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雨晴
- 葉生林
- 葉弄花出
- 2067字
- 2022-07-02 00:00:00
確定自己是否被選上,一般要幾天后,那天葉辭當場就給了她答案,宋小聲知道原委后很是激動地搖著她尖叫,吵得她懷疑自己耳朵都沒了。
至于那位葉大佬為什么這么做,林予只能想到他被自己的才華折服了,畢竟整場面試他沒抬頭看自己一眼,可一個小小的面試能看出什么才華?
林予腦中有些亂,她本就是嫌麻煩的人,索性不去想了。
日子很平淡地過去,如同傳聞中一樣,葉辭在A大神龍不見尾。林予去過學生會幾次,一次都沒碰見過,偶爾能看到池桑,對方笑瞇瞇地跟她打招呼,就是眼神有點奇怪。
林予每個周未都會去A大的圖書館,讀讀書,寫寫文,她很喜歡那里的環境,會讓她得到與世俗喧器不同的寧靜。
她本以為她與葉辭就是兩條相交的直線,短暫的相遇后再也不會相交。
一個星期后,清晨。
天空細細地飄著一些小雨,林予一路打著傘走到了圖書館,她將雨傘放在外面的收納臺后,抬腳進了圖書館大門。
今日來的有些遲,也不知有沒有座位了。
如她所料,里面基本坐滿了人,她本想拿一些書就走,卻意外看見了一個空座位,但林予第一眼看到的不是空座位。
而是對面的人。
是葉辭。
他眉眼低垂,骨節分明的手飛快地在鍵盤上敲擊,不時停一停。
窗外的雨淅淅地下著,他坐的是靠窗的位置,不時有幾滴雨水沿著他身旁玻璃滑落,被窗外的陽光鍍了一層閃亮的光。
現在是清晨,外面的景色很是清新怡人。
她看到不時有女生偷偷看他和身邊的朋友很小聲地低語, A大學生的素質水平基本都很高,不會有人很是明目張膽對葉大佬指指點點。
至于葉辭對面為什么沒人?
林予想,可能是因為大佬氣場過于強大。
他就在那靜靜地坐著,卻天然和別人形成一道屏障,隔絕開來。
有空座位為什么不坐,簡直暴殄天物。
林予穩了穩情緒。
在葉辭鄰桌的兩個女生就看到一個長得很是有南方水鄉氣質的溫柔女生走到了葉辭對面前。
“打擾一下,”林予低聲道,她看向葉辭。
“請問這有人嗎?”
葉辭頓了頓手,他抬眸看向面前女孩。
四目相對。
林予被他清淡的目光看得一窒,葉辭的目光很清透,好像你所有的小心思在他眼中都無形可循。
他垂眸,淡淡道
“沒有?!?
林予道了謝后很是不客氣地在他對面坐下了,開始專心研究她的書。
葉辭停了一會后繼續敲著鍵盤,他打字的聲音很輕,像葉片在風中輕響。
一個沉浸在自己的書中。
一個認真地敲著字符。
……
窗外的雨不知何時停了,有鳥兒抖抖身上的雨水發出清脆的叫聲,陽光溫柔地穿過玻璃打在兩人的眉眼上。
就這么過了一個上午。
————————
林予沒想到她和葉辭是正弦和余弦函數相交的圖象。
此后她每周在圖書館都能看到葉辭,圖書館因為有了葉大佬的存在,更難以搶到座位,巧的是,每次葉辭對面都是空著的。
經過四個周末,兩人就從一開始的都默不做聲,到偶然交談兩句。
她很驚訝地發現,葉辭的文學功底同樣深厚,和她還能有話題。
那天,林予正在品讀魯迅唯一的愛情小說《傷逝》。
魯迅先生的文章是真正發人深省的好文章。
《傷逝》以男主人公涓生手記的形式講述了在五四運動新時期背景下他與子君相識相戀,相愛相離的愛情悲劇。
涓生追求是的風花雪月、詩情畫意的愛情,覺得子君該是有理想、有追求,敢于奮進的青年,應該和他談家庭專制,談打破舊習慣,談男女平等,談尹孛生,談泰戈爾,談雪萊……他似乎不能接受子君婚后成為了一個家庭主婦,整日為雞鴨俗事所操心,他的態度逐漸冷漠,最后,涓生也自私的對子君說出“我已不愛你”這句話,盡管他知道這可能導致子君走向死亡,卻依然沒有理智的處理好這段關系,故事以悲劇收尾。
林予的筆尖在紙上摩挲著,大部分人只認為這是一篇渣男涓生得到又拋棄子君的愛情故事,但其中大有深意。
魯迅先生的文章往往帶有諷刺意味,涓生認為自己是新思想的解放者,但可以看出他并沒有被真正地思想解放,只是浮于表面,包括子君,可以看出資產階級解放思想的局限性。
但林予總覺得還有什么是自己沒挖掘到的,猶如霧里探花。
是什么呢?
林予不自覺咬住了筆帽。
葉辭停住手打算休息一下,卻看到對面的女孩顰眉不展了半天,他頓了頓,在一張紙上寫下一行字,沿桌面輕輕推了過去。
林予察覺到他的動作有些意外,她看見一行漂亮的行書:
在愁什么
葉辭是A大數學系的天才,年紀輕輕就獲過不少國際大獎,但數學和文學有半毛錢的關系?
都是漢字?
……
林予默了默,糾結起來,遲疑地寫下幾個字:
你看過魯迅先生的傷逝嗎?
葉辭接過后很快寫下兩個字:
看過
林予有些驚訝了,因為對文學不太了解的人往往不會讀這篇文章。
林予:我在想它的深意,但只能想到封建勢力殘余思想的束縛和資產階級解放思想的局限性,總覺得的還有什么。
葉辭接過去。
林予看著他淡然的眉眼,升起一種神奇的感覺——她竟然在和葉大佬傳紙條,還一本正經地討論文學問題!
她突然有些期待葉辭會寫什么。
葉辭很快遞了過來。
林予看到上面的內容愣住了,葉辭只寫了兩個字:
孤獨
她恍然大悟,撥云見日,這與《百年孤獨》有異曲同工之妙,《傷逝》中提了二十多次“空虛”,恰恰表達了那個永恒的主題——孤獨。
人的本質是孤獨的,世界上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
葉辭看到對面女孩的眼睛亮了起來,染上些淡淡笑意。
林予欣喜地抬頭卻撞進了葉辭干凈清雋的眼眸,對視無言,她的心突然慢了半拍。
她想,
她好像有點心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