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姍正好放假了,讓她去攤上和你們幫幫忙,也不用給她錢,可勁使喚她就是啊!一個晚輩,你們讓她磕絆磕絆,以后也好成材啊。”紀俊坤喝了一口茶水,指著自己的閨女,大氣的對紀先森與紀俊良說道。
紀俊坤無比精明,紀姍學習一般,現在在衛校讀書,畢業最多去醫院干個護士,或者去藥店上班。
如果要是在先森鐵器店扎下根來,以后生意必然有紀姍一份,哪怕為此退學也值得。
紀俊良自然知道大哥心里的盤算,他可不愿意讓紀姍去攤上幫忙,恐怕好請不好送,以后家產還得分她一份?
“大哥,攤上那活太累了,小姍一個十六歲小姑娘可承受不了。”紀俊良皺著眉擺手,一副堅定拒絕的樣子。
紀俊坤看了看父親,想讓父親答應這件事。雖然紀俊良以小老板自居,紀先森也默認了,畢竟生意的事情做主的還是父親。
只是紀先森嘴唇動了動,什么話都沒說。
這讓紀俊坤非常失望。
不過既然父親不愿意,那他也沒辦法,話題一轉便道:“小姍上這個衛校沒啥前途,我想讓她上個大學,這學費還差不少……”
紀先森這次比較痛快的道:“行啊,等讓你娘拿給你。”
做生意賺了不少錢,雖然大部分都留給方玉慧生的孩子,但給紀俊坤和紀俊義占點便宜,讓他們別鬧事,還是應該做的。
拿了這些錢,以后家產就和老大老二沒關系了。
……
又是一年夏天,紀先森有錢了的事情,村里很多人都知道了。
紀俊義家里窮,李淑玲聽別人勸,也提出來讓紀哲去店里幫忙。
對此,紀俊良自然也是拒絕。
“爸啊,你這個兒子是個啥人你又不是不知道,現在廠又破產,他下崗,俺以后待咋弄啊,你就照顧照顧他不行啊!”李淑玲一把鼻涕一把淚的哭訴。
李淑玲和紀俊義都是屬于那種老實人,任人欺負不敢還手的類型,腦子也不大好使,比起精明的紀俊坤來,自然是天差地遠。
紀先森在小兒子不善的目光中,還是微微的點了點頭。
為何他拒絕大孫女紀姍,卻同意孫子紀哲去店里?
那是因為紀姍畢竟是孫女,總有一天要嫁人,和他的關系就疏遠很多了,對于思想傳統的紀先森來說,肯定是不同意的。雖然紀俊珍、紀俊花也是女的,并且外嫁了,但孫女和女兒還是有本質的區別的。
再加上大家雖然對紀俊坤平等看待,平時說話沒有像對待紀俊義一樣趾高氣昂、盛氣凌人、頤指氣使的態度。但是紀先森卻是比較喜歡紀俊義,并不喜歡紀俊坤。
畢竟紀俊坤在徐家裕長大,在家里住了沒幾年就結婚搬出去了,平時也不太來,紀先森對這個大兒子沒有太多感情。
紀俊義就不一樣了,雖然一家人都看不起紀俊義,把紀俊義當做一個奴隸看待,但是紀俊義不管怎么說都幫著家里干了很多年活,對他言聽計從的。
人心都是肉長的,紀先森年紀大了心也軟了,不管是做給別人看也好,還是可憐這個傻兒子也罷,內心是希望多給紀俊義一點好處的。
至于給紀俊坤好處,那是免得紀俊坤鬧事,讓別人看笑話。
所以,紀先森愿意讓紀哲去店里幫忙,以后扎下根來,不介意分給紀哲一份,但紀俊坤就一次性給點錢,把他打發了算了。
紀先森做了決定,方玉慧雖然不情愿,但也不好反對了。
老兩口過了這么多年了,感情還是很不錯,紀先森愿意聽方玉慧的話,方玉慧也愿意給紀先森留面子。
事情就這么定了下來,紀哲的初三暑假剛開始,便去了店里幫忙。
……
紀哲來到先森鐵器店,看到里邊一排門頭房,并且門頭房里邊圍著一個市場,而紀先森的兩個門頭正好在市場入口的地方。
位置相當好。
紀哲騎著自行車自己來的,在門口稍微一等,紀俊良便騎著摩托車帶著雇員來了。
那兩個雇員一個叫小濤,一個叫小林,只比紀哲大幾歲,家都挺遠,現在住在紀先森家里,每天早晨都是紀俊良帶著他們來。
打開兩個門頭房的門,紀哲看著里邊,一下子驚呆了。
只見兩個門頭房里邊塞得滿滿的貨物,哪怕一個人都進不去。
想象一下,這兩個門頭房就好像兩只桶,直接往這兩只桶里丟東西,把這兩只桶丟滿。
現在這兩個門頭房里邊就是這個樣子,每一寸空間都沒有浪費。
“來,咱開始出攤!”
紀俊良說著,從一個角落抽出來一張篷布丟到外邊的地上,小濤和小林拿著篷布就把它鋪到了外邊的門頭房西邊,也就是公路邊。
然后開始把各種貨物擺放在篷布上。
他們擺他們的,紀俊良站在屋門口,從屋里的上方抽出來好幾個鋼筋焊的三角形鐵架子。
“把這些鐵架子擺在那里。”紀俊良指了指里邊。
紀哲不知道怎么擺,只是把鐵架子隨意往那里一放。
“不是那么擺,豎著,你橫著擺上邊咋放木板?”紀俊良用訓斥的聲音道。
紀哲不知道什么橫著豎著,也不知道為什么上邊要放木板,他只有十五歲,第一天來這里,什么都不懂。
紀哲被紀俊良一訓斥,更加心慌了,動了動鐵架子,還是不行。
“你傻啊,你這是擺的什么東西!”
“再轉!”
“往這邊點!”
在紀俊良的訓斥聲中,紀哲委屈的眼眶都濕潤了,動了好幾次,擺放的勉強合格。
實際上紀俊良并不是特意針對紀哲,小濤和小林剛來的時候,紀俊良也是這么訓他們。
如果在二十多年前做過學徒的應該知道,這個年代就這個樣,不管是做生意,還是去工廠學技術,只要是學徒,碰上脾氣不好的師傅,會被訓傻了!
學徒不管怎么做,都會被各種罵,學徒越被罵越心慌,導致越做不好,會招來更加狠厲的辱罵。
但沒有辦法,想和人家學技術,以后指望技術吃飯,那就得承受人家的罵。
如果是二十多年后,要是敢罵一句年輕人,大多數都立即‘老子不伺候了’,直接走了。
……
之后紀俊良又從屋子里抽出幾塊木板,擔在了事先放好的鐵架子上邊,形成了一個較大的桌面。
“咱外頭擺地攤沒事,這市場里頭不讓擺地攤,所以得弄個臺子,把貨來都擺這上邊。”紀俊良語氣放緩,說道。
“哦!”紀哲認真的點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