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十蘇北海,和他母妃被老七和同黨以及屬下,設計陷害,早早被皇帝安排去了皇莊,收到北宸愿意接手的消息,皇帝考慮再三,把他叫來深談一番。
現在刑部跟著楚侍郎學****讓他跟老大多走動,這家伙脾氣倔,不懂變通,認死理,容易被人欺上瞞下,蒙蔽,闖禍,雖然北宸性格寬厚,不過,老九可不好糊弄,萬一惹出事來,兄弟鬩墻,就不好了。
都是自己的孩子,能讓他們和諧相處,好好活著,就盡量不要動氣。
要是一方實在不聽勸,那就,像那幾個一樣,送去皇莊…
北宸登基后,已經年近古稀的楚尚書,終于可以告老還鄉,擔心老十被人利用,禍及自己及同僚,進宮求北宸免了老十的差事,讓他當一個富貴閑人好了。
北宸讓人喊來了老十,兄弟倆促膝長談,確定他態度后,給他寫了一副字,在卷軸上蓋了玉璽,又交還給他,還叮囑他,遇事不決,隨時可問大哥,九哥或者直接進宮問我。
老十捧著卷軸一臉釋然,樂壞了:他是真喜歡呆在刑部啊,真喜歡這個工作??!真喜歡這些同僚??!最喜歡看見被冤屈的人恢復清白時的笑容和他家人高興的樣子。
楚尚書被北宸騷操作驚呆了,看著卷軸呆若木雞!還能這樣護自己的兄弟!簡直是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想想那些不懷好意,準備欺上瞞下,蒙蔽老實人的壞人,下場凄慘?。?
老十從此成了龍音史上第一個:奉旨殺你全家,的刑部侍郎,專門負責問案。
在刑部干了一輩子的楚侍郎,被升官,北宸讓他以尚書之名告老還鄉,老頭感動的淚流滿面,看見這個卷軸后,老頭從此對鐵案如山四個字有了,全新的認識和理解。
自己以前怎么就沒想到這個辦法呢!
這家伙,真的是非常適合干這一行的,只是性格寬厚,容易輕信人,需要一個人鎮著,幫忙拿主意,否則容易出事,要不然自己也不至于出此昏招,白白閑置一個人才。
幸好,圣上睿智!
這卷軸一展開,對面之人,如果不想被誅九族,說什么,怎么說,一定要想清楚了…
這一招真是又好又狠…又毒又絕…得是什么樣潑天的情分和恩情才能把自己的九族都給眼睜睜親自舍出去…
有了這個,也算是放心了,就算是他心軟看不出來,那些個眼睛毒的幕僚一旦發現任何蛛絲馬跡,也不會容忍自己的九族在半空中走鋼絲!
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楚尚書想不到的是,北宸給他的不止如此,加了一個巡查的名頭,他隨時可以出京,去各地刑部巡查,問案…
這才是如大海一般廣闊無垠的胸懷。
別人是防不勝防,當今是主動放手。
他也不至于一事無成,荒度余生!
難道,這就是太上皇一定要當今接手的根本原因?
當初,當今去了祖庭,所有人都以為,當今將無緣大位,誰知道…難道…太上皇當年就是故意的…從這么早就已經開始布局,好讓當今如此平和又順利的接手…他就不怕…
吃飽了撐的!
人總是這樣,身在其中的時候,一頭霧水或者人云亦云隨大流,不敢出頭,不敢據理力爭,結果出來了,又喜歡從結果推過程,然后就覺得整個過程中每件事,每句話都有深意,最后發出諸如‘原來如此’這般的感嘆!
從而佩服或者看不起誰誰!
十二蘇北麒,早早被太上皇安排跟著老大做生意,學人情世故,待人接物,因其性格因循守舊,古板,做事一板一眼,寧可守規矩死等也絕不越雷池一步。
是不是跟后世的某國人很像?
所以,他美麗睿智的母妃,很有自知之明,從不讓他靠近那幾個攪屎棍,也早早就申明不參與奪嫡,早早就跟父皇求了恩賞,等他成年后,封了一個世襲罔替的覺國公爺,出宮建府,帶著老婆孩子,過逍遙自在的日子。
北宸登基后,征求他意見,他說去禮部,跟著禮部尚書學習,一個蘿卜一個坑,給他們找點事做,不要成天閑著,一閑著就容易惹是生非,后來給他封了一個賢王。
因為這家伙,在禮節這些細節上,從不退讓,逮誰懟誰,急眼了直接動手,特別是皇族,那些二世祖,紈绔子弟,對他們那真是嚴苛,寸步不讓,關鍵別人還拿他沒辦法,他言之有物,有理有據,你只能乖乖改正。
否則,他一天到晚盯著你,煩都能煩死人。
剛開始好多人不服氣,糾集了自己的朋友和一些心懷叵測的人約戰!
打嘴戰,背書,辯禮。
結果敗了!
從此后,皇族風氣為之一清,京城紈绔少了大半,一些愿賭服輸去了皇莊,一些想要賴皮,直接被瑯王綁走。
京中權貴家有紈绔或者二世祖的紛紛為之一震,動作迅速的把他們一一送出京。
直到這時,很多人才發現,當今確實與眾不同,最主要的是,估計,是龍音有史以來力量最強大的皇帝:有錢,有人,有本事,各種后援,數不勝數。
小兩口終于過上了夢寐以求的安穩日子。
當然,放松是不可能的,畢竟,有那么幾個已經算是打過交道的不太友好的而且本事蠻不錯的惡鄰居和不知道什么時候就腦子抽筋下來轉一圈的雖然總是被貴牛叔和人魚小王子毫不猶豫毫不留情打回去的天兵天將覬覦…
只能未雨綢繆的先做準備工作。
存吃的,喝的,用的,練兵,富民,懲治腐敗,肅清周圍不知死活的小國,交好暫時搞不定的大國,努力發展提高自己實力。
好鋼要用在刀刃上。
全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