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6章 坐而論道

  • 大明:日月山河
  • 待孤問鼎
  • 3002字
  • 2022-07-10 01:30:57

朱允熥不緊不慢的說道:“寫這奏章的是兵部新來的一個主事,之前是跟著三伯父,是晉王府推薦到兵部的。

原是個大字不識的廝殺漢字,因受了傷才轉(zhuǎn)了文秩,跟人學(xué)了些字。

孫兒以為,若是文進士出了這樣的錯,那肯定要責(zé)罰,可既然只是個武人出身,拿他跟文進士比,未免有失公允。”

“哦,濟熺,既然是你晉王府的人,你怎么看?”

朱元璋問還跪在地上的朱濟熺。

“孫兒覺得,不管是進士還是武夫,身為臣子在其位,謀其政,既然當(dāng)了這份差,就要按照規(guī)矩來,總不能……總不能占著茅坑不拉屎吧。”

晉王府出來的人,朱濟熺可不敢維護。

再說,這份奏疏本身就是朱濟熺的手筆。

“哈哈,你跟你父王倒是一個樣子。”

或許是久居深宮,多年沒有聽到過這樣只有話了,朱元璋被朱濟熺的粗鄙之言惹的大笑。

“皇太孫,你怎么看?”

“回皇祖父,孫兒認(rèn)為晉世子所言極是,在其位謀其政,轉(zhuǎn)了文官,那就要會干文官的事,不然,朝堂秩序豈不是全亂套了。”

朱允炆回道。

朱允熥拱手說道:“孫兒斗膽,想說說自己的想法。”

“允熥,你說!”

“孫兒認(rèn)為,百官上奏,只需將事情說清楚就好,不必為只字片語求全而責(zé)備,若是文官出了這樣的錯,也不必小題大做,孫兒覺得,罰幾個月俸祿也就夠了。”

“官員辦事,主要是看能力,而不是僅憑寫奏章這一項。”

“對文官而言,這種事情就是個秀才也能辦得到,但對于武官,即使是都指揮使一級,怕是也有些困難。”

朱允熥有條有理把自己所思所想講了出來。

“嗯,允熥說的不錯,最近有進步!”

朱元璋夸獎道。

心想這孩子變化還真夠大的,是咱沒有注意到,是用心了。

聽的出,朱元璋對朱允熥所言很滿意。

朱允炆的目光閃出三分陰狠之色,自己防前防后,倒是讓朱允熥漏了頭。

原本只是個沒有爹,沒有娘的郡王,僅三天,又回到了朱元璋的視線中。

這讓朱允炆一時意難平。

“濟熺,你給咱說說,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是什么意思?”

處理完朱允熥奏章的事,朱元璋將目光轉(zhuǎn)向朱濟熺和黃子澄。

“回皇爺爺,這句話是說誠實是天道的法則,做到誠實是人道的法則。”

“黃卿,晉世子說的對嗎?”

朱元璋問道。

“回陛下,晉世子說的對。”

黃子澄出列回道。

“哼,濟熺,你既然明白這句話其中的道理,那你怎么還在課堂上頂撞自己的老師?”

朱元璋厲聲問道。

朱濟熺不由自主的抖了一下,不愧是從尸山血海中走出來的帝王。

發(fā)怒時所帶來的威壓,讓人不寒而栗。

“皇爺爺,孫兒并不是頂撞,只是與黃師傅坐而論道,請皇祖父明鑒!”

“坐而論道?你給咱說說怎么個坐而論道?”

“昌黎先生在《師說》中講,圣人無常師,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則必有我?guī)煛?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聞道有先后,術(shù)業(yè)有專攻,如是而已。

故孫兒認(rèn)為學(xué)習(xí)時有不懂或是不理解的地方要及時向老師請教。

黃師傅定是飽讀詩書,學(xué)富五車,通曉古今,但黃師傅不一定懂得如何向?qū)W生傳授知識。”

“孫兒跟黃師傅講如何能夠讓年幼的叔叔們和弟弟學(xué)明白其中的道理,而不是死記硬背,這就是坐而論道。”

“可黃師傅執(zhí)意于懲罰孫兒,而不是與孫兒論道。”

朱濟熺不敢含糊,以朱元璋的性格,搞不好會立馬趕自己回太原。

盡自己所能想到的,全部講了出來,幸好將韓語的《師說》背的滾瓜爛熟,高中時候的功夫沒有白費。

“黃卿,是這樣嘛?”

“是……是。”

黃子澄是只能打落門牙往肚里咽了,是自己失了風(fēng)度拂袖離去,這樣一看,還真怪不得晉世子。

但明眼人都看的出來,黃子澄被氣得胡子都快翹起來了。

“濟熺,你這么能說會道,咱看以后就不用去大本堂了。”

朱元璋語氣平淡的說道,聽不出是喜是怒。

“黃卿,你暫去翰林院侍讀學(xué)士一職,擢升為太常寺卿。”

在場眾人包括朱濟熺都是一愣,不知朱元璋何意。

翰林院侍讀學(xué)士不過從五品的官秩,而太常寺卿是五寺中太常寺的最高長官,正三品的官秩。

“臣謝陛下隆恩!”

黃子澄叩首道。

朱濟熺還跪在原地,心里十分的懊惱,不該自作聰明,讓自己別去學(xué)堂,看樣子朱元璋是打算讓自己回太原。

“你給咱說說,誰說的在理些?”

