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省情報告(2015)
- 李茂盛 李勁民主編
- 5字
- 2022-05-30 11:10:19
二 周邊比較
1.生產總值
2014年,山西地區生產總值12759.4億元,增長4.9%。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788.1億元,增長3.8%,占生產總值的比重為6.2%;第二產業增加值6343.3億元,增長3.7%,占生產總值的比重為49.7%;第三產業增加值5628.0億元,增長7.0%,占生產總值的比重為44.1%。人均地區生產總值35064.2元,增長4.5%。
2014年,內蒙古地區生產總值17769.5億元,增長7.8%。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627.2億元,增長3.1%,占生產總值的比重為9.1%;第二產業增加值9219.8億元,增長9.1%,占生產總值的比重為51.9%;第三產業增加值6922.6億元,增長6.7%,占生產總值的比重為39.0%。人均地區生產總值71044.0元,增長7.5%。
2014年,河北地區生產總值29421.2億元,增長6.5%。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447.5億元,增長為3.7%,占生產總值的比重為11.7%;第二產業增加值15020.2億元,增長5.0%,占生產總值的比重為51.1%;第三產業增加值10953.5億元,增長9.7%,占生產總值的比重為37.2%。人均地區生產總值39991.0元。
2014年,陜西地區生產總值17689.9億元,增長9.7%。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564.9億元,增長5.1%,占生產總值的比重為8.8%;第二產業增加值9689.8億元,增長11.2%,占生產總值的比重為54.8%;第三產業增加值6435.2億元,增長8.4%,占生產總值的比重為36.4%。人均地區生產總值46929.0元,增長9.4%。
2014年,河南地區生產總值34939.4億元,增長8.9%。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4160.8億元,增長4.1%,占生產總值的比重為11.9%;第二產業增加值17902.7億元,增長9.6%,占生產總值的比重為51.2%;第三產業增加值12875.9億元,增長9.4%,占生產總值的比重為36.9%。人均地區生產總值37116.8元。
與周邊內蒙古、河北、陜西、河南4省區相比,山西地區生產總值總量最小,增幅也最小。山西第一產業增加值總量最小,但增幅高于內蒙古、河北,排5省區第3位;第二產業增加值總量最小,增幅也最??;第三產業增加值總量最小,但增幅高于內蒙古,排5省區第4位。山西第一產業增加值、第二產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比重在5省區均最小;第三產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比重最大,居5省區首位。山西人均地區生產總值排5省區最末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