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狀元
書名: 北宋承平作者名: 小河捉蝦本章字數: 2024字更新時間: 2023-03-22 11:02:52
“諸位以為誰當為狀元!”趙佶說道。
“陛下,臣以為,這周仁祐當為狀元!”梁師成說道。
“陛下,臣也認為這周仁祐當為。”其余的幾位大臣也是附和道。
第一,這朝中的第一人已經開口了,他們也不好反駁。第二,周仁祐關于如何對付遼國的問策簡直是說到了童貫的心里去了,這讓童貫也是對周仁祐十分的賞識。第二,通過趙佶對周仁祐的贊賞和態度,這狀元很有可能就是給周仁祐的,他們還是順著這個臺階下去的好。
“好!這狀元就給這周仁祐,希望他能夠為我大宋建功立業!不要讓朕失望!”
“去把這幾位進士都召集過來吧,朕要欽點狀元。”趙佶說道。
另一邊榜單已經是發了出去了。
“讓一讓,榜單來了!”有人大喊道。
“讓開!放榜了!”
人群之中立刻就讓出來了一條通道。
“張兄,找到你的名字了嗎?”周仁祐向一旁的張浚問道。
“找到了!找到了!周兄,我第十三名!”張浚有些高興的說道。
只見金榜的第十三名上寫到,張浚,漢州綿竹縣人,賜進士及第。
“周兄,找到你的名字了嗎?”張浚問道。
“還沒有呢。”周仁祐說道。這張金榜周仁祐從后看到前面,只剩下最前面的了,之前的科舉考試自己在第一名,按理來說這皇榜上不可能沒有自己的名字的,難不成自己是在前面,那可是太好了。
特別是前三名,和其他的待遇簡直是天壤之別。
“公子,你快看,你在第一名啊!”徐文君第一時間就看到了榜首的周仁祐的名字。
“真的啊!恭喜周兄,榮登狀元!”張浚拱手祝賀道。
“哈哈,張兄,同喜,同喜!你我二人都金榜題名!”周仁祐說道。
“恭喜周兄,榮登狀元!”周圍的人也是紛紛道喜。
“同喜!同喜!”
“召諸位新科進士覲見。”有太監喊道。
早已經準備好的眾人也是跟著太監走進了皇城。
周仁祐也是按耐住自己激動的內心走在眾人的最前列。
終于眾人來到了一座大殿前,大殿上方有著明晃晃的三個大金字,紫宸殿。大殿周圍無數兵士守護著這里,大殿里面占了兩排人,看起來應該是朝中的大臣。
“拜見官家!”來到大殿之內的眾人拜道。
“諸位卿家平身。”只聽見一個雄厚的聲音從前方傳來。
周仁祐有些好奇的抬起頭來,只見最前方一個身穿金色龍袍的中年男子坐在上面的龍椅之上。
只見兩道劍眉橫插入鬢,濃眉方臉,相貌俊朗非凡,雖說人已經到了中年,臉上也是有一些皺紋,但是難看出年輕的時候絕對是英俊瀟灑之人。
也怪不得到了后世還有著他與李師師的愛情故事。
“咳咳。”就在這時大臣里面傳來了一陣咳嗽聲,“不要直視官家。”有人提醒道。
周仁祐趕忙是低下了頭。
“這有什么,都抬起頭來,讓朕看一看,朕的新科狀元還不能看朕一眼了嗎。”趙佶說道。
“謝官家。”周仁祐拜謝道。
“不愧是朕的狀元,長得果真是一表人才啊。”趙佶說道。
“多謝官家夸獎。”周仁祐拜謝道。
“周仁祐,朕看過你的試卷,果真是精妙非凡,特別是問策,十分符合朕的胃口!朕還在思考封你個什么官做做,不知道你是想要當一個地方官,還是愿意在朝廷當一個官啊。”趙佶說道。
“果然。”周仁祐在心里想到。
“回官家的話,臣想要當一個地方官職。”周仁祐說道。
此話一出眾大臣也是十分吃驚,他們搞不明白為什么周仁祐放著京官不做非得去地方當一個官。在京城這個政治中心不好嗎。
“卿為何愿意去地方啊?”
“臣初次當官資歷尚淺,希望能夠在地方歷練一番,以后再為官家分憂。”周仁祐說道。
“不錯,不錯。”這話趙佶很是受用。
“蔡卿成,不知道可以封朕的狀元一個什么官職啊。”趙佶轉頭向靠近自己的一個身穿紫服玉帶的中年男子問道。
只見這個男子蓄著長須,目光炯炯有神,一副不怒自威的樣子。
周仁祐聽到了趙佶的稱呼再加上這個人是站在絕大部高分的官員的前面,周仁祐猜測他應該就是蔡京。
“回官家的話,應該封一個縣令的官。”蔡京說到。
“官家,我認為應該依照慣例,封一個通判的官!”一旁的梁師成說道。
“這并不符合規矩。”蔡京說道。雖說狀元封通判是一個慣例。但是到了北宋的末年,官僚隊伍越來越臃腫,封的官職也是越來越小。
“不同的人要不同對待,臣以為一個縣令的官職并不能展示周仁祐的才能,反而會埋沒他的才華。”梁師成說道。
幾人的對話都被周仁祐盡收耳底。
“這梁師成果然靠破,自己的錢真是沒有白花。”
在宋朝的時候,只要中了狀元,就可以當官,一般會被封為某個州的通判,通判就是相當于現在的副市長,有權利,但是并不是一個地方的一把手,不過對于治國來講,會獲得更大的權利。
而且通判相當于是皇帝的耳目,擁有隨刻可以向皇帝檢具的權利。
“那好就封一個通判,哪個州還有位置。”
“濟州州通判一職尚缺。”
“好,朕就封你為濟州通判,希望你今后能夠為朝廷分憂解難。”趙佶說道。
“謝官家!”周仁祐趕緊拜謝道。
趙佶真的封自己為通判這是周仁祐沒有想到的,雖說狀元封通判一職是一個慣例,但是到了北宋的后期冗官越來越嚴重,官職空缺越來越少,周仁祐以為自己能當一個縣令就到頭了,沒想到還真的是通判。
而且山東濟州那可是好地方啊,自己要是沒記錯的話,最多后年,宋江起義就會在那里爆發,這可是給自己送來的實打實的功勞啊,自己可得把握住啊。
張浚也是選擇出任地方,任山南府士曹參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