“孫兒覺得晉世子說的在理。”

朱允炆拱手說道:“記得皇爺爺教授孫兒處理國事時,都是講明白其中的道理和緣由,故孫兒覺得讀書和學(xué)習(xí)處理國事是一樣的。”

“嗯。”

朱元璋滿意的點了點頭。

朱允炆本想否定朱濟熺,但朱濟熺說的在理,自己必須表現(xiàn)出作為皇太孫的氣度。

不能去維護自己的老師黃子澄。

反正聽朱元璋的語氣朱濟熺馬上要回太原去了,就剩下一個朱允熥,看他還能如何蹦跶。

因此朱允炆只好委屈黃子澄。

朱元璋仍未表態(tài),手一指,“允熥。”

“大學(xué)堂的叔叔們有像跟孫兒差不多年紀(jì)的遼王,也有年紀(jì)僅七歲的郢王。在一起學(xué)習(xí),夫子們也不知道用什么方法合適。”

“孫兒認(rèn)為像郢王叔這樣年紀(jì)小點的在一個課堂,像孫兒這般年紀(jì)的在一個課堂,夫子們教起來,也會有力許多。”

“可再細(xì)分一些,如設(shè)置為初等學(xué)堂,中等學(xué)堂,高等學(xué)等,夫子們可針對不同級別的學(xué)堂,進行教學(xué)。”

簡單來說,就是分班制,而不是一窩蜂的大雜燴,這是朱濟熺教給朱允熥另一個時空年級分班的法子。

朱元璋聽后,稍微思量下說道:“允熥說的不錯,這個法子也可推行的到國子監(jiān)嘛,南北考生不是差異大嘛,老給咱鬧騰,這個法子就不錯。”

南北考生,南北榜?

朱濟熺默默將這一信息記在心中,這點,自己可大做文章,借機可籠絡(luò)一批北方士子。

“黃卿,你退下吧,把允熥說的法子給劉三吾說一聲,咱明早朝會問他。”

“是,陛下,臣告退。”

黃子澄看了朱允炆一眼,不甘心的退出奉先殿。

朱允熥不但沒有受到朱元璋的責(zé)罰,反而更加重視,黃子澄怎可甘心。

“允熥,以后你也不用去大學(xué)堂了,那些個家伙也教不了你什么了。”

”是,皇祖父。”

朱允熥與朱濟熺對視一眼,不太理解朱元璋的意思。

朱濟熺望了眼中盡是恨意的朱允炆,覺得好笑。

這個家伙,非要一而再,再而三的認(rèn)同自己的觀點,真是夠蠢的。

反而讓朱允熥一鳴驚人,重新走進老朱的視線。

“這些個讀書人,真是沒有一點胸襟。”

朱元璋喃喃吐槽道。

大學(xué)堂頂撞老師的事情,在門口監(jiān)視的太監(jiān)原原本本一字不落的匯稟給朱元璋。

朱元璋認(rèn)為朱濟熺沒錯,尤其是朱允熥,能夠主動替年幼的叔叔受罰,十分難得。

證明這位頑劣的孫子知道替他人承擔(dān)責(zé)任。

朱元璋窮苦出身,在反抗暴元的時候,十分重視讀書人。

李善長,劉基這些個跟隨朱元璋打天下的讀書人,都是被朱元璋或請或綁強行拉上賊船。

大明開國之初,百廢待興,朱元璋更是掀起訪求讀書人的高潮,來充實大明的官僚隊伍。

繼續(xù)以前的老辦法,讓人帶上大量金銀財寶分赴全國各地尋找人才,給所謂的讀書人給足面子。

朱元璋沒讀過書,扁擔(dān)倒了不知道是個一字,可隨著身邊的讀書人越來越多,自己的地盤越來越大,他也開始讀起書來。

博覽群書,漸漸登堂入室。

原來知識并不是那么高不可攀,只要肯下功夫,他朱元璋一樣可以博古通今,出口成章。

隨著自己的文化水平提高,朱元璋對讀書人沒了之前的迷信。

他發(fā)現(xiàn),讀書人做事畏手畏腳,條條框框太多,缺乏膽氣與魄力,做不了真君子,也要做個偽小人。

是在是虛偽至極。

國子監(jiān)設(shè)立,包攬全天下的讀書人,朱元璋再也瞧不上那些隱蔽鄉(xiāng)間,沽名釣譽之輩,甚至寫文斥責(zé)。

天下的讀書人都在手上,還怕沒人可用?

洪武前期,朱元璋極少殺戮文臣。

通過長時間的接觸,朱元璋逐漸對讀書人的政治能力不屑一顧。

到了洪武中后期,凡是觸犯朝廷規(guī)制的讀書人,朱元璋不再有憐才之心,同武人一樣,殺頭,抄家,發(fā)配。

“濟熺,你這幾日都在忙些什么?說來咱聽聽!”

朱濟熺下意識的咽了口唾沫,該自己上場了,可千萬不能演砸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阳高县| 扎赉特旗| 丁青县| 万载县| 香港 | 连江县| 禄丰县| 乾安县| 双鸭山市| 南川市| 阿图什市| 望江县| 莲花县| 出国| 上犹县| 绥芬河市| 琼中| 江川县| 金湖县| 瑞昌市| 克什克腾旗| 霍山县| 浦江县| 北票市| 府谷县| 乐亭县| 阿瓦提县| 搜索| 调兵山市| 固始县| 蒙山县| 澄江县| 屏山县| 普安县| 新干县| 中阳县| 通化县| 海林市| 页游| 绥阳县| 忻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