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認識粵劇

初中的時候,通過電視,書籍,知道了小時候的大戲并不是叫大戲,而是叫粵劇。

粵劇相當于我們的地方戲,提起廣東的第一印象往往就是粵劇,而廣東人提到粵劇就會提起一個人物,紅線女。

那時,得知了粵劇的名稱以后,就非常向往關于粵劇的一切,時至今日我覺得這是來自血脈里的呼喚,他呼喚我,然后我向它走來。

到了初中,籃球場上已經變成了阿姨們的陣地,她們來著音響載歌載舞,已經不見當初戲臺的蹤跡了。

但是好在,當時的地方電視臺,珠江臺推出了一檔節目。《粵韻風華》

這檔節目每周六日就會播出,時間太久已經記不清是周六還是周日,只記得是在外來媳婦本地郎之后,當時和父母一起看完外來媳婦本地郎之后,就會跟著父母一起看,節目每期都會介紹不同的粵劇知識,有時候還會進行粵劇表演,當時,是非常喜歡這檔節目,每天晚上準時坐在凳子前看,就好像回到了小時候坐在戲臺前看戲的經歷。

后來,學業繁忙,就逐漸沒去看電視了,隨著時間的流逝,也忘了這檔節目的存在,但是,要是別人問起,廣東有什么特色,我會回答,是粵劇。

長大以后,還是沒有報考專門的粵劇專業,雖然沒有機會去體驗在舞臺上進行劈叉贏得小朋友的掌聲,但是粵劇一直根植在我心里。

有一次,去了佛山著名的旅游景點祖廟,廟里有一處古戲臺,他們會定時請粵劇班子過來表演,那天很是湊巧,趕上了即將開場。

那時距離開場有一個小時,但我來到的時候,臺下木椅,旁邊的商鋪門前已經站了人,他們自覺搬出小木凳在自己的好位置坐著,有些可能坐了很久,就為了等開場,他們是老一輩的粵劇愛好者,有的人為了一睹粵劇風采,還有的,就是和我一樣的,對粵劇心存熱愛之人。

隨著來祖廟參觀的人越來越多,很多人也來了這里看劇,很快,戲臺前的地方就被占了一大半,隨著樂聲響起,我仿佛回到了當初的時光,站在戲臺前,聽著柔婉的戲腔,還有美妙的樂聲,看著干凈利落的武打動作。

這時,天開始下起了雨,由于沒帶雨傘只能躲到一旁,這時,坐在木椅上的一對母女拿出他們的塑料雨衣,一大一小,她們不慌不忙地套上雨衣,繼續坐著聽戲。

而她們并不是個例,很多人也漸漸拿起雨衣穿戴起來,天下下著雨,戲臺上進行到了高潮部分,而臺下的人也聚精會神地聽著,就這樣構成了一副美好的景象。

穿著雨衣的小姑娘大概五六歲,對著世界充滿了好奇。

“媽媽,為什么下雨還坐在這里啊,下雨了不是該快點回家嘛?”

“孩子,媽媽充了姜茶,待會你喝幾口,能抵御寒冷,你的爸爸在旁邊的店里買玉佩,等他來了,你就和他在旁邊等等媽媽,媽媽想看完這出戲。”

“為什么呢媽媽?”

“因為這是媽媽最寶貴的東西,它是媽媽血脈深處的記憶,媽媽要一輩子去守護它,無論身在異國他鄉。”

小女孩也點了點頭。“媽媽守護的東西,我也要守護。”

薪火相傳,生生不息,我相信,總有一天能破開鎖鏈,像鷹一樣翱翔于天地之間。

全書完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溪县| 溧水县| 麻城市| 易门县| 梧州市| 义乌市| 玛沁县| 沙坪坝区| 平武县| 专栏| 旬阳县| 英吉沙县| 章丘市| 渭南市| 阳曲县| 井研县| 吉木萨尔县| 富顺县| 北川| 安溪县| 黄石市| 乌鲁木齐县| 台安县| 正镶白旗| 泰宁县| 晋江市| 漳浦县| 台东县| 永清县| 封丘县| 东乡县| 绥滨县| 大港区| 天峨县| 洛宁县| 中阳县| 中西区| 阳东县| 抚松县| 清水河县| 金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