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青春只圍繞一個人展開,是不是太寡淡了。
鄧禮銘。
腦海里有幅一直揮之不去的畫面,她指著答題卡說“這里difficult可以換成complex”,隨后拿出一本小小的高級詞替換的英語詞典,“你自己查查看”。
那時特別喜歡這位英語老師,上她課的每一分鐘都很有勁頭,坐在教室里的某一刻,堅定認為自己將來要學小語種,親去見她描述里遠處的山。但到現在,已經忘了她的名字。很容易就忘記了,僅僅在四個月間發生。能夠記錄的,唯有那雙Viola夢一般的眼睛。
前天早上做了很多段回憶交織的夢。
這種夢不知道定義為什么。我想,要是能將這些情節搬上熒幕,將會印證許多人的心聲。
還想繼續往下寫。
尷尬的事情。喜悅的事情。和好朋友一遍遍描述的畫面。燥熱得睡不著,睜著眼空想的夜晚,在心里無數次演算相框的注定碎落。三月夜晚,爬下床,去觀察雨點的鼓點,可能是第一個聽春雷的人。
每次做到這種夢,后遺癥是大段地描寫、回想、形容、到處詢問。即使夢里的角色,在時間上,并不會感應你的想象。
肖泠可說,這是蔡格尼克效應的作用。
為什么緊緊抓住這件事無法釋懷?
對于未完成的存在的耿耿于懷。
近來回憶不久前發生的事,懊惱情緒稀稀淡淡,反思自己說錯了話,做錯了事,表達錯了情感,然后在床上自顧自大喊“啊唉!怎會如此”。這種舉動會招來奶奶的注意,和說教,“莫要大驚小怪,在家里面”。
對,在家里面。才稍微顯露這種瘋子式的一面。
—————————————————
親愛的鄧禮銘:
近來對于你的印象越來越模糊了,那些情節的新鮮準確的程度不如囫圇看過的電影。那個徹夜不眠的晚上已經過去將近四個月,我一生難忘,不過也僅此而已,細節處已經不再執著。又停更了一年,一場急夢刺激我想起還有一部作品在網上連載,夢到什么,不知道,只知道是夢,有你。我常??吹侥阕x書,不是真的看到,只是在微信讀書里面偶爾會刷到好友榜,點進去看看,“前幾天看了”和“閱讀時長864小時8分鐘”表明著,你在讀著書,我們在平行時空里學習和生活,唯一不同的是我讀很多文學和哲學,你讀經濟、歷史、心理和社會學的書籍,我時常感到我們如此接近,但又如此遙遠。
5月下旬之初,我做了一個MBTI人格測試,結果是INFJ,意外吧,但也在意料之中,我會好奇你的人格類型是什么,為什么我們是如此水火不容呢,鄧禮銘你不會是ESTP完全相反的吧!我從未想過會在你生命中留下什么痕跡,也許是一段胡說的話,也許低下的頭,也許是莫名其妙的問候信息,那時候我是個太自我中心化的人。還記得第一次大考拉著朋友隔著欄桿看草地上休息的你,后來我在隔壁校區看了很久的考場名單才看到那a4紙碳印的黑黑的小人兒,那天我神模神樣地附在好朋友謝桃青耳邊說,這是我喜歡的人,你得看看。第一次堂而皇之地、私下地宣告,仿佛把這個消息透漏出去某種結果就會入懷。不幸的是后面在閑談中,其他的朋友也透露出類似的意思,這使我很驚訝,驚訝自己喜歡了一個那么好的人,驚訝自己好像沒什么可以勝出的優點,驚訝因此而暫時不會說出口的秘密。我知道你的目光其實不大可能落到我身上,這樣的直露地表白心意缺乏支撐點,我不愿意在這件事上做冒失鬼。
懷疑自己有精神上的問題,經常會在心里“默默”大喊大叫,為腦子里浮現的尷尬畫面自責、興奮、恐懼、得意,冷靜下來自省自查時我為自己這種極端的分裂“暫時確診”為雙相,至少在現在這個凌晨1點半表現為,我用理智控制住了自己試圖尖叫的行為,這個辦法每次坐在安靜環境有效果,但是一個人走在路上會失靈,我不止一次反應過來自己在路上自言自語,這是不敢跟別人說的情況,只有王曉知道,只有王曉相信它從那一年一直延續至今,發作過幾次,折現為幾個被淚水浸濕的日子。也許這是我想象出來的病罷。
講這些你也許不會感興趣吧。我知道你的目光其實不大可能落到我身上。這些都是我自己的獨舞,在虛構的聚光燈之下自導自演、自言自語,暗自神傷又落寞下場。不掩飾地說,對于你反應的所有可能性,我曾經存在著微小的星星閃閃的期待,而后那幻想煙花殘骸一樣散在煙氣繚繞的人群燈火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