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欽差大臣
- 異世的贅婿之旅
- 最愛人間煙火
- 3123字
- 2022-06-10 12:52:18
第二天一大早,金鑾殿上群臣大朝會,大臣們都是三五成群的小聲的交談著。不久就聽到內侍一句皇上駕到,場面頓時便靜了下來,大臣們也迅速的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站好。
不久就見皇帝意氣風發的走到龍椅之前,轉身坐下。然后掃視了一下眾大臣,然后向旁邊的內侍示意了一下,內侍點點頭。接著道“上朝,有事早奏,無事退朝。”
不久就有一名戶部官員說了一下今年的稅收情況,較往年有所下降,從而說道土地兼并的現象,日益嚴重,自耕農減少。一大群官員討論了半天,也沒有一個說到有用的方案方法,只能暫時擱置了。不過皇帝也把這件事記心里了,皇帝曾經教育,也曾聽說過這個問題,到后面這個問題就是一個國家一個王朝覆亡的引子。
接著就是有幾個地方遭遇了洪水災害,需要朝廷給予救助。這個賑災的事情經過討論后,分別派給了吏部和戶部。
最后兵部主事趙武厚出班奏對,“陛下,昨天接到北方大軍奏報,由于陳將軍的輕敵冒進,導致我大軍歸路被斷,大軍面臨著斷糧斷給的危險,還請陛下速速作出決斷,以解大軍之危。”
“這個事情你們兵部是怎么考慮的,有沒有商討出一個可行的方案來。”皇帝面無表情的說道。
兵部主事趙武厚猶豫著“這…這…”。
這時就聽兵部尚書王思海站出來道“陛下,兵部商量來商量去,最后也只有一條途徑可走了。”
“奧,是什么,說來聽聽。”皇帝說道。
“陛下大軍歸路被斷,補給無法送到大軍手中,大軍隨時都有全軍覆沒的危險,所以我們應該迅速派出使者,與北海國談和,放大軍歸來。然后再做其他打算”王思海鏗鏘有力的說道。
皇帝又掃視了一眼群臣,面無表情的說道“其他人還有什么不同意見嗎?還有沒有其它的不同解決方法?”
皇帝剛說完,就見群臣里出來一個面色方正的中年人道“陛下,大軍歸路被斷是沒錯,但是并沒有所謂的隨時全軍覆沒的威脅論。臣臣之所以如此說,并不是臣信口開河。而是臣查看了多日以來來自北海國的情報,和當前局勢分析而來的。”
這個中年人話還沒說完,兵部尚書就出班打斷道“楊大人是什么意思?我們兵部講究的可事實,你所謂的從情報分析出來,事實依據有多少?”
皇帝鄒了鄒眉,但并未出聲阻止。那方正的中年人說道“王大人,你這么著急打斷在下的話,是不是自己心虛的表現。雖然兵部你是尚書,但是也不能攔著不讓我們這些屬下說話吧。”
王思海哼了一聲,那方正中年人也繼續說道“現在北海國的爭儲之戰,正在關鍵時刻,其國內的各地方精銳這都被抽調出來,去參加此次戰斗去了。就算我們大軍深入了北海國境內,北海國又有哪路軍隊是我十多萬大軍的對手。而這個時候我們要是去求和,不是給北海國喘息之機嗎?我南江國耗費大量的軍力財力就讓你們不過腦子的一句求和,全部給損失掉不說,還要給北海國大量的賠款。我想請問一下,你是我南江國的臣子還是北海國的臣子。”
這方正的中年人是兵部侍郎***,他之前也是一名戰將,只因受過重傷,傷好后便被皇帝安排在了兵部,幾年的時間從兵部主事熬到了兵部侍郎。由于這***又臭又硬,雖然平時和王思海不和,但是王思海一般不會輕易去招惹這個又臭又硬的家伙。
這一次要不是自己剛說完,他那邊便開口說出和自己相反的意見,這不是故意打自己的臉嗎?所以不待他說完,便開口反對。可是現在這架勢,自己這臉被結結實實的給打上這一下是肯定的了。
***說完之后,場面頓時就靜了下來。現在沒有一個人是傻子,往上撞。你贊同求和,那你就是出賣南江國的賊子,你贊同王侍郎的意見,那么就是明顯的要和兵部尚書站在對立面了,甚至還有可能是宰相劉繼勛的對立面。
宰相劉繼勛看看左右再無人說話,便出班道“陛下,楊侍郎的話雖然有一定的道理,但并未說出一個可行的方案。王尚書的方法雖然說有些欠考慮,但卻是我們以前常用,和解決目前困難的最直接方法。如果要是按照楊侍郎的說法,我們還要想出一個萬全之策,兵事無小事,不能因為一個推測分析,就做出武斷的決定,一旦決定錯誤,給我南江國造成的損失將是無可估量的。還請陛下定奪。”
皇帝聽到此處,心里便有些許不快了。說來說去你這老滑頭又將皮球踢給了朕,對錯都要朕來背鍋,讓朕為難,從而逼迫朕放棄***的說法,轉而支持議和,你倒是打的好算盤。
皇帝站起來面無表情的道“既然楊侍郎的說法,是正確的,那我們就按照這個制定處置方案。真是這么想的,我們從吳城那邊征掉一些船隊,運送軍糧補給,繞過敵軍的封鎖線,直接送過去。就是送不過去,難道大軍還能缺糧不成。十多萬大軍,在北海國的土地上,到哪里補充不到軍糧。至于北海國這封鎖的十萬大軍,我們命邊境的和軍隊做好隨時出擊的準備。逼迫北海國的封群大軍不敢輕舉妄動。同時朕會再派一支人馬去前線督鎮,哪怕我們就是不出擊,硬耗也能耗死他們。怎么樣,諸位有意見嗎?”
