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胡潤濤
- 千默空魂
- 逆流華論
- 1879字
- 2025-05-29 12:55:27
村里的百姓四散逃走,回到家中,關上門窗。
有災民想要進去搶奪,卻被呵斥。
“取之豪強,用之百姓,龍袍可扯,寒衣末碰”
而在中間被眾人簇擁著的胡潤濤臉色陰沉。
太簡單了。
從他在難民營里帶動著難民們造反到他們闖入京城。
順理成章,如過無人之境。
城墻上沒有守衛,城門里沒有兵馬。
一路上連禁軍和禁衛軍的影子都沒有看到。
這里可是京城啊。
他想到了幾天前。
神子召見他。
他跪伏在那里,隔著一道屏風,神子端坐在那里。
神子封他為神使,讓他去京城外的那片難民營,看病救人,廣交善緣。
胡潤濤不解,他是個讀書人,百無一用是書生,他根本不會看病救人。
神子給了他一個大布袋,里面滿滿的都是米。
神子說,這就是藥,到時候見紅而動,帶領著災民殺入京城。殺掉皇帝。
殺掉皇帝,多么的大逆不道。
胡潤濤低頭領命出去了。
雖然他并不明白見紅而動的見紅是什么意思。也沒有勇氣去看見皇帝,更別說殺掉了
但他知道他沒有資格選擇。
在幾年前,那時候胡潤濤是一個童生。
家中有著幾口薄田,日子倒也能過得下去。
鄉里有著一個組織,叫什么天道會。
同村的牛二就在這個組織里。
牛二常常跟他說,這個組織是神的兒子建立的,這個組織能夠讓每個人都有地種,有餃子吃。
胡潤濤不屑一顧,這種騙人的伎倆,只能哄哄牛二這樣三天餓九頓的。給他們一點活下去的希望。子不語怪力亂神,每每聽聞牛二跟他講起天道會里的種種,胡潤濤都是微微一笑,不置可否。
胡潤濤是個讀書人。
但讀書是為了做官。
他跟牛二根本不是一個世界的人。
轉折發生在那一年的秋天。胡潤濤記得很清楚。
綿綿不斷的細雨,天空灰沉沉的。
里正,是負責計算和搜收賦稅的。
胡潤濤坐在家中,聽著屋外的人因為交不起賦稅的哀求與哭泣。看著面前冒著熱氣的辣椒燉豆腐。美滋滋的嘗上一口。再品上一口酒,這日子,神仙不換。
他是童生,是讀書人。免于賦稅。也就不會因為賦稅而發愁。
有敲門聲,胡潤濤打開門,是村里的里正。
里正客氣的向胡潤濤拱了拱手:
“胡先生。”
胡潤濤對于他的到來,有些吃驚,但也沒有太多的意外:
“請。”
兩人坐下后,胡潤濤為里正倒酒,卻被里正拒絕了。
“胡先生,今日我來此是有事相告。”
胡潤濤看著他,示意里正繼續說下去。
“今年朝廷新頒布了一項稅法,叫避災稅。近幾年來各地災害頻發,圣上仁慈,不愿百姓因天災流離失所,特下此令,有著五畝及五畝以上土地者,要拿出今年收獲的十五分之一,上交國家,然后國家再將這些糧食分發給各地的災民……”
“等等,大人,您說的這些跟我有什么關系,我是一個讀書人,朝廷法令規定,讀書人是不用納稅的,就在那子產碑上寫著呢。”
胡潤濤打斷了里正的話。
里正微微一笑: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不是你們這些讀書人常常掛在嘴邊的,當今上至丞相六部,下至我一個小小的里正,無一例外,每個人都交了,丞相難道不是讀書人嗎,他可是世界上最大的讀書人,他都交了,你又怎么好意思呢。”
胡潤濤不再言語,雖然有些肉痛,但這些錢他還是有的。拿出來交給里正,
胡潤濤因為終于結束了,卻沒想到這只是一個開始。
從那天過后,各種稅,被賦予各種奇怪的名字,敲響了胡潤濤家的大門。
不過兩年,胡潤濤家中的米粥湯水越來越多。
妻子躊躇,想著要不要拉下臉去跟誰借一點糧去。
卻發現外面的人都已經開始啃食樹皮。易子而食。
胡潤濤對著那本翻開的論語,目光沉沉的,發呆。
半晌,發出哀嚎。
一天夜里,寂靜的村子里突然變得異常的吵鬧。胡潤濤推開門,只見火光沖天。
里正的頭顱被高高舉著。
混亂的人群中,胡潤濤看見了牛二。
田間漢子的臉在火光下通紅,像從地獄來的一樣。
眼睛里是激動是狂熱。
胡潤濤為了一面大旗,上面寫著:
“天道會”
胡潤濤走了過去,向那面旗。
沒有人阻攔,對于他這個讀書人,這些鄉野間的村夫都報以極大的尊重。
胡潤濤看著里正的頭顱。
像一件絕美的藝術品一樣被展覽著。
“你們把他殺了?”
胡潤濤問。
牛二很得意:
“對呀。”
胡潤濤沉默了。
突然,眼神又變得凌厲了起來:
“一不做二不休,趁著消息還沒有傳出去,明天一早,你幾個,跟我殺入那縣太爺的家里去。得手后,趕快出城。”
“剩下的人,城外有一座白龍山,你們上到山上去,媽的,落草為寇,也不受這鳥氣。”
眾人聞言,都看向一個老人。
那老人嘿嘿一笑,搖了搖頭:
“我們現在最重要的是糧食,明天一早,大家進城后,在右臂上綁上白布,以此相認。先去把那幾家糧行給搶了。得手后就去那個白龍山,城門口有人接應。”
這一夜誰都沒有睡,大家都在準備著。
天一亮,眾人按計劃行事,搶奪糧食。
回到白龍山后,胡潤濤看見很多沒有見過的面孔,相互打聽之下,才知道對方就是附近村子里的。
昨夜的那個老頭來到胡潤濤的面前,告訴胡潤濤,有神子要見他。
神子告訴胡潤濤,見紅而動,殺掉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