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弘農楊氏
- 三國,這個主公專挖墻腳
- 迷惘的小羊羔
- 2067字
- 2022-07-01 10:57:31
大秦?
在漢朝人的認知中,羅馬等于大秦,大秦卻不等于羅馬。
因為大秦特指的是西方人。
張騫通西域后,大漢與羅馬,兩個相對而立的帝國通過精美的絲綢構成了一條友好的紐帶。
從此以后,羅馬這個曾經聞所未聞的國家,正式進入漢帝國的視野中。
漢朝無疑是驕傲的,強勢的,所以在為西域一些小國命名的時候,難免有些稀奇古怪。
譬如烏孫、龜茲、安息等等。
對于西亞強國帕提亞帝國(波斯),漢朝也毫不猶豫地扣上了安息的名字,好似這個國家很快就要滅亡一般。
在對帕提亞的評語中,史學家們毫不猶豫地給出了一個評語:其國兵弱!
顯然,漢朝是相當看不起這些國家的。
然而對于羅馬帝國,漢朝卻青眼有加!
在漢朝人看來,羅馬疆域廣大、軍事力量強盛,或許是唯一一個能與大漢相提并論的國家。
而且,不同于金發碧眼的日耳曼人、斯拉夫人。羅馬人也和漢朝人一樣,都是一頭黑發,并且平均身高也差不多。
從語音上看,大秦與羅馬沒有任何相似之處!
顯然,漢朝是用華夏曾經的國號給羅馬命名。
“賢弟,你說的這個羅馬,愚兄略有耳聞!”
曹阿瞞笑瞇瞇的道:“我聽聞大秦地方數千里,有四百多座城池,奴役的小國有數十個。城墻、城郭都用石頭壘成,國內有很多驛站,都用石膏涂飾,有別于大漢。”
“而且,我聽說大秦的國王沒有固定之人,都挑選有才德的人擔任國王,如上古堯舜禹的禪讓制一般,公天下!“
“若大秦國內發生災害或者風雨不合時節,貴族便將國王廢掉重新立國王,被罷免的人心甘情愿而不埋怨。不知是也不是?”
聞言,楊銳不由得感慨一下,朝著曹胖子抱拳道:“孟德兄當真知識淵博,對于羅馬竟然也這般了解。”
“嘿嘿,賢弟謬贊。愚兄只是平日里涉獵的雜書頗多,偶然知曉大秦這一國度境況的。”
所謂的雜書,就是一些漢朝商人到羅馬帝國時候留下的游記。
漢朝人對于羅馬,有著一定程度上的認知。
反觀羅馬人,他們對漢帝國可謂是一無所知,只知道東方有個盛產絲綢的國度。
而過了兩千年,到了清朝,華夏人反而變得對西方一無所知。
鴉片戰爭爆發后,道光皇帝竟然問:“英guo是否與俄羅si有陸路可通?”
以漢朝作為對比,可想而知清朝的愚昧與閉塞到底有多可怕!
而大漢與羅馬帝國相互派出使者接觸。
漢桓帝時,大概在十多年前,羅馬五賢帝之一的安東尼皇帝派遣使者向漢桓帝獻上了羅馬特色的禮物。
這是漢帝國與羅馬帝國第一次正式交流。
而早在數十年前,班超的部下甘英率漢朝使團到達波斯灣,但受到安息人欺騙而未能繼續前行,止步于波斯灣,安息人此舉意在阻止東西兩大帝國交流,威脅自身。
大漢與羅馬不僅互派使者,甚至曾爆發過軍事沖突。
在一次羅馬帝國與安息帝國的戰爭中,羅馬慘敗,一支數千人的羅馬軍隊向東逃亡,進入漢地,成為了匈奴的雇傭兵。
西漢名將陳湯在進攻匈奴的戰斗中遇到了這支軍隊,他們金發碧眼,采用魚鱗陣、盾牌陣,與當時的羅馬軍團別無二致。
經過慘烈的戰斗后,陳湯所率的漢軍擊敗了這支羅馬軍團,并將其安置在邊塞,這就是驪軒人。
……
曹府。
楊銳正在自己的住處收拾行裝,正準備到雁門郡走馬上任。
這時,一名仆役就進來稟告道:“楊將軍,衛尉楊彪派人送來信函。”
“楊彪?”
楊銳愣了一下,隨即反應過來。
這楊彪,可不正是今弘農楊氏的族長,官居九卿的楊彪嗎?
楊銳所屬的襄陵楊氏,是弘農楊氏的一個分支,平日里少有走動,但若是分家中有一人出仕,且官位不小的話,作為本家的楊彪,豈能不加以籠絡?
這可真是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
楊彪顯然是錦上添花來的。
然而,即便知道楊彪的來意,楊銳也不便謝絕見面。
楊銳隨即接過楊彪的信函,看了一下,這是楊彪的邀請函。
正好閑來無事,他就決定前往衛尉府拜訪楊彪。
這個時代,九品中正制固然還尚未推行,朝堂地方還沒有形成“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的格局,但是,一個人的家世仍舊十分重要。
士族之間,更是看重家世!
現在偌大的朝堂上,又有幾人是寒門出身?
所以,楊銳頂著“襄陵楊氏”的名頭,甚至是“弘農楊氏”的名頭那是非常有用的。
楊銳旋即動身,前往楊彪的衛尉府。
遞上名刺過后,就有仆役通報一聲,然后將他引到書房落座。
值得一提的是,名刺,又稱“名帖”,拜訪時通姓名用的名片,是古代官員交際不可缺少的工具。
所以說名片可不是什么洋玩意,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出現。
“破奴!”
“下官楊銳,見過衛尉!”
楊銳隨即起身,向著亦步亦趨進來的楊彪躬身行禮。
楊彪是一個四十歲左右的中年人,國字臉,蓄著濃密的胡須,穿著一襲玄色的長袍,戴長冠,看起來儒雅而不失隨和,臉上展露出的笑意,讓人有一種如沐春風之感。
“不必多禮。破奴,坐!”
“謝衛尉。”
楊銳隨即就跟楊彪對席而坐。
作為弘農楊氏的族長,楊彪的官職可是不低的。
衛尉,始于秦,秩中二千石,為九卿之一,漢朝沿襲,是統率衛士守衛宮禁之官。
此時在楊彪的身邊,還跟著一個面色白皙,溫潤如玉的男孩,不過十歲的模樣,看起來卻有一種少年老成之感。
“修兒,這就是我跟你提起的楊銳楊破奴,論輩分,是你的族兄。”
楊修旋即有模有樣的朝著楊銳行禮道:“小弟楊修,見過兄長!”
眼前的這個男孩,居然是楊修?
楊銳頗為詫異。
要知道,歷史上的楊修可是才華橫溢,聰明絕頂的人。
只可惜楊修聰明過了頭,終究為曹操所不能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