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硬了硬了!
- 我建成了世界一流大學
- 是覺皇不是教皇
- 2223字
- 2022-06-13 17:16:00
硬了硬了!拳頭硬了!
看見提示最后的微笑表情,感受到系統不加掩飾鄙夷的徐毅恨恨捏緊了拳頭。
雖然心中不爽,但是徐毅不得不承認這個系統任務難度確實相當之高。
NSC是Nature、Science和Cell三本期刊的統稱,是自然科學方面的最頂級刊物,中稿難度可想而知,而且其面對的主要是生化地材等專業方向,和計算機領域交流并不算多。
由于投稿數量太多,NSC通常都采用editorial consideration+peer review的形式,也就是首先經過兩輪編輯篩選,通過的論文才會交給專業的審稿人進行同行評審,而在前兩個階段的拒稿率就足有80%。
像自己這樣的學界小透明投稿,如果沒有NSC俱樂部的大佬掛名作通訊的話,很有可能連第一關的編輯篩選都過不了。
徐毅皺起了眉頭,摸著下巴思索起來。
從系統買論文是絕對不可能買的,且不說這個任務自己現在還能勉強完成,按照任務一到任務二的難度提升速度,恐怕再過兩三次就得要自己做出諾獎級別的成果,甚至直接要求拿一個圖靈獎都不是不可能,現在就選擇用積分換取一時輕松,等到后面只能感嘆“積分用時方恨少”,悔之晚矣。
何況在看過前幾個任務的說明后,徐毅已經對系統的提示有了一定的了解,深知系統推薦的捷徑往往是誘導他滑向深淵的道路。
身為一名學者,抵擋這種惰性的自制力徐毅還是有的。
以他現在的工作內容來講,將神經元與計算機科學相結合的故事其實也相當有吸引力。
人工智能領域的聯結主義也即神經網絡在遇到異或難題后陷入低潮,但他相信隨著自己上一篇論文的發表,這個方向肯定會重新受到關注,這一篇工作應該可以作為交叉領域的投稿發到N刊或者S刊上。
主要還是第二點問題,華東大學的計算機科學并非強勢專業,沒有能發這三門期刊的大牛坐鎮。
如果作者只列自己,等到寫完論文信心滿滿地投稿,結果因為資歷不夠被編輯一輪涮,連同行評審的機會都沒有那就尷尬了。
“實在不行只能等論文寫完,請王老師出面找生物學院的院士掛名了。”徐毅默默想到。
關鍵還是得做出成果啊……想到這里,徐毅不再糾結,打開電腦投入工作當中。
真正開始研究后,徐毅才發現感知提升帶來的效果遠超他的想象。
“多層感知機的原理,似乎可以借鑒后世的CNN(卷積神經網絡)啊,我來可視化一下特征看看……”
“不行不行,沒有卷積的可視化效果還不明顯,應該直接考慮特征數量……”
“很好,方向對了!想想對比實驗,用主成分分析怎么樣?”
“好像還有所欠缺,或許需要逐層預訓練,也可以加入歸一化!”
“……結果的顯示似乎有點問題,應該用t-SNE方法降維。”
“現在還沒有t-SNE?嗯,可以把它列到下一個研究目標里,勉強先用PCA吧,回頭再研究!”
無數的靈感從腦中噴薄而出,強化的直覺告訴徐毅自己正在一點點接近研究的核心,解決問題和獲得新知識帶來的快感讓他亢奮不已。
時間一分一秒流淌,直到思路被一陣“砰砰砰”的敲門聲打斷,他才從沉迷的狀態中回過神來。
一陣倦意后知后覺的涌來,徐毅才發現窗外天已經晝亮。
原來不知不覺,自己已經熬了一個通宵。
外面從深夜的靜謐到清晨的朝氣,門外隱隱約約有老師和學生的走動聲經過,讓他感覺恍如隔世。
看了看電腦時間,8點45分,徐毅不由長吁了一口氣。
連續做了14個小時科研卻毫無所覺,這也是他第一次如此沉浸在學術之中,超前的知識儲備和超凡的直覺讓解決問題變得得心應手,根本停不下來。
不禁感嘆感知真是個好東西。
若不是系統商城里沒有直接提升屬性的藥水,他砸鍋賣鐵也得攢積分買上幾點!
【叮!系統提示:系統商城中屬性藥水尚未解鎖,需完成前置任務】
徐毅被突然響起的聲音嚇了一跳,正不滿地待和系統討論一下意識隱私權之類的話題。
“砰砰砰——”
門外又傳來幾下敲門聲,徐毅也不再和系統一般計較了,先去應聲開門:“來了來了!”
看見來人面目,徐毅詫異道:“王浩中?你來干什么?”
王浩中:“???”
愣了一下,小胖子才委屈道:“老師,不是昨天我們商量好的,今天來找您做實驗么……”
看了看徐毅的面色,小胖子又猶豫道:“老師,您該不會是工作了一整晚,把這事忘了吧?”
“哈哈哈,”拍了拍昏昏沉沉的腦袋,徐毅才從殘存的記憶力回憶起了昨天的少許經過,好像昨晚吃飯的時候跟小胖子提過……
不由訕訕一笑:“王同學,實在不好意思哈,那什么,我昨晚做研究實在太入迷了,結果把我們的約定忘了,——要不這樣,你可以直接看我的電腦,outline文件夾里就是我最近的實驗和工作?!?
“——我現在大腦已經停止工作了,想解答你的問題也有心無力啊,不如等我休息好……明天,明天一定!我去找你!”
言畢,不等王浩中反應,就一溜煙從辦公室跑走了,只留一句叮囑遠遠傳來:
“走的時候不用鎖門!”
……硬了硬了!拳頭硬了!
望著老師狼狽而逃的背影,王浩中不由癟起了嘴。
突然感覺自己的拳頭好硬,好想打人。
……………………
通宵爆肝的徐毅在休息了一天后沒有食言,第二天便主動把王浩中叫了過來。
“實在抱歉,原本我的打算是帶你一起做一下MLP架構的分析工作的,但昨晚一時興起,我就自己全部做完了……”
徐毅不好意思地對自己的學生解釋道:“不過你不用擔心!我這里還有很多想法,例如我們可以把MLP中的感知機使用卷積來提取特征信息……”
因為這方面的研究獨樹一幟,沒有前人的論文可供參考,所以徐毅只能簡單把CNN(卷積神經網絡)的思路大致告訴小胖子,讓他自行研究。
而他自己則在一旁不時指點,并且整理起前一天的實驗結果,準備開始謄寫論文。
雖然有著支線任務的要求,但他并不打算在現在這篇論文里給王浩中掛名二作,論文作者必須與貢獻掛鉤,這是他兩世以來遵循的準則。
要完成任務只能等王浩中把CNN做出來了,徐毅微微一嘆……不過相信有他的指點,這個速度應該也不會太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