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一天,晚上八點左右,一個年輕人從旁邊的店進來對劉平安說:“你好,這輛電動車是你的嗎?”
劉平安說:“對的,什么情況嗎?”
年輕人說:“能不能借你的車用一下,我在旁邊買了兩桶水,想運回去。”
劉平安心念電轉:我的車電池都壞了,跑一趟,都是個問題,這幾天剛好沒充電,今晚還要充電。這人怎么這樣?在旁邊買的水,過來借電動車拉貨?然后對他說:“不好意思啊,我的車沒有電了。”
年輕人音量提高了幾度說:“我就住在這里,以前經常過來你這里買東西。”
劉平安認真回憶,這張面孔并不熟悉,別說進自己的店,估計旁邊的店都少去,于是委婉地說:“真的不好意思,或者你想下其他辦法吧。”
其實劉平安知道很多老人家都是自己扛回去的,更何況一個正值壯年的年輕人?他想:這個胡璃二有時候扛著便送貨上門,現在把這人推過來什么意思?另外,就算不讓他送,一個四肢健全的小伙扛不動一桶水?
年輕人開始發怒,話語連珠般射出:“我的車就放在不遠處,我懶得過去拿而已,你以為我沒有車對吧?你究竟借不借?別要那么多借口!”
劉平安溫文爾雅的臉并沒有變,說道:“真的抱歉。”
年輕人怒目而視:“你有種!你幾棟幾樓的,我記著你,我就是在某某電臺做的。我記著你!”
劉平安這時真的是佛都有火了,報出房號說道:“那你又幾棟幾樓的?”他想:需要這樣不依不饒嗎?難道這人腦袋有問題的?但是有正式工作,也不像不正常的人啊。
……
八月的一天,酒店樓樓下新的飯館開業。這晚凌晨,有個旁邊牌方店的熟客過來找劉平安聊天。
客人說:“對面飯店的其中一個股東正是那個聶處,很討厭那個人,整天在那里亂吼亂叫,動不動、有事沒事就敬禮,有次看到他還傻傻嗨嗨的在路邊對著保安敬禮。真的是丟架。有時候真想不明白怎么會有那樣的人,簡直就是禍害人間啊。”
劉平安說:“不至于吧,是不是他跟你喝酒時,他總是想干倒你,你不服氣?”
客人說:“他有那個能力再說,傻逼一樣,只會用下半身思考的人,還喝倒我?”
……
九月的一天,中午,胡璃二把車開到自己那邊的車位停好。走著六親不認的步伐,搖搖擺擺的走向牌方店,嘴上罵罵咧咧的,手里提著一個飯盒,準備給他的隊友楚生。
因為早上楚生已經給他發了信息:有臺車堵在了他的“倉庫”門前,放不下桌椅。剛到門前,他就給那寶馬車的右后方車身一腳,黑著臉咬牙嘶吼:“馬拉個幣!”
