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公公點頭道:“陛下雖然知道七皇女私下的一些作為,可到底是皇女身份,沒有證據就不能如何……要想動手秋獵就是最好的選擇,只是……陛下不知道七皇女會不會連……”
裴清接口道:“只是陛下不知商月心會不會連皇宮一起動手,所以留下絕大部分的禁軍保護我等,如此……我等怎么能安心?“
“三位主子放心,陛下不會單憑那兩萬禁軍的,沒有人比陛下更看重大商的江山基業,陛下不會讓自己出事,至萬民于不顧的,主子們安心在宮內保護好皇嗣才是對陛下最有利的。“
聞零松了一口氣道:“有準備就好,這樣本宮等也能稍微放一下心,洪公公如果有什么行宮的消息,還請及時告知。“
洪公公微笑道:“自然,陛下安排老奴留在皇宮本就是為了照顧幾位主子,老奴有消息傳來一定不會隱瞞,只是……如若是真的有賊人闖宮,普通人禁衛就可擋下。
若是七皇女雇傭江湖殺手之類的絕頂高手……幾位主子縱然武功很好,可如今兩位侍君懷有身孕,貴君剛剛生產都不變出手,所以陛下已經命了江愁統管看顧,三位主子到時也可安心。“
北銀挑眉:“所以,那個江愁到底是什么人?在宮內不穿內侍服飾,隨意出手打傷禁衛,出手就是金絲暖玉,這樣的人……當真一直跟在陛下身邊?”
洪公公苦笑道:“江愁的出身想來除了陛下和聞院正應該無人知道了,不過就像老奴是先帝派去照顧陛下的,江愁其實是先鳳君派去照顧陛下的。”
聞零驚聲道:“所以……江愁統管其實是陛下父君的人?”
“是的,先帝時期皇室為了維穩社稷,后宮進了很多氏族嫡子,太多的高門嫡子進宮為侍,就連水氏和花氏都有嫡子在后宮居于高位,且還誕有二皇女和七皇女,互相爭斗不休。
最開始的時候太師聞烙還不是三公之一,先鳳君家世不足以壓服各宮妃侍,所以鳳位坐的并不穩,后宮各種陰謀算計層出不窮,先鳳君……是一個不太有心機的人,所以一切算計都是江愁阻擋下來的。
陛下出生被封為太女后,后宮爭斗更是到了白熱化,很多人都不想陛下活著。先帝雖然想護著陛下,可終有顧不到的時候,下毒,刺殺,暗害,陛下自小經歷了不知道多少。
就連先鳳君也是耗盡心力病逝,那時陛下只有6歲,失去父君庇佑,他們更是肆無忌憚,陛下身邊簡直被打成了篩子,全是各宮眼線。
也許是對于先鳳君病逝的憤怒,也許是為了保護年幼的陛下,在看見有侍從居然想用身體引誘年僅6歲的陛下后,江愁徹底爆發了,那一夜……陛下身邊所有侍從除了老奴和一個自小和陛下玩在一起叫小番子的太監,所有人……全部被江愁斬殺。“
北銀滿眼殺機:“后來呢?”
“后來……先帝匆匆趕到,也許是出于對先鳳君和陛下的愧疚,陛下并沒有處置大開殺戒的江愁,反而掩蓋下此事,并準許年僅6歲的陛下搬出皇宮居住太女府。
并且把還年幼的二皇女和七皇女,送到陛下身邊,讓她們一起成長。“
裴清若有所思道:”先帝是為了保護陛下,有兩位家世龐大的皇女在身邊,很多人都會有所顧忌沒有辦法出手,就連兩位皇女的父君也要考慮自家皇兒安危,不能動手。“
聞零心里酸澀道:“可那時年幼的陛下并不知情,只以為是陛下怕她沒了父君孤單,特意給她的玩伴,少時可是掏心窩的對那兩個白眼狼,她們倆可倒好,小時候就經常聯合在一起設計陛下給她們背鍋,經常害的陛下被罰。”
洪公公老眼里滿是水潤:“是啊,很多時候老奴看的出來陛下是知道兩位皇女的所作所為的,只是裝作不知道而已,陛下……只是太孤單了,想著維持住這份感情吧。“
聞零怒聲道:“少時我就經常跟她說,不要對那兩個玩意那么好,根本就不值得,她偏生不聽,自從守孝歸來可算是想開了。”
裴清確實心下一轉道:“洪公公,你不是說當年未被殺的還有一個叫小番子的太監,為何未曾看到。”
“唉……這就要說陛下身邊侍從的第二次血洗了。“
北銀問道:“第二次?江愁又動手了?“
洪公公難過搖著頭道:“這次不是江愁,而是先帝,那個小番子和陛下差不了幾歲,可謂是真的一起長大,陛下對他的感情早已不是主仆之情。
自先鳳君離開后,陛下所有的童心天真也只剩面對小番子才會流露了,在太女府的日子陛下身邊從來不離小番子,經常會偷偷帶著小番子溜出太女府,去聞家找外祖母,零侍君也是那時和陛下相識的。“
聞零皺眉:“是啊,那時本宮經常會見到那個小太監,后來……就沒見過了。”
“關鍵是陛下不但偷溜去聞家,還帶著小番子經常去靜安伯府,靜安伯什么出身,想來三位主子都知道,先帝本就看她不順眼,豈能容陛下經常私下接觸。
先帝發現后勃然大怒,當即要賜死小番子這個不知勸誡主子,反而跟著放肆的奴才,那是老奴最后一次見陛下哭泣,陛下當時哭求先帝繞過一次小番子,并保證絕不會在犯。
先帝卻以陛下當眾哭泣失了儲君儀態為由,除了老奴和江愁被罰了30杖,其余人全部賜死,并且跟陛下說盡管恨她,有朝一日足夠強大,坐上皇位便無人能奈何陛下。
還說若是在沒有能力之前,還不知收斂,類似小番子這種奴才有一個她便賜死一個,自那日起……陛下情緒不再外露,也再未貪玩溜出去過,和身邊侍從再未有超過主仆關系,對老奴和江愁也是很有分寸絕不會過界半分。“
裴清蹙緊眉頭:“即便先帝是想陛下有爭雄之心,如此酷烈的手段,對年幼的陛下也太過了,況且那時陛下也許并不理解先帝,如此即失了父君,又被母皇如此對待,陛下那時心里該有多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