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愛情三角理論和不安全型依戀人格
- 放在心里,播種路上
- 丫頭的小賣鋪
- 1587字
- 2022-05-31 01:52:37
其實寫到這里的時候,我突然不知道該怎么寫下去了。我的時間線也很亂,從一飛的初識雨馨,到面臨的第一次分手再到和好,也就短短的兩個多月個月時間。一飛會在午夜或清晨,回憶起很多朋友們的愛情故事,一飛不愿去想工作和職場的事情,因為那些對他來說并不難。
——————
愛情三角理論,最早是美國心理學家斯騰伯格提出的,他認為愛情是由三個基本部分組成:激情、親密和承諾。
激情是愛情中性欲的部分,是情緒上的著迷(這里的性欲不僅僅指肉體交媾,更是外表和內在魅力的結合);
親密是愛情中能夠引起的親密體驗;
承諾是維持關系的決定期許或擔保。
于是這三種成分構成了7個類型的愛情:
1.喜歡式:只有親密,是溫暖的
2.迷戀式:只有激情,是熱烈的
3.空洞式:只有承諾,是冷靜的
4.浪漫式:激情+親密
5.友誼式:親密+承諾
6.愚昧式:激情+承諾
7.完美式:激情+親密+承諾
————————
健康的愛情發展方向,是激情引起興趣,親密溫暖彼此感受,承諾有個長久未來。當熱戀期過后,激情會消退,親密開始升級,兩人的規劃也會有了框架。沒有了熱戀的狂野,愛情突然平淡了很多,那么此時我們需要的是制造浪漫,喚醒”激情+親密“。
1.
有種人會特別害怕進入親密關系,他們的戀愛經歷很豐富,可能三五個月就會更換戀愛對象,并且無縫銜接。
他們自己很苦惱,但改變不了自己,他們不是我們口中的“渣男、渣女”,雖然行為很像。他們戀愛中并不追求物質,只享受熱戀期的激情,他們在熱戀期會毫無保留的付出。
可無處不在的不安全感,讓他們不相信對方會愛自己很久,他們會拿以往的經歷作比較,他們很難走出自己理解愛情的小圈子,同時,他們更極度的渴望愛。于是,他們會有固定的1號,流水的2號、3號。
心理學上稱作“愛情癮癥”。只享受熱戀的激情,無法進入親密關系,不需要承諾,因為他們自己也做不到承諾。哪怕他們渴望承諾、渴望長久。他們會告訴自己“要尋找幸福”,他們只有熱戀期。
這就是典型的“恐懼型依戀人格”(回避性依戀人格的一種),像阿哲。但恐懼型依戀人格,有一部分自我約束力和責任心很強,有自己的道德底線,他們不會劈腿出軌;有更多的是為了彌補不安全感、彌補自卑感、尋找更多的愛,他們極其容易劈腿、出軌,他們會追求性的刺激,來滿足愛的空虛。
恐懼型依戀出軌或劈腿的對象,往往是在很多方面比自己弱的,比較主動的,他們喜歡控制和“被舔”,滿足自己空虛的自尊。
回避型依戀愛兩個人“一個是前任、一個是下一任”,最難過的是他們的“現任”
2
愛情中,還有一種,他們也是渴望愛和被愛,他們也很缺乏安全感,他們需要隨時知道戀人的動向。戀人不回信息或者不接電話的時候,他們就會進行信息轟炸,就會胡思亂想。
他們的愛會付出的特別熱烈,也希望愛人給予他同樣的熱烈。他們的伴侶往往會很困惑,一件小事就能出發焦慮依戀的敏感點。
焦慮型依戀的最深層的情緒是“害怕被拋棄”,次生的情緒會讓伴侶感到占有欲強、缺乏信任。
3
正是恐懼回避型依戀的人格特點和焦慮型依戀人格的特點,彼此會很容易相互吸引,會很容易進入一段關系,但進入容易,相處特別難。
焦慮型依戀對愛情非常忠誠和專一,也會投入很多很多。回避型依戀會保持若即若離的距離,這讓焦慮很痛苦,特別是分手后,回避型迅速進入下一段感情,甚至還沒有分手的時候就已經有了下一任,這讓焦慮在分手后,造成極大的傷害,往往內心和身體都會被摧殘的支離破碎。
4
有人說,遇到了“回避”怎么辦?
“除非你非常非常的強大,非常非常的了解回避型人格特點,能包容他的一切,甚至是劈腿,慢慢的讓他重新相信你是真的愛他,真的不離不棄,他會慢慢轉變成安全型依戀人格“
“跑呀,打車跑!”
其實我想說的,不要嘗試做“圣母”。回避依戀會被治愈也會自愈,他們需要合適的人在合適的時間,做合適的事情。他們也需要當頭一棒,去改變自己的“癮癥”。
他們需要心里治療和真愛治療相結合。想用“愛”去感化,這是回避們最害怕和最反感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