚更勝一籌!”
眾臣被容若與楊悅話語震驚,文韜公子盛風華,武略太子聞天下,劍來世子鎮蒼穹!
當年的三人均是天下聞名之驕子,而太子殿下才能竟堪比三位!
“眾臣以為如何?”雖言從大景王朝開朝以來,喚臣子“卿”為常事,但世人也皆知“卿”還有一意是愛人之間的昵稱,是以瑾華帝從未喚過朝臣“卿”。
倒是子雅南瑾有時玩鬧起來會稱瑾華帝“瑜卿”。
眾臣皆知瑾華帝心意已決,且太子又是公子所生,他們還能如此?
“陛下,此等說聞讓世人知曉,您便不怕公子名譽受損,殿下名譽受損嗎?”御史大夫再次跪下,此等駭人聽聞之時,別說是百姓了,就連他們這些自認為見多識廣的大臣們也鮮少聽說過啊。
明堂之上的瑾華帝淺淺勾笑,墨如深淵的鳳眸帶著幾分漫不經心,手中捻著佛珠。
剎那間宛若那九天之上的神,又宛若那十八層的魔。
因為大景王朝沒有宗教信仰,因此眾臣及百姓均以陛下為信仰,但朝臣們的地位還是較高的。
金鑾殿上陛下高居明堂,下面的朝臣們也都是坐著論事,君臣關系也都較為輕松。
也因此多數臣子未說話之時都是直視陛下以示尊敬。
反正殷姓皇室傳承強大,各個皇帝不說功績如何,便是臉就很耐看,賞心悅目。
尤其是這兩代帝皇,一代比一代妖艷美麗,可也一代比一代狠辣。
也正如那美麗的玫瑰都是帶刺的。
而今上這般笑了,多是有人要遭殃了……
“容太子太傅與楊太子太師不是都說太子能力不錯嗎?那朕相信太子可以自己處理這些瑣事。”薄唇微啟,華貴而慵懶,帶著點點笑意。
殷西洲坐在距離帝皇最近的地方,低著頭,果然陛下的決定如同言微所說讓殿下自己解決。
朝臣也紛紛低下頭,陛下這般對殿下,是不是太過…
“怎么,覺得朕不該如此?”瑾華帝掀眸,不用猜也知道下面這群東西在想些什么。
倘若阿瑾在,會支持他吧。
“陛下,臣以為殿下年紀尚幼。”
“傳朕旨意,樓尚書令之女天惠聰穎,特為太子伴讀,冊以翰林院庶吉士。”
眾臣震驚,還從未有僅七歲便冊以翰林院庶吉士之人!
翰林院庶吉士雖然未有品階,可所有人都知道非翰林不入景閣啊!
景閣,那可是真正的權力中心!
“待下朝后,朕會讓行人隨樓尚書令回樓府頒布。”瑾華帝的意思很清楚了。
樓星言起身行禮,“臣替小女叩謝陛下圣恩,臣斗膽請陛下一恩,”他清楚陛下為何這般,也更清楚自己應該為陛下出一分力了,“臣請陛下為小女明源!”叩首。
眾臣也了解了陛下何意,安南王低著頭。
陛下說的是,五年了,他們都變了。
再也不是少時無憂無慮,一腔熱血的少年了。
只是十年飲冰,難涼熱血!
更何況,他們正處盛年,何懼風沙?
這些是為了南瑾啊!
他們又怎能不支持呢?
“準了。”瑾華帝彎眸帶著幾分淺笑,“自明日起太子與太子伴讀開始上朝。”
“謹遵陛下圣旨。”眾臣行禮。
“子雅氏本脈姜姓之子姜宴乃姜姓姜氏云夢之女,子雅家族平反,特封姜姓子雅氏南風為宸王,領景閣閣老。”
子雅氏竟然還留有一脈!
竟然便是安南王身邊的那位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