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邁向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之路
- 劉泉紅等
- 1327字
- 2022-07-04 15:07:41
一、現代市場體系的概念內涵與理論框架
現代市場體系是一個較為復雜且具有較強政策性的概念,應該從市場體系的概念出發,剖析其內涵與外延,分解市場體系構成要素,并以此為基礎從現代性角度分析和研究現代市場體系的基本特征。
(一)市場、市場體系與市場經濟
所謂市場,首先是一種交易行為或交易場所,在這個行為或場所中,買者和賣者為了買賣某種商品及讓渡和獲取某種服務等進行等價交換活動,同時,市場也蘊含有效配置資源的機制,包括供求機制、競爭機制和價格機制等。市場體系是一個存在價格調節、由許多單個市場組成的具有內在聯系的系統。在這個系統中,既可以發生商品、貨幣、資本等有形物品的交換活動,又可以發生服務、技術、信息等無形物品的交換活動。完整的市場體系,包括各種市場主體、市場客體、市場機制、制度規范等。
市場經濟是伴隨現代經濟學而發展起來的概念,總的來說就是指主要通過市場配置經濟社會資源的形式,并由此形成的一種國家經濟治理的模式。從人類經濟演進歷史看,形成了多種不同模式的市場經濟,包括美英的“自由主義市場經濟”,德國的“社會市場經濟”、日本的“社團市場經濟”、中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等等,但是它們擁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在國家經濟治理中,經濟社會資源主要通過市場機制來配置,相關概念見表2-1。
表2-1 市場、市場體系和市場經濟的概念比較

續表

資料來源:課題組根據相關文獻整理得出。
(二)市場體系的構成要素分析
根據上述定義,市場體系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包括市場主體、市場客體、市場運行機制、市場保障制度四個層面,各層面相互支撐和關聯,才形成了市場體系這一復雜的經濟社會系統。此外,交易平臺也在市場主體和客體之間發揮重要的聯結作用。
1.市場主體
市場主體是指參與市場交易活動的生產經營者、生產要素提供者、消費者和中間商。本研究中,市場主體主要指市場交易活動的生產經營者,即各類企業主體,其都是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發展、自我約束的法人實體和市場競爭主體,能夠自主參加市場活動,根據市場信號進行生產經營決策。市場主體結構為市場體系運行提供了交易主體和參與者基礎。
2.市場客體
市場客體是指進入市場的能夠自由流動的各種商品、服務和生產要素等交易對象。市場客體是市場主體作用的對象,具有多樣性特征,既有生產資料,又有生活資料;既有有形的商品,也有無形的信息、技術和服務。市場客體還具有動態性特征,其外延會隨著經濟發展和技術進步不斷演進。市場客體結構為市場體系運行提供交易對象和物質基礎。
3.市場運行機制
市場運行機制主要有價格機制、供求機制、競爭機制等。其中,價格機制是指在競爭過程中,與供求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市場價格形成和運行的機制;供求機制是調節市場供給與需求矛盾,使之趨于均衡的機制;競爭機制是市場經濟活動中優勝劣汰的機制。其中,競爭機制是市場運行機制的基礎。市場運行機制為市場體系運行提供了基本機制與動態模式。
4.市場保障制度
市場保障制度是指為了保證現代市場經濟高效有序地運行所必需的市場法規與制度,包括產權制度等市場主體的基本制度,市場信用、市場監管、公平競爭、反壟斷等層面規范市場秩序的制度,以及防范市場風險和維護市場穩定的相關法律制度。市場保障制度為市場體系運行提供制度基礎和政策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