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哈佛人生規劃課(暢銷5版)
- 穆臣剛
- 1539字
- 2022-06-23 15:51:29
使計劃趕得上變化
不管是對自己的人生目標,還是對某一件事情來說,我們都要想好了再做,切不可邊想邊做,沒有計劃就急忙下手。這樣漫無目的、沒有計劃性的做事方法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然而,計劃常常趕不上變化,很多事情都瞬息萬變,成功之路也是如此。人生在世,不可能只生活在一種環境下,只和一種人打交道,因此每個人都應當在不斷變化的社會中學會改變,不要等到最后才發現四面全是墻壁,而那時會被碰得頭破血流。
達爾文的《物種起源》全部的理論基礎就在于“變化”。沒有變化,任何一種動物或植物都不會一直生存下去。只有能夠隨著生存環境的變化,不斷改變自己,才能長久地生存。之所以有些物種會滅絕,而有些物種會隨環境的改變而變異,就是因為后者能夠針對變化的環境做出反應。那些能適應新環境的物種,就生存了下來;相反,不適應新環境的物種自然就被淘汰了。
人類社會其實也遵循著同樣的原則。我們的生活是一個不斷變化的過程,每天每時都有新的事物出現,而把舊的拋在后面。生生不息,推動了社會的文明和進步。每一種新生事物很快就會成為常態。也許我們把握不了永恒,但我們接受了變化,而當變化成了常態,我們開始學會習慣,并將其稱為“適應”。在多數情況下,我們像動物一樣,適應了環境,適應了新生事物,適應了一切的改變。
戴爾公司培訓員工時的口頭禪之一是:“不要粉飾太平?!币馑际钦f:你不要試圖把不好的事情加以美化,問題遲早會出現,直接面對最好。其創始人戴爾希望找到經驗與智慧均衡發展的人、在創新的過程中不怕犯錯的人,以及視變化為常態并且熱衷于從不同角度看待問題和情況進而提出極具新意的解決辦法的人。
公司出現問題后,戴爾都會以積極的態度正面迎接問題,而不否認問題的存在,從不找借口搪塞。戴爾公司用這種斬釘截鐵的態度去面對所有錯誤,坦白承認:“公司遇到問題了,必須及時修正?!贝鳡柡芮宄?,如果自己不這么做,而別人這樣做了,成功就會屬于別人。
古希臘唯物主義哲學家赫拉克利特曾說:“一個人不可能兩次踏入同一條河流。”一切都處在變化之中,我們不能重走自己的老路,所以智者會根據自己所處的場合與情境的變化重新考慮應變的方式,重新制訂計劃,以期取得成功,而愚者則不知應變,往往會被現實所拋棄,導致事業乃至人生的失敗。
在不同的時代,不同的場合中,做事一定要做到計劃周詳,要適時、伺機而動,同時,還要因人而異,以不同的交往方式贏得不同時代、不同場合、不同人群的認同,這才是明智的舉措,如墨守成規,不會隨機應變,勢必因固執或者落后而落敗。無論做什么事情都要注意現實的變化,要會變通地對待,不要墨守成規,以免鑄成大錯。
“英雄舉事,變化無方”這八個字,可以說是對古今中外一切英雄豪杰成功經驗的最好總結。明變、求變、應變體現了他們的見識、勇氣和能力,與其他人不同,他們不僅有遠見卓識,有應付危機的能力,善于把握事物變化的規律,而且有預見能力,有自我完善能力,有應對變化的能力,還有利用變化規律的能力。因此,他們能在危機發生的時刻,臨危不亂,轉“危”為“機”。
要想使計劃趕得上變化,就要在變化發生時,及時有效地做出正確反應。應變有一定的被動性,這一點與主動求變有顯著區別,尤其對付突發變化,如果反應遲鈍,措施不當,就可能招致損失。因此,面對突如其來的變化,我們應該做的是沉著冷靜,并積極主動地配合它去“變”,而不是慌了手腳,亂了方寸。
哈佛人生箴言
比爾·蓋茨說:“科學技術的進步將會給人們的生活帶來巨大的影響,而人們要不斷適應這種時代的變化,而不要坐等未來,失去自我發展的良好機會。”世界總在變化,沒有任何事情是一成不變的,所以成功的道路也是在不斷變化的。想要成功就一定要根據成功道路上的不斷變化來調整自己的計劃,讓自己隨著變化而變化,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