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支付清算發展報告(2015)
- 楊濤主編
- 1136字
- 2022-05-27 18:25:39
一 2014年我國中央銀行支付清算體系運行的基本情況及特點[1]
2014年,我國中央銀行支付清算體系在繼續呈現安全高效運行的同時,也出現一些新的現象,如非現金支付業務金額、銀行卡交易額增速下滑明顯,電子支付特別是移動支付爆發性增長等。我們認為,這些特點有可能成為中國支付清算體系運行的“新常態”。
(一)非現金支付工具運營情況
非現金支付工具使用范圍的不斷擴大,不僅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而且有助于提高支付清算效率,節約支付清算成本,減少洗錢、腐敗等經濟金融風險。2014年,我國非現金支付業務保持較快增長,但增速較上年大幅下降。2014年,我國共處理非現金支付業務627.52億筆,同比增長25.11%,增速較上年放緩3.19個百分點;共處理非現金支付金額1817.38萬億元,同比增長13.05%,增速較上年放緩11.92個百分點。
一是票據業務量繼續下滑。2014年,全國票據業務筆數和金額分別同比下降16.56%和6.16%,但實際結算的商業匯票穩步增長,業務筆數和金額同比分別增長12.97%和5.70%。
二是銀行卡發卡量迅速增長。截至2014年末,全國累計發行銀行卡49.36億張,較2013年末增長17.13%,我國人均持有銀行卡數量上升至3.64張。銀行卡交易量和消費業務量持續增長,但增速出現明顯下降。2014年,全國銀行卡交易金額總計449.90萬億元,同比增長6.27%,增速放緩16.01個百分點。
三是匯兌、委托收款、托收承付業務平穩發展,其中匯兌業務增長較快。
四是電子支付業務特別是移動支付業務的增長快于傳統支付工具的發展。2014年,移動支付業務筆數和金額同比分別增長170.25%和134.30%,其迅猛發展勢頭成為2014年非現金支付領域的一大亮點。2014年全年發生移動支付業務量共計22.59萬億元,在非現金支付中的占比剛剛超過1%,但在小額支付中的占比上升明顯,并有望繼續保持快速發展勢頭。
(二)人民幣銀行結算賬戶運營情況
人民幣銀行結算賬戶由單位銀行結算賬戶和個人銀行結算賬戶兩類構成。2014年,我國個人銀行結算賬戶占比高達99.39%,較2013年末增長15.44個百分點。單位銀行結算賬戶占比僅為0.61%,同比增長11.77個百分點。其中,基本存款賬戶、一般存款賬戶、專用存款賬戶數量呈小幅上升態勢;相比之下,臨時存款賬戶占比持續減少,表明中央銀行有關加強銀行結算賬戶管理的工作效果顯現。
(三)各類支付系統運營情況
支付系統是完成支付清算業務的載體和依托。2014年,我國支付系統總體保持安全、高效和平穩運行,共處理支付業務305.35億筆,處理金額3388.85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9.51%和15.29%。如果考慮物價因素,2014年支付系統的處理金額增速接近同期GDP增速的2倍,是全國GDP的53.24倍。
我國支付系統由人民銀行支付系統[2]和其他機構支付系統[3]構成。2014年,從支付筆數來看,人民銀行支付系統共處理41.84億筆,占支付系統業務筆數的13.70%;從所處理的支付金額來看,人民銀行支付系統共處理2455.79萬億元,占支付系統處理金額的72.47%。這表明,相比其他機構支付系統,人民銀行支付系統具有大額、量少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