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燕王的信
- 大明:從靖難開始
- 春風不入眠
- 2088字
- 2022-07-05 23:01:48
“諸位,整頓兵馬,做好出擊準備,我去向殿下稟明此事。”
張玉擔憂道:“予初,此事穩妥嗎?”
“有了殿下的幫助,自然穩妥。”
“那好,你盡管去辦,軍中之事交給我。”張玉道。
張信坐不住了,“那我呢?”
姚予初道:“你抓的兩人是關鍵,一定要確保他們安全到達松亭關。”
“而后繼續監視,多帶些兵馬,或許會有陳亨的消息。”
“要是打起來,你就是先鋒軍了。”
張玉微微頜首,立刻調配了三千兵馬,交給張信。
姚予初要讓張信抓來的兩人給卜萬帶一封信,這封信就是他們內訌的關鍵。
信上要表明,燕王對卜萬的態度是比做知己,要大加贊賞,更要流露出愛才之心,而后在信中道明,你我二人可成不世之功名也。
當然這信,燕王親筆來寫效果更佳。
卜萬的同謀之名,反叛之罪就有了,陳亨得到這個消息后,指定會添油加醋,卜萬不死也得死!
相信以陳亨的腦瓜子,應該能明白燕王這封信的用意。
..........
燕王府。
“軍中之事,我已知曉,松亭關是一定要打,你說的‘內訌’是何意?”燕王問道。
“松亭關軍中內訌,繼而大亂,當然,需要殿下的一封親筆信。”
姚予初道:“不僅如此,還要蓋上殿下的藩王大印!”
又是信,又是藩王大印,朱棣猜測道:“你是想讓本王勸降陳亨,讓他作為內應?”
“非也!”姚予初道:“這封信,是寫給卜萬的,相反,還要在信中以兩人相比,大罵陳亨。”
燕王細細思索,不多時,說道:“給陳亨創造機會,讓他瓦解松亭關內部,繼而接過大權?”
隨機話鋒一轉,說道:“可問題在于,他會來投誠本王嗎?”
燕王思緒紛飛,陳亨是他老丈人徐達手底下的兵,又在北平多年。
因為是北平藩王,徐達女婿的緣故,兩人經常交談甚歡,算得上是親上加親了。
按理來說,陳亨本該是北平的都指揮使,朱允炆登基后,一紙調令將陳亨調到了大寧,歸卜萬指揮。
北平的都指揮使也理所應當的,換上了張昺,謝貴這些朱允炆的人。
從那時起,他就對朝廷多有不滿。
姚予初見燕王沉思不語,就沒有出言打擾。
“此信由本王來寫。”
姚予初在一旁侯著,為朱棣研磨,信上把卜萬夸成了一朵花,把陳亨貶成了一坨狗屎。
藩王大印蓋上,就可以進行下一步計劃了。
軍中已安排妥當,只等燕王一聲令下,此事可成。
.............
去大牢的途中,老許跟在一旁,悄聲道:“軍師,軍中沒有發現什么可疑的事。”
難道是我多慮了?姚予初改變思路,問道:“有沒有與我和虎賁近衛有關的事?”
“倒是有。”老許道:“軍中常有士卒打聽議論軍師。”
“不過,軍師年少有為,又得殿下器重,又多次奇謀出軍,拿下數城。”
“軍中士卒對軍師敬仰,互相議論打聽,似乎也無可厚非。”
話雖如此,姚予初還是不放心,“只是一些普通士卒,沒人授意?”
這話剛說完,姚予初就以為不妥,自己有點陰謀論了。
以防萬一,姚予初讓老許講這些士卒的名單一一列出,而后,再說吧。
兩人來到了大牢前,在老許耳邊交代了幾句,老許道:“軍師放心吧,這事我熟。”
牢中被張信抓住的兩人,此時已經了無牽掛了,躺在地上等死。
被抓到敵營的士卒,無非是想問些消息,問完就殺了,兩人倒也看得開。
老許打開牢門,席地而坐,憨厚的臉龐,和藹可親的笑容。
然而,此時的兩人卻并沒有感受到老許的和藹可親,而是一副滲人的笑容,催命的笑容。
“兩位既然沒有什么想說的,那就送二位,上....路....了!”老許笑道。
兩位獄卒沖入牢房,刀架在了兩人身上。
終于,當刀架在脖子上時,求生欲是無比的強烈。
“給條活路吧!!”
“大人,你倒是問啊!我們該說什么啊!?”
老許神色尷尬,掏出了燕王的親筆信,交給你們的指揮卜萬。
信紙嘩啦展開,露出了藩王大印。
其中一人意外道:“就這?”
“非但如此,還給你們銀子,還要派人護送你們。”
別別別,可別,北平地界你們是最大的危險,可別送了,兩人脯徘不已,不過也不敢拒絕。
兩人騎上馬,跟著張信的三千人馬去往松亭關。
星夜兼程到達了松亭關遠處,遠遠可以看見關隘,張信讓兩人自行回營,而后,立刻遠去,隱藏三千人馬的蹤跡。
軍中士卒走失,自然燕派人尋找,兩人在回松亭關的時候,就遇上了找他們的人。
拿信的那人沒有廢話,道:“去找卜指揮(卜萬),有要事相報!”
眾人以為他們兩發現了什么了不得的事情,趕忙將他引到了卜萬面前。
另外和他一起回來的人,嫉妒不已,燕王的信指定是什么了不得功勞,患難與共,功勞都是你一個人的!
那人憤憤不平,去找了自己的上司劉真。
卜萬正在聽士卒匯報防務,聽到有什么重要的消息,來了興趣,那人立刻奉上了燕王的親筆信。
卜萬仔細看去,燕王朱棣盡是拉攏之意,又拿陳亨和自己做比較,這等人怎么配和他做比較!?
“我看燕王此人,還活在夢里,哈哈哈哈。”卜萬譏諷道。
他正準備叫來陳亨一起看看,突然,驚聲道:“不對,不對!朱棣害我!害我!”
“來人,將帶回信的這個奸細,拖出去斬了!”
“斬了!”
此刻,他有點氣急敗壞,更多的是后怕,惶恐。
恐怕送信回來的人,臨了臨了都不知道自己為何被殺。
“信的內容還有誰看過?”卜萬一副殺人的眼神。
士卒戰戰兢兢道:“他說有重要事匯報,我等便將他帶到了這,其余一概不知啊。”
.............
姚予初回了慶壽寺,見師父姚廣孝正在打坐,就沒有打擾,腳步放輕,離開了禪房。
“回來,和為師去王府,與殿下議事。”
姚予初回頭看時,姚廣孝已經起身。
“師父,何事啊?”
“自然是朝廷的平燕大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