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人類簡史三部曲:重印版(尤瓦爾·赫拉利作品)(套裝全3冊)作者名: (以色列)尤瓦爾·赫拉利本章字數(shù): 1012字更新時間: 2022-05-27 15:45:53
廚師的種族
在踏上食物鏈頂端的路上,使用火可說是邁出了一大步。早在大約80萬年前,就已經(jīng)有部分人種偶爾會使用火,而到了大約30萬年前,對直立人、尼安德特人以及智人的祖先來說,用火已是家常便飯。到了這個時候,人類不僅把火當作可靠的光源和熱源,還可以用這項致命的武器和不懷好意的獅子一較高低。不久之后,人類甚至還刻意引火焚燒周遭的環(huán)境。只要悉心控制火勢,就能讓原本難以通行、無利可圖的叢林轉變成大片美好的原野,而且滿是獵物。等到火勢停歇,這些石器時代的創(chuàng)業(yè)者走到還在冒煙的余燼當中,就能得到烤得香酥美味的動物、堅果和塊莖。
然而,火帶來的最大好處在于開始能夠烹飪。有些食物,處于自然形態(tài)的時候無法為人類所消化吸收,像小麥、水稻、馬鈴薯,但正因有了烹飪技術,就成為我們的主食。火不只會讓食物起化學變化,還會起生物上的變化:經(jīng)過烹調(diào),食物中的病菌和寄生蟲就會被殺死。此外,對人類來說,就算吃的還是以往的食物(例如水果、堅果、昆蟲和動物尸體),所需要的咀嚼和消化時間也能大幅縮減。例如,黑猩猩要咀嚼生肉,每天得花上五個小時,但人類吃的是熟食,每天花上一小時就夠了。
烹調(diào)讓人類能吃的食物種類更多,所需的進食時間減少,還能縮小牙齒、減少腸的長度。有學者認為,烹調(diào)技術的發(fā)明,與人體腸道縮短、大腦開始發(fā)育有直接關系。不論是較長的腸道還是較大的大腦,都必須消耗大量的能量,因此很難兼而有之。而既然有了烹調(diào),人就能縮短腸道、降低能量消耗,可以說是在不經(jīng)意之間,烹調(diào)讓尼安德特人與智人走上了讓大腦更大的道路。
此外,“用火”也讓人與其他動物之間首次有了明顯的不同。對幾乎所有動物來說,它們的力量靠的都是自己的身體:肌肉的力量、牙齒的大小和翅膀的寬度。雖然動物能利用風和海流,卻無法控制這些自然的力量,而且也無法突破先天的身體限制。舉例來說,老鷹能夠找出由地面上升的熱氣流,只要展開巨大的翅膀,熱空氣就會帶著它們自然上升。然而,老鷹無法控制熱氣流的位置,而且荷重能力幾乎完全得由翼寬來決定。
但人類用火的時候,可以說是控制了一項既聽話而又有無窮力量的工具。不像老鷹只能被動使用氣流,人類可以選擇在什么地點、什么時間放出一把火來,而且火的用途各式各樣、不一而足。最重要的是,火的能量并不會受人類身體的形式、結構或力量所限。就算是個柔弱的女子,只要有一塊燧石能敲出火花,或是有根火棍能夠摩擦起火,就能在幾個小時內(nèi)毀掉整片森林。能夠用火之后,有許多發(fā)展即將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