他覺得還不解氣,風風火火進店里,放下飯盒在收銀臺,二話不說,直奔店鋪最里面拿了個藍色透明大空水桶出來。右手一揮把空桶扔到寶馬車的左邊車頭蓋上,“咚!咚!咚!”幾聲響起。
他也沒管空桶滾到哪里去,當他準備回店里時,這才意識到,好像有雙眼睛看著自己。于是又往左邊看了一下正在西經店店門左邊角落抽煙的劉平安,本來解氣了的臉,又變得兇巴巴起來。
劉平安看著胡璃二這一切舉動,也沒有跟他的眼神對視。只是一副死鼓鼓的樣子,抽著他那苦澀的煙。
胡璃二轉身回店里。
劉平安的視野移到正前方階梯不遠處:一個胡璃二的熟客,又低回頭去自己的后備箱找東西。劉平安的余光是知道那人剛才也在看著胡璃二的行為的。
劉平安再次被震撼:聽到的和真實接觸到的,那種感受真的是天差地別,直達心靈。如果不是親眼所見,誰會相信平時笑騎騎的人,會做出這樣的事?果然演技一流啊。
劉平安店里的阿姨在剛開始聽到聲音時也出來看了一下,待劉平安回店里,對劉平安說:“平時都是你這邊被別人堵。他被別人堵的次數少,現在才被堵一次半次的,肯定不習慣、要發威啊。”
……
十月的一天,有鄰居過來跟劉平安聊天,說起小區里面最近發生的事:
有個鄰居被送果籃了,因為她在群里多次提出了一些對小區的意見和建議。但是她沒有收禮,送還到了保安室,并在小區群里面發了照片。
劉平安回想以前看到過、并留下疑問的現象,自然有了他的答案,回想到了一些人一些事:原來,有些人叫職業物鬧、有些人成了物招,有些行為叫滲透、有些行為叫偽裝。
他又在網絡上找了一些資料,有一篇網絡文章為這種現象做了詳細說明。(詳細請參考《業委會要警惕,破壞業委會成立的伎倆》)
……
十一月,酒店樓沐足店開業。
……
劉平安開始感慨,時間飛逝,數年時光,轉眼已經過去,周邊的霓虹燈越來越多、越來越亮。而歷史何其的相似,事情在循環著發生。就像,新開地飯店店員,又都過去旁邊牌坊便利店消費。
已經入秋,午飯后,一位以前的熟客路過這邊過來劉平安店里買煙,他說:“你現在估計都麻木了吧,守店這么久。”
劉平安說:“對啊,開店難,守店更難,不過也得自己找點樂子啊。”
客人說道:“玩游戲咯。”
劉平安說:“游戲早戒了,總是得掛機被舉報,而且有毒的。”
停了一下,又哈哈的說道:“不過,辦法比困難多,只要思想不滑坡。輪著來咯。”
接著他又舉起手,開始數指頭,說:“吶,首先是玩游戲,火滾的時候啊都扔壞三四臺手機了,現在堅決不玩。然后,看電影:到現在估計看了不下一千部;連續劇,又看了上百部;音樂:別說聽到耳朵起繭,耳機都聽壞十對八對了;小說:都看了不下5000萬字、眼鏡都換兩副了。讀書時都沒那么認真,沒日沒夜、廢寢忘食,應了那句:少壯不努力,老大來補夠啊。如此循環往復,周而復始。也只能這樣啦,不然很難熬的。”
客人一邊聽一邊笑著點頭:“嗯、嗯、嗯”。
待劉平安說完,他就調侃地笑著說:“我信你個鬼,糟老頭子!說得那么夸張,以前見你用手機都小心翼翼的。吶,老板你現在吹牛逼越來越不打草稿了啊。哈哈。”
劉平安笑著說:“那不吹沒得笑啊。吹下、吹下又一日,笑騎騎、笑騎騎又一日。做人是這樣的了啊,不然怎樣,對吧。”他想,自己吹起水來,有時都忘卻了前人古訓:九牛一毫莫自夸,驕傲自滿必翻車。
客人笑著回答道:“對、對、對,老板是對的,還不清楚你么,哈哈。”
在店內聊了下,他們又到門外抽根煙,客人說:“對面又開新飯店了喔。過去這些人來這邊坑蒙拐騙偷,被通緝就跑回老家,現在這個年代,在這邊有房了,反過來回家鄉抵押山頭套現。”
劉平安說:“還有這個操作?”
客人說:“呵,不然你以為啊。車牌是鄰省的,店名也是。但是我們這邊的人,絕少有那個膽量的,都是踏實人。家在這邊,根也在這邊。”
客人又對劉平安說:“黃琴酒店有那些服務的喔。”
劉平安說:“還有這事?”
客人說:“是啊,他們的銷售員之前就加了我們好有,跟我們聊得很熟。你有沒有經常看到摩托車和滴滴車過來?”