群臣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沒有人說話。皇帝的這個方法可謂是已經很全面了,這樣要是按照這個方法來,真的和北海國哪怕不交戰,耗上一段時間,北海國恐怕也會自己崩潰的。
“沒人說話,那就這么定下了。至于這個督鎮的人員,大家有沒有好的人員,可以向朕推薦一下,當然也可以自薦。”皇帝又補充道。
這時就見剛才出面反對王思海的***,出班道“為臣不才,斗膽向陛下自薦。”
“楊侍郎果然是朕之龔泓之臣,曾經為朕征戰四方,而重傷落下隱疾,如今又自薦督鎮邊境。好,就是愛卿了,等下朕再為你配一名得力的助手。”皇帝說道。
大朝會散朝了,大臣們都散去了。皇帝獨留下了兵部侍郎***,***在高內侍的帶領下來到了皇帝的書房內。
***行過禮后,皇帝說道“楊侍郎,你覺得朕的方法怎么樣,真想聽實話。”
“稟陛下,陛下的這個方法可是說目前最好的解決方法了,雖然臣覺得有些地方還需要細化一些,才更有操作性,但無疑是解決北方戰事最好的方案了。”***說道。
“哈哈…,楊大人,其實這不是朕想出來的,而是另有其人。”皇帝說道。
“另有其人?陛下恕臣下愚昧,臣實在想不出有誰能夠想出如此全面的對敵之策。不用大費周章徒耗財力,又能解決了當前之危機。如果我們操作好了,說不定北海國可能還有覆亡的可能。”***鄒著眉頭說道。
“哈哈…,不用猜了,他就是李浩,吳城第一才子李浩。”皇帝說道。
“陛下是說,這是上次為雍親王做形象對比的吳城第一才子李浩。此子大才,臣雖聽說此子有不堪之歷史,但又有幾個人是完美的。還請陛下重用對我南江國切實著想的有才之人。”***誠懇的說道。
“那是自然,這次你去北方,朕不會再給你派大軍了。朕會給你調派一個都的侍衛禁軍,而這個都的都頭便是李浩,也是這次你的副手。”皇帝不可反駁的說道。
“全憑陛下安排”***說道。
“還有你趕緊回去準備一下,你們明天就出發”皇帝說道。
西華門,李浩的小帳內。徐放、馬武和張牛兒并排而站,李浩盯著著他們看。直到看的幾人都不自在了,張牛兒第一個忍不住的問“都頭,您找我們幾個是不是有什么事啊?”
李浩故作神秘的說道“再等一會,你們就知道了,應該很快便會來了。”
李浩剛說完不久,便聽到外面傳來圣旨到的聲音。張牛兒三人對視了一眼,趕緊跟在李浩的后面去接旨。
圣旨很簡單,就是讓李浩帶著他的這一個都,隨兵部侍郎***前往北部邊境督鎮。負責楊大人的安全并且協助楊大人完成督鎮工作。
張牛兒三人聽到這個結果,都是高興的一蹦老高,便飛快的向都里的兄弟傳達好消息了。
第二天就要出發,時間確實急了一些。李浩先向軍都虞候秦朗和都指揮使說明情況,二人表示已接到圣旨,已經安排人去和他們交接了。同時也祝賀他這個欽差大臣,李浩也笑著道,哪是什么欽差大人,只是一個副的。
完成了西華門的交接后,又給將士放了假,命令天黑前歸隊,讓他們去和自己的家人朋友道個別。他自己也回了家里,和石天雄交代了一下,并且讓他辦完這些事,便去北方邊境找他們。
辦完這些之后,李浩想到了吳城的兩女,心里也是一股莫名幸福感。很快便揮筆寫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