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B 50351-2014 儲罐區防火堤設計規范
- 中國石油天然氣管道工程有限公司主編
- 11字
- 2022-07-12 16:46:42
3 防火堤、防護墻的布置
3.1 一般規定
3.1.1 防火堤、防護墻的選用應根據儲存液態介質的性質確定。
防火堤主要用于油罐區及全冷凍式儲罐區,防護墻主要用于全壓力式球罐區。
3.1.2 防火堤、防護墻應采用不燃燒材料建造,且必須密實、閉合、不泄漏。
本條為強制性條文,必須嚴格執行。儲罐區發生泄漏和火災時,火場溫度達到1000多攝氏度,防火堤和防護墻只有采用不燃燒材料建造才能抵抗這種高溫燒烤,并在耐火時間內能承受事故液壓力且不滲漏,便于消防滅火工作;防火堤的密封性要求,是對防火堤的功能提出的最基本要求。現場調研發現,許多儲罐區的防火堤的堤身有明顯的裂縫,或沒有封閉溫度縫,或管道穿堤處沒有密封。這些現象導致防火堤不嚴密,一旦發生事故,后果不堪設想。因此,作出該條文規定。
3.1.3 防火堤的防火性能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石油天然氣工程設計防火規范》GB 50183、《石油儲備庫設計規范》GB 50737、《石油庫設計規范》GB 50074、《石油化工企業設計防火規范》GB 50160的相關規定。
由于各相應規范針對不同的儲存介質特性,對防火堤的防火性能作了相應規定,本條規定不同性質的介質采用相應規范的相關條款,不再對防火堤的防火性能作具體規定。提高防火堤的防火性能可以采取如下措施:在堤內側培土、襯砌、噴涂高溫隔熱防火涂料等。
3.1.4 進出儲罐組的各類管線、電纜應從防火堤、防護墻頂部跨越或從地面以下穿過。當必須穿過防火堤、防護墻時,應設置套管并應采用不燃燒材料嚴密封閉,或采用固定短管且兩端采用軟管密封連接的形式。
本條為保證防火堤、防護墻的嚴密性,防止滲漏。
3.1.5 防火堤、防護墻內場地宜設置排水明溝。
防火堤、防護墻內場地宜設置排水明溝,是為了滿足罐組內場地排水的要求。
3.1.6 防火堤、防護墻內場地設置排水明溝時應符合下列要求:
1 沿無培土的防火堤內側修建排水溝時,溝壁的外側與防火堤內堤腳線的距離不應小于0.5m;
2 沿土堤或內培土的防火堤內側修建排水溝時,溝壁的外側與土堤內側堤腳線或培土堤腳線的距離不應小于0.8m;
3 沿防護墻修建排水溝時,溝壁的外側與防護墻內堤腳線的距離不應小于0.5m;
4 排水溝應采用防滲漏措施;
5 排水明溝宜設置格柵蓋板,格柵蓋板的材質應具有防火、防腐性能。
本條1、2、3、4款是為防止防火堤、防護墻的基礎受到溝內雨水的侵蝕。第5款,排水明溝設置格柵蓋板是為了滿足巡檢方便的要求;格柵蓋板應為防火、防腐型,是從防火安全的角度作出的規定。
3.1.7 每一儲罐組的防火堤、防護墻應設置不少于2處越堤人行踏步或坡道,并應設置在不同方位上。隔堤、隔墻應設置人行踏步或坡道。
本條為強制性條文,必須嚴格執行。踏步的設置不僅要滿足日常巡檢的需要,而且要滿足事故狀態下人員逃生及消防的需要。防火堤、防護墻上應有方便工人進出罐組的踏步,一個罐組踏步數不應少于2個,并應處于不同方位,是為便于罐組人員安全脫離火場。隔堤、隔墻是同一罐組內的間隔,操作人員需經常翻越往來操作,故隔堤、隔墻均需設人行踏步。
3.1.8 防火堤的相鄰踏步、坡道、爬梯之間的距離不宜大于60m,高度大于或等于1.2m的踏步或坡道應設護欄。
相鄰踏步、坡道或爬梯之間距離不宜大于60m是為便于緊急情況下,相關人員在體能尚且充沛的時間段內就近找到逃生通道迅速撤離。高度大于或等于1.2m的踏步或坡道設防護欄是為了保障人員通行的安全。
- GB/T 51040-2014 地下水監測工程技術規范
- 建筑施工操作工種實訓(第二版)
- GB 50957-2013 生物液體燃料工廠設計規范
- GB 50439-2015 煉鋼工程設計規范
- GB 50257-2014 電氣裝置安裝工程爆炸和火災危險環境電氣裝置施工及驗收規范
- 建筑裝飾工程推薦單價(TJ-1-2002)
- GB 50254-2014 電氣裝置安裝工程低壓電器施工及驗收規范
- GB 50055-2011 通用用電設備配電設計規范
- GB 50530-2010 氧化鋁廠工藝設計規范
- 水電工技能數據隨時查
- GB/T 50479-2011 電力系統繼電保護及自動化設備柜(屏)工程技術規范
- 國外材料領域創新進展
- 水暖工程讀圖識圖與造價
- GB/T 50065-2011 交流電氣裝置的接地設計規范
- T/CCUA 002-2019 數據中心基礎設施運維服務能力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