劉平安說:“這樣的嗎?”
客人說:“對啊,不過我好幾年沒碰了。你看,這個銷售員的微信朋友圈都寫了啊。”客人擺弄著手機讓劉平安看他的朋友圈。
劉平安知道明眼人很多,都只是敢怒不敢言而已,最多只是當做茶余飯后的談資,他說:“看來太多東西我們都不知道了,哈哈。”然后他便進店里面倉庫午休去了。
……
這天大概下午四點多,一位與劉平安是同鄉的大叔,過來買東西,他每次買的都是利潤只有5角1元的東西,劉平安一般也不會介意,畢竟過門都是客。買什么東西,肯定由顧客自己決定。
大叔見門外有臺電動車停在中間,進門又看到一堆剛到貨的貨物未收拾,一個小伙在玩手機,看著這混亂場景,他便想發泄一下心中的不滿。挑了飲料,就開始問阿姨:“你的兒子在哪里?”問了一次見沒得到回復馬上又問。
阿姨說:“他不是我的兒子啊。”
大叔說:“不是你兒子,那你是他岳母?”
阿姨說:“不是啊,你猜下?”
大叔也不猜,把挑好的商品放到收銀臺,又看到那堆剛到貨但未被收拾的商品,回想到小區的人對劉平安的各種評價,無來由的便怒火中燒,語氣兇怒的問道:“那他去哪里了?去做鬼啊。這里能賺多少錢?生意又不比別人好。可以看到的啊。”
常來坐的小伙好像聞到點火藥味,靜靜的抬起頭和阿姨對望了一下。
阿姨說:“他休息下啊。”
大叔也不管阿姨說什么,繼續說他想說的話:“他給你錢的嗎?全部賺到的都不夠給你啦!”
這時劉平安在里面午休剛醒,又聽到外面這么激烈的言辭。他聽得出是誰的聲音,給他的印象,這人應該是很少話的,可是現在明顯已經有點逼供又逼宮的意味了。
他迫不及待想要開口說話,但是擔心剛睡醒,而且在里面,嗓子都還沒清。于是,提高了說話的音量,比平常的說話聲大一點,可是出來的效果卻是有點失控的洪亮:“我在啊,睡午覺而已,請人也只夠錢請半個,阿姨來半天。我晚上值班的比較晚,吊頸也得透一下氣啊。”
令劉平安沒想到的是,他一開口就把客人嚇了一跳。盡管他的語氣是平和的,可是架不住音量有點大啊。阿姨跟小伙對視著,憋著笑。
劉平安起來后沒有出來,進了洗手間,大叔自知言辭過甚,灰溜溜走了。
這一年就像是前些年的縮影,只是節奏更快了。用四面楚歌來形容劉平安的遭遇是最合適不過的了。
此時,西經便利店正播放著音樂:
為何孤獨,不可,光榮
人只有不完美,值得歌頌
誰說污泥滿身的不算英雄
他們說,要戒了你的狂
就像擦掉了污垢
他們說,要順臺階而上
而代價是低頭
那就讓我,不可,乘風
誰說對弈平凡的不算英雄
……
誰說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
劉平安對于這些打擊已經黔驢技窮了,只能守著自己的那如“一畝三分地”的三五十平小店鋪。該忙時忙、該吃時吃、該玩時玩、該鬧時鬧,“白天一條蟲,晚上一條龍”,已經成為他的生活常態。
他知道工地工人、老人早上都只會過去胡璃二那邊消費、聊天,自己這邊大早上的收益是甚微的,也懶得跟他們產生太多沒必要的沖突,只能怎么開心怎么來了。
他的想法是:處理好本分之內的東西和事情,索性做個闊佬,兩耳不聞窗外事。可是他也清楚,手停口停的行業,想放手不管,去做甩手掌柜,那肯定是不可能的,很多工作還是得硬著頭皮繼續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