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章 晉陽

  • 浮圖寂
  • 月兒O
  • 3402字
  • 2022-06-01 18:21:46

漠北的風越過蒙古高原,從雁門關附近沖破一處缺口直插北境腹地。

并州治所晉陽,酉戌之交,弦月高懸。

“天光,你聽說了么,皇帝沒了!”來人身穿一身素灰長袍,雖是匆匆趕來衣服上卻無半點纖塵,從山羊胡的顏色判斷,應該已過不惑之年。

“大哥,我剛想差人去請你。沒想到啊,皇上的求救信發出不過數日,那毒婦竟然下手這么快。”

說話這人名叫赫連天光,匈奴后裔,祖上因追隨大靖開國道武皇帝征伐蠕蠕有功,受封于秀容川,子孫承襲爵位,及至天光,累及六世。永泰元年,適逢北境兵亂,赫連天光招合四方義勇,以區區五萬兵馬,平定二十萬叛軍,一時無兩,受封大都督。

而他口中的大哥,名喚穆承瑄,上黨王,是道武皇帝的六世孫,北境兵亂之時被朝廷派去前線都監,由此結識赫連天光。兩人相交甚歡,隨即義結金蘭,穆承瑄長赫連天光幾歲,便被喚作大哥。赫連天光曾對部下說,見穆承瑄,如見其本人。

“天子在信中讓我帶兵前去洛陽,我原本還擔心這是他設下的一個局,沒想到......”赫連天光嘆了一口氣。

“事已至此,天光,我有一個想法。”

“哦?”赫連天光露出欣喜的神情,“大哥,不知這次咱們兩兄弟是否又想到一塊去了?”

穆承瑄臉上的神情像是在追憶往昔,卻又透著一丁點期許:“崔氏一黨,擅權亂政,淫亂后宮,殘害忠良,眼見國勢日衰,百姓怨聲載道,如今更是謀殺親子,天怒人怨。如今天光你手持先帝遺詔,若能替天行道,鏟除邪佞,正本清源,這份功勞,可不啻于伊尹霍光啊!”

“大哥!”赫連天光大步走到穆承瑄面前,緊緊握住他的手,“大哥身負治國之才,為朝廷夙興夜寐,卻只換得一個小小的并州刺史,我替你不平啊!此次咱們兄弟齊心,干一番大事業,我等必當唯大哥馬首是瞻!”

穆承瑄抽出一只手拍了拍他:“此番起事,雖有先帝密詔在手,但若要名正言順推翻崔氏,還需推舉一個大家公認的皇族子弟。我雖為道武皇帝子孫,但當今大靖血脈,公認出自高祖皇帝一支,所以,我并不適合做這個帶頭人。”

赫連天光聽到這話,原本流光的眼神一下子暗淡了,他本想再勸勸穆承瑄,看到對方堅定的神態,送開了手。

他在堂中踱了幾步,緩緩開口:“既如此,我想到一個人。大哥以為北海王穆元灝如何?我年輕時在禁軍中曾與他共事,后來秘密結下盟友,如今他在南境握有十萬兵馬,此番我們進軍洛陽,若能與他南北夾擊,必定勝券在握。”

穆承瑄思索了下:“穆元灝這個人,好大喜功又陰狠毒辣,我怕將來你未必能壓得住他。其實,我心中倒有一個人選。”

“哦?是何人?”

“長樂王穆元朝。”

赫連天光露出一副驚訝的模樣:“那個傻小子?”

“元朝我看著長大的,這孩子做事雖有些莽撞,但性情至真,這樣的人容易拿捏。”穆承瑄背著手。

“這是其一。其二,元朝的父親故彭城王是高祖皇帝的弟弟,也是他的左膀右臂,彭城王當年可是譽滿天下,深受百姓愛戴,元朝也繼承了他父親的這點,在民間有不少威望,所以若能由他來牽頭,想必能堵住天下悠悠眾口。”

“至于這第三嘛。”穆承瑄走到赫連天光跟前,“你可曾聽說過,當年高祖皇帝因為過分寵信彭城王,一度想廢黜太子,立他這個弟弟做儲君,甚至還有一個傳言,說高祖皇帝臨終前曾留下一份密詔,密詔的內容是,將皇位傳于彭城王。”

“這個我倒是聽過,不過那只是謠言罷了。”

“如果我跟你說,那是真的呢?”

“......大哥?”

“因為,我見過那封密詔。”

穆元朝聽奶娘講過這樣一個故事。

當年,彭城王妃臨盆在即,一道圣旨從天而降把彭城王召進宮去,他走的時候還不知道這即將出世的孩子是男是女,只是告訴王妃,如果是男孩,就取名叫元朝。

奶娘記得,王爺走之前,緊緊握住王妃的手,神情鎮定,說,我去去就回。

在他走后一個時辰,孩子出生了,是個男嬰。

可王爺卻再也沒有回來。

直到有一天,有一個從北邊來的人,敲開了王府的大門。

“奚泠將軍?”穆元朝看了眼手中的名帖,“你從晉陽來,找本王何事?”

“末將是代赫連都督前來,有要事與長樂王相商。”奚泠說這話的時候,斜眼看了看王府的侍仆。

長樂王朝侍仆擺了擺手:“你們先下去吧。”

奚泠見仆人離開后,坐到賓客的位子上。

“陛下走的突然,大都督聽聞悲痛欲絕,在府中為陛下設下靈堂,還下令將士們白衣素冠,以慰先帝在天之靈。”

“哦?”穆元朝知道陛下并沒有那么信任一個手握重兵的邊疆大吏,估計赫連天光對先帝亦是如此。

“大都督有心了。”

奚泠看穆元朝沒什么反應,接著說道:“不僅如此,都督還打算親自前來陛下陵前吊唁。”

“什么?大都督要來洛陽?”穆元朝端著茶的手懸在半空。赫連天光的兵,數量遠在禁軍之上,加上常年征戰,士兵的作戰經驗豐富,他在這時候來洛陽,明顯是黃鼠狼給雞拜年。但,眼前這個探子,為什么要跟自己說這些?

