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文明的歷史(八):明帝國與倭寇
- (日)三田村泰助
- 1503字
- 2022-05-23 10:41:04
紅巾軍的末路
就像我們一直提到的,紅巾軍是宗教結社。它在使命感高漲的初期以爆發性的威力在各地迅速蔓延,但是自從龍鳳政權逃離宋的舊都汴京(開封)之后,它又迅速地衰弱了下去。這個團體本來就是各色人群的雜合體,有深感世道不平的官吏、讀書人、游俠、叛亂軍人、農民,等等,能否團結一致幾乎全看首領們的手腕。而且即使某種程度上成功地將眾人整合在了一起,也會馬上陷入內部紛爭。
就拿東路紅巾軍來說吧。那個占據山東的毛貴(他一面實行屯田制,一面對官民田征收十分之二的租稅)是個頗有能力的人物,他通過減輕治下農民的稅負而獲得了人望,在當地扎下了根基,這在以征糧維生的紅巾軍當中是個特例,但他卻死于同伙徐州殘黨之手。而那些長驅直入,遠征高麗的紅巾軍又在其地中了敵人的計謀,十之八九都有去無回。每股勢力都在苦苦支撐。
而在勢力退潮的紅巾軍面前,緩過勁來的元軍就像一堵巨大的高墻般壓了過來。雖說已經大不如前了,可是元朝的士兵仍然強于業余的軍隊紅巾軍,又無裝備糧草匱乏之虞。此前屢屢打敗仗,不過是指揮官過于軟弱和卑怯而已。
這個時候,河南出現了一位率領著義勇軍崛起的勇將察罕帖木兒。其祖先出自乃蠻氏,跟隨蒙古人來到中原。諷刺的是,他們在紅巾軍的大本營河南潁水定居,并變成了一個漢化家族。紅巾軍暴動之后,畢竟還是血濃于水,他帶領義勇軍投奔了元朝。此后他以元朝將軍的身份征戰各地,擊退各地的紅巾軍,博得勇士之名。他還攻陷了龍鳳朝廷的首都汴京,逼著小明王(韓林兒)和劉福通逃到了安徽的安豐。
察罕帖木兒被暗殺之后,其養子擴廓帖木兒繼承了他的事業。擴廓帖木兒之英勇甚至超過其父,華北全境都被他控制了。此時他受封為河南王,統領著天下兵馬,其幕府的威儀足可媲美大都的朝廷。
朱元璋也忌憚這股勢力,他派出間諜兼議和使,請求與其通商以表明別無他意,依靠外交手段,極力阻其南下。正好此時元朝一側也內斗不斷,皇帝和其周圍的實權人物之間正在上演難解難分的權力斗爭,因而元軍難以分心南下。
瞄準這個間隙奮力擴張的是吳王張士誠。當時正值山東紅巾軍潰滅,而占據淮安的徐州黨也喪失了領袖,他此時興兵,一舉攻占了江蘇北部,又派出勇將呂珍趁勢長驅直入,攻陷了在安豐茍延殘喘的龍鳳朝廷。收到求救信的朱元璋不顧智囊劉基的勸諫,在最危急的時刻傾盡主力前往馳援。素來冷靜的他此時像是換了個人一樣,采取了輕率之極的行動。后日他回想起來,也為這次有勇無謀之舉感到羞恥。不過,他總算是順利地救出了小明王,將其帶回了應天府(南京),時為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對朱元璋而言,小明王是他無論如何也要守住的本尊吧。這已經遠不止是一項政策了,而是他的精神支柱。
可是出人意料地,如何對待教主韓林兒的問題卻大大改變了朱元璋的想法。應天府里迎來了作為彌勒化身的小明王宋國皇帝,以朱元璋為首的紅巾軍將領們在中央政廳中書省里擺好了御座,準備行慶賀禮。十余年的戰場辛勞就這樣獻給教主了,朱元璋心中想必也是百感交集吧。
此時,劉基把朱元璋私下請了出來。他開口第一句話就是批評韓林兒,稱“不就是個放牛郎而已嗎?擁戴他干什么!”⑥之后他又將天命的所在向朱元璋條分縷析——真不愧是占術的大家。
朱元璋大概也被此項法術蠱惑了。恐怕此時劉基已讓其相信,他終將統一天下并將成為皇帝。他的決心已定,但這還只是他和劉基之間的秘密。
朱元璋緊急下令終止慶賀禮,理由是要反攻最近連連突擊的強敵陳友諒(湖北省沔陽人。舊姓謝,祖父入贅陳氏而改姓。漁夫之子,本是縣吏,后成倪文俊的簿書掾)。這種非常時期,難道還有心思舉行典禮嗎?此后,他在紅巾軍曾占領過的滁州建起宮殿,將小明王安置在了那里。
就這樣,看著紅巾軍整體的動向,朱元璋的立場漸漸地發生了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