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哲根本不知道自己是因為以前受傷的事情被辭的,所以不敢回家,怕被母親罵。
于是他從李通山的廠子里出來,徑直向下走了四十米,穿過過境公路,在公路西邊,看到了一家機械廠,在外邊就看到有些人在院子里干電焊什么的。
紀哲考慮了一下,感覺這個廠子環境不好,所以便沒有進去。
本來想要硬著頭皮回家的,但再次思考了一下,還是沒敢,所以便掉頭向著北方行去。
剛走了一百多米,到了南山村的村口,村口往北三十米的地方,看到一個挺大的,門面也不錯的廠子。
紀哲鼓足了勇氣,硬著頭皮走了進去。
被門衛攔下,剛沒交談幾句,從里邊辦公室出來一個頭發花白,卻腰桿挺直、精神矍鑠的老人。
“你是在這干啥?”老人疑惑的問道。
門衛對紀哲道:“這是宋廠長,你有事可以問他。”
紀哲趕緊說道:“宋廠長,我想找點活干。”
“哦,你多大了,是干啥?”宋廠長問道。
紀哲:“俺今年十八了,是干電焊。”
“以前在哪干了?”
“我以前就在上頭那個李通山那干。”
“哦!”宋廠長點點頭:“你咋還不干了?”
紀哲露出氣憤之色:“這種天他讓我在外邊干活,一副手套都不給我,這手肯定受不了,我問他要手套來,他就趕我走了。”
“哎喲!竟然為一副手套就不干了。”宋廠長一笑,感嘆一聲,繼續道:“那行吧,你以前工資多錢一天了?”
“一天十二塊!”紀哲說完,露出為難之色,“不過我只想找點臨時工作,干到春節就不干了,不知道你這能行不?”
紀哲之所以這么說,是因為在他的心里,這里的工作既不是知根知底,又不是李淑玲給他找的,萬一這個這個廠子不行,到時候想走也好走。
“臨時?”宋廠長皺了皺眉,旋即搖搖頭:“不行,俺這不找臨時,要干就長久干。”
“那算了!”紀哲撇撇嘴,轉身便要走。
“回來吧,來這干吧!”宋廠長不知道為何,又把紀哲喊了回來。
紀哲趕緊回來,高興的道:“那啥時候能開始干?”
宋廠長看了看紀哲自行車把上掛著的塑料袋,好奇道:“這是你工作服?”
紀哲點了點頭。
“哎喲,拿著工作服來找工作,這是打算馬上就開始干?”
宋廠長調笑一聲,紀哲不好意思的摸了摸頭。
宋廠長道:“現在就可以干,你先換衣服吧!”
隨后,紀哲換下衣服來,宋廠長先去帶紀哲領了一副手套,還調笑的說道:“我先給你領一副手套,為一副手套就不干了,值得?”
紀哲便開始了在這個公司的職業之旅。
……
紀哲在這里按部就班的干活,春節放假的時候,張老板親自和紀哲談話了,所以過了年,紀哲還是來這個廠干活了。
這個廠子的人大部分都是南山村,并且互相之間都有點親戚關系,也就是紀哲年紀小,和廠子一個老師傅的兒子同齡,兩人關系也不錯,所以才能在廠子里混下去。
要是別人,沒點耐心,還真沒法在這個廠子里久干。
這個廠子至少五十名以上的員工,對于私企來說,這人數真正是不少了。
這么多員工,除了機床上,鉗工和鉚焊上的人員,基本上是分成一個小組一個小組的工作。
每一名小組都有一個技術好的做組長,手下1~2個會割會焊的普通工人,還有1~2個學徒。
這小組長會去車間主任那里領圖紙,想好這個設備怎么干,然后帶領著組員們把這臺設備制造出來。
紀哲現在的身份是一個會割會焊的普通工人,剛來到之后,因為這個公司制造的是除塵設備,基本上都是兩三毫米的鋼板,比起李通山那里二三十毫米的鐵板薄的多,所以紀哲焊不了這種設備。
就讓紀哲跟著一個單獨的師傅干點小活。
紀哲的技術進步的飛快,十幾天之后,焊薄板什么的就沒問題了。
要知道,這全憑紀哲自己悟,這個廠子可沒有什么親戚表哥,可以不計代價的教他技術。
紀哲對于人情世事不太懂,幸好紀哲第一個跟的師傅還不錯,紀哲稱呼他叫李師傅,也就三十歲左右,比較好為人師,所以經常和紀哲說一些為人處世上的事情。
……
紀哲在新廠熱火朝天干活的時候,紀俊義卻是到處打零工。
鋼鐵廠倒閉了,工人下崗,紀俊義沒有文化,沒有技術,只能干點賣力氣的活。
本來鋼鐵廠其中一個車間被紀俊義二爺家里的兒子,也就是紀俊義的堂弟承包了,可以繼續在那里干,雖然工資不高,也得干足八小時,但怎么說也是一個能賺錢的地方。
可是承包了沒幾年,也因為不好干,所以不承包了,紀俊義又失業了。
李淑玲急啊,當年她嫁給紀俊義,就是因為他是工人,覺得可以吃一輩子飯,可以是鐵飯碗。
誰知道還有下崗這一說?
誰知道鐵飯碗還能碎掉?
李淑玲結婚的時候,無數人反對,所有的壞處都說了,就是沒人說以后可能會下崗的事情,所有人都認為工人是能吃一輩子飯的。
現在紀俊義下崗了,又什么都不懂,哪怕出賣力氣、出賣健康,都掙不來多少錢!
幸好的是,現在紀哲的工作蒸蒸日上,基本上每隔兩三個月就會漲一次工資。
每個月紀哲留下幾個錢零花,其他的都交給了李淑玲。
但是李淑玲不想花紀哲的錢,每花紀哲一分錢,她都感覺非常痛苦,畢竟紀哲是個男孩,以后結婚就需要一大筆錢!
別的家長都會幫助兒子攢錢結婚,李淑玲不僅沒法幫助紀哲攢錢,還要花紀哲的錢貼補家用,這怎么能行?
可是紀俊義就這種人了,哪怕離婚都不行,紀哲是他親兒子,不可能不管他,紀俊義離開了這娘倆,恐怕都活不下去。
……
時間很快流逝,紀哲在這個廠子里,足足干了三年!
其中經歷老板建設非常漂亮的新廠,經歷了紀哲技術越來越好,能獨當一面,成為了廠子里最年輕的小組長。
期間還購買了人生第一輛摩托車。
未來說不定能成為車間主任,甚至脫產成為生產廠長!
可是在第三年上,紀哲做了一個錯誤的決定,那就是被以前跟著干活的師傅說服了,從廠子里辭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