“大都督前來吊唁,陛下在天之靈一定甚感欣慰,只不過,大都督要離開駐地,恐怕還需得到太后準許罷。”穆元朝試探道。

“長樂王說的是,大都督離開駐地理應向朝廷請奏,不過,都督此番前來,還有另一件事要做。”

“何事?”

“王爺身居洛陽,可聽過一首童謠——‘大靖興,始龍門,三千伊水盡薈萃‘,可就在近日,有人將這童謠的下半句改了,‘大靖興,始龍門,三千伊水盡匯崔’。”

“呵呵,奚將軍長居晉陽,沒想到對京城的童謠也這么熟悉?”

奚泠笑了笑:“王爺不知,這首童謠早已傳遍天下,而且。”奚泠往前探了探身子,壓低聲音,“現在外面都在傳,陛下是被太后毒死的!”

這話一下子刺痛了長樂王。

“所以此番都督來京,一是為了查清事情的真相,以告陛下,二是肅清奸臣賊子,擁立賢明。如今朝廷內憂外患,如若繼續任由太后和她手下胡作非為,我大靖危矣!”

“大膽!你可知剛才那番話,一字一句都是殺頭的死罪!”穆元朝一掌拍在案幾上,杯中的水灑落一地。

奚泠立馬跪起:“末將當然知道!但我等蒙受朝廷恩澤,不只是為貪圖個人功勛。長樂王您久居京師,承平日久,不知道前線的慘烈。當年北境兵亂,叛軍所到之處,燒殺搶掠,老百姓流離失所,橫尸遍野,末將的家人就是在那個時候......都沒了。所以后來,我參了軍,追隨赫連將軍,就是為了有一天,我希望我的子孫可以不再經歷我所受的痛苦。”

穆元朝竟一時語塞。

奚泠繼續道:“末將知道王爺您心里想什么,您可以認為我剛才那番話是虛情假意,可請您想一想,若我們想趁機造反,直接從并州揮師南下,不消數日便可直抵黃河北岸,而京師之防御,在我們眼中不堪一擊。即便朝廷將南境、西境的兵馬抽調過來,他們在短短幾日內長途奔波,又有幾分勝算?若我們真有不臣之心,此刻京城便已是囊中之物。”

奚泠說著,從懷里掏出一封羊皮信箋:“數日前,陛下差人給大都督送來一份密詔。”

元朝接來拆開,確認是陛下的字跡,而且落款是他的私印。

“怎么會......”

“大都督一接到詔令,立馬派出騎兵奔赴京師,沒想到剛走到一半,就收到了噩耗......”

原來,這就是那個讓太后不得不立刻動手的原因。

此刻的穆元朝,內心充滿了悲憤,他的戰友竟如此決絕,即使是冒著引狼入室的風險,也要采取軍事手段來解決這場爭斗。他究竟是被逼到了何種境地,才下定這個決心。

“其實,若單靠武力讓太后下臺并不難,但洛陽城有數十萬百姓,一旦打起仗來,遭殃的還是他們。所以,大都督希望能夠尋求到皇室與大臣們的支持,平穩地解決這個爭端,當然,如果無法避免戰爭,那就盡量把它的危害降到最低。這其中最重要的一環,便是推舉出一位德高望重、萬民敬仰的皇族子弟。畢竟,這天下還是穆家的。”奚泠一邊說,一邊小心翼翼試探穆元朝的反應。

“王爺您無論是品行操守,還是責任擔當,天下無不交口稱贊,大都督正是看中了這一點,意欲邀請您一道,匡扶社稷,重整朝綱。”

穆元朝沒接話。他走到門前,春日的陽光透過樹梢灑進眼底。

他突然仰天大笑道:“你孤身前來跟本王說這些,就不怕本王把你押進宮去,跟太后討賞?”

“我等一向仰慕彭城王風采,若王爺您是貪求富貴自保之人,那可真玷污了老王爺一世英名。”

元子悠收斂表情:“大都督高看本王了,本王文無治世之才,武無用兵之能,實難當大任。將軍也不用在我這浪費口舌,還是另覓他人吧。”說罷,他伸出手,做了個“請”的姿勢。

對于這個結果,奚泠倒是并不意外,他站起來,拱手作揖:“末將并不急于王爺答復。末將還會在洛陽多待幾日,若王爺想通了,或有任何需要,可派人去歸正里的驛館找我。”

“歸正里?你怎么會住在哪兒?”穆元朝皺了皺眉頭。

“只是有幾位舊友在那附近,住著方便。”

“哦?沒想到奚將軍出身北境,還有南邊來的朋友。”

奚泠笑笑,再沒說什么,離開了王府。

穆元朝盯著被陽光照的閃著光斑的葉子,他想,如果換做是父王,他會做出怎樣的抉擇呢?

主站蜘蛛池模板: 石首市| 焦作市| 莎车县| 方正县| 佛冈县| 宾阳县| 辽中县| 嘉定区| 敦化市| 南投市| 十堰市| 河东区| 长葛市| 固安县| 冷水江市| 射阳县| 清苑县| 江山市| 略阳县| 思茅市| 宜黄县| 清新县| 永新县| 白玉县| 绍兴市| 汶上县| 信宜市| 简阳市| 裕民县| 乳源| 迁安市| 松阳县| 杭锦旗| 南开区| 泾阳县| 普安县| 上林县| 清原| 丰原市| 习水县| 北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