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少榆上一篇被他提前寫到大結局了,他的編輯和讀者們都很開心。
他的小說評論區每天都熱鬧非凡,甚至有些讀者開始向朋友們安利他的小說。
好多人讀一篇小說之前會像逛淘寶一樣先看評論區,確定這篇文章的文筆、劇情走向等。
有些人是只喜歡he的,但是也有人專看be走向的。
所以評論區好多人的評論是:朋友安利的,聽說這個作者很有趣,小甜文也很帶勁。
還有些新來的,在評論區看見了作者與讀者之間的互動,紛紛好奇原委。
評論區儼然成了大型吃瓜現場,有人“科普”,有人“辟謠”,反正在那之后沒有哪一天是平靜的。
八卦是群眾的天性,梁少榆自己都沒有想到自己大爆的第一篇小說是以這種方式被提名的。
而當事者完全沒有要理會他們的意思,他還決定開坑自己的新書了。
編輯找到梁少榆,說是想給他一個會大火的定向題材,之前還有作者想寫但是沒得到批準。
而梁少榆之前的小說幾乎都是短篇,一直沒有什么大火的代表作,這種事情是完全輪不上他的。
這次也是因為他的上一篇小說受到了讀者的歡迎,才有這樣的殊榮。
編輯原本以為梁少榆會很開心的接受,他沒想到遇到的是個“死腦筋”。
他好說歹說人家就是不愿意,非要按照自己的想法來。
梁少榆下一篇小說的主角和設定這些都已經構思好了,就是他自己和孟繁桐,至于小說的走向,那就取決于現實的發展了。
只是這本可能就會更加的寫實了,現實的發展速度和劇情的進度同步,文章的內容也會更加的貼近生活,會有很多現實生活的描述。
這樣的文章內容就會趨于平淡,因為并不是每個人的生活都那么轟轟烈烈,跌宕起伏。
這篇文章里面還會有個特殊的配角,當年的那個人已經聯系不上了,但是他想向她道歉。
以前他對那個人說:“你每天都沒有自己的事情嗎?能不能不要圍著我一個人轉?真的很煩!余生眼里只有一個人,是很無趣的事情。這對我來說完全是不可能的事情,就算有,那也不會是你。”
想想當年的自己是多么的惡劣,他就想給自己一個耳光。對人處事的態度實在太差。
說到底,這源于他當年太偏執,總是覺得父親在失去去了母親太過頹廢,隨時可能輕生。看見他們的悲劇,因此篤定自己會孤獨到底。
那時他身邊有朋友環繞,從來不覺得自己會像父親那樣眼里只有一個人。
父親在乎母親多于自己,故而他心中難免心有怨念,而那個人,是被自己的怨念殃及的“池魚”。
從前他認為沒有一個人的生活是完全圍繞著另一個人開展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總是要跟很多人打交道,會忽略某個人是很正常的事。
而今他自己卻是圍著孟繁桐的生活打轉,也完全沒有興趣去認識其他的人,如果有的話肯定是那個人和孟繁桐有關。
這種行為說不上對與錯,只是為另一個人掏空生活真的太過感性。
至于值得或不值,只有本人才有資格評判。
《論語.顏淵》中說:“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
而孟景的某些的行為比起他們這樣來說性質則大不相同,他以命為注,差點把家里人也賠進去,于他的家人而言,是真的不應該。
在當今的社會,他這樣的行為有了新的統稱--“戀愛腦”。
且現在的“戀愛腦”行為更是百花齊放,一個比一個奇怪。
還大多都是:他虐我我千百遍,我待他如初戀。
真愛不會只想“生米煮成熟飯”,不會只記得“哥們兒”的生理期,不會只惦記嫁妝;真愛會尊重,會銘記小愛好,會理解彼此在家里的難處。
一個人愛另一個人的方式有很多種,但絕不會是偏向別的人。
梁少榆“溫水煮青蛙”式的慢慢靠近孟繁桐,只是不想嚇到她。
除了在涼亭遠遠看她一眼,他沒有做過任何逾矩的事情,甚至不清楚孟繁桐住在哪一棟樓。
孟繁桐偶爾會有分享自己在外面吃東西的時候,他也從來沒有刻意去尋找她去過的地方。
他想要的是有一天自己光明正大的和孟繁桐站在一起,由她帶著自己去吃她喜歡的東西,由她帶著自己走進她的世界。而非像個跟蹤狂一樣嚇壞了別人,惡心了自己。
他會想方設法的靠近他喜歡的人,卻絕不會用那些極端而又充滿惡意的方法。
任何人都有保護自己的“結界”,那層結界就是他們的心門。
也許心門一開始很容易就打開了,可當有人在里面強取豪奪,甚至在里面種滿倒刺,那么這道門可能會永遠關閉,原本一眼就能看到底的一畝三分地會從此成為沒有出口的迷宮。
強開城門容易“城毀人亡”,每一步的了解都是在積蓄力量,不急于一時。
孟婕是真的好了傷疤忘了疼,第二天一大早就又吃了兩支雪糕,中午的時候又吃了第三支,可謂是囂張無比。
上次喝了她姐的紅糖泡水感覺效果不錯,每次都吃完雪糕再喝紅糖水。
下午遛彎時她又想去買雪糕,被孟繁桐攔住了。她看出來了,不把雪糕吃完她是不會罷休的。
要是再買回去,到時候吃出個好歹來可不是一杯紅糖水下肚就能解決的。
那紅糖還是之前一位大姐送的,一起送來的還有一小袋花生。
起因是之前孟繁桐撒的黃瓜和南瓜種子太多,長出來一大箱。
太多了會長得不好,直接拔掉又太可惜了,所以在小區的業主群里發了照片,有需要這兩種苗的聯系她。
有幾位需要的都主動聯系了孟繁桐,最后一位大姐還提出跟她買,但是覺得反正都是多出來的,還要收費不太好,孟繁桐婉拒了,還是讓她直接過來拿。
但是大姐也是實誠人,覺得收了她的苗有點過意不去,就帶了自己家鄉的特產過去。
她了解到孟繁桐是女生,才選了這兩樣東西。
那紅糖是心形的,孟婕一看就很喜歡,正巧上次肚子疼就泡了一杯。
原本以為會跟其他的一樣又甜又膩,沒想到味道沒有那么甜,一點兒也不膩,顏色比其他的紅糖清亮些,效果更是想不到的好。
自從喝了第一次后,孟婕更是每天都要泡好幾杯紅糖水。吃那么多雪糕,要不是她身體素質還算好,又每天喝紅糖水,孟繁桐都擔心她最后會和自己一樣體寒。
而花生剝殼后的果衣是黑色的,剛開始的時候孟繁桐還不敢下嘴呢;她偶爾吃兩顆,現在已經快見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