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接下來半個月,段燭和林盞的社交賬號都是日更。
兩人不僅在自己的私信和微信QQ里互相打趣,也經常會在對方的視頻下的評論區聊。
兩人都給彼此的留言置頂了。
導致某些不玩第五的人也會在他們的視頻底下吃瓜。
吃瓜群眾和粉絲:別問,問就是這一對“cp”太香太好磕了。
她的心情很好。
林盞只感覺每天都充滿希望。
“……”
這天段燭和林盞在打游戲。兩人是在林盞某一次錄素材,需要雙人一起上游戲拍時。
她暫時找不到人,便找了段燭。
所以才互相加了游戲好友雙排。
這把林盞招鬼,她技術不好,很坑。
隊友都嫌棄她。
就段燭一個在語音連麥中安慰她,游戲里也不離不棄,一點都不嫌棄她。
林盞的內心真的被感動到了。
因為每次段燭都這樣,溫溫柔柔,很有耐心。
游戲下線后,林盞創了個粉絲群。她是群主,段燭是副群主。倒也不是林盞想占便宜。
只是因為她發布了要創粉絲群的視頻后,段燭評論:
讓女孩子當正群主比較好,像各種方面都有安全感。
5.
這波操作直接狠狠虐狗,網友紛紛評論:
“這是盞大在上你在下,家庭地位一目了然啊。”
“這也太甜了吧!”
“磕cp的快樂你不懂!”
“……”
不用想都知道盞大指的是林盞了。
各大粉絲們也都覺得這跟房產權一樣,只寫林盞的名字,安全感滿滿,細節都展現出來了。
所以林盞這幾天都很忙,各種打理群里的事情。雖然群里的人很少,但他們依舊不受影響。
林盞的日子都過的很充實,每天有一半的時間在和段燭一起聊天看劇。
今天看甄嬛傳,明天看你是我的榮耀。
古代現代一起看。
偶爾的時候,林盞也會克服自己的社恐,去電影院看電影。
當然,她是“和段燭一起”的。
他們視頻聊天。
一個人,卻買兩個座位;她坐44號,45號空著。
他坐45號,44號空著。
全都是僅僅為對方而留的座位。就算不同一個影院,不同一個城市。
但還是你,還是這場電影。
一直都沒變。
6.
又是一個月后,段燭的粉絲達到6000了,成長算很快。
林盞則是8000。
在這種磕cp的時候,大家總是更喜歡看女生的反應和她的一舉一動。
……
因為一次段燭的靈感爆發,巧合般剪輯給林盞的視頻,直接成為第五長達半個月的流行梗。
林盞一炮而紅,粉絲直沖一萬多。
她再也不是默默無聞的小透明了,也會有很多人關注她,給她打卡,夸她。
林盞的粉絲群人數從一開始的60人,變成了500人的爆滿群。
很多人想進群,都因為人數滿了而在評論區哭訴。
段燭的賬號則熱度越來越低,但他并不在意,只是努力為林盞加強著自己的剪輯技術。
只要那個人是你,那個靈魂是你。榮光披在誰身上都無所謂。
兩人的關系并未明確言說,但已經在心里默默的認定了。
他們是彼此的唯一。
這是學生時代偷偷藏在心里的喜歡與愛戀。
無比真誠,無比美好。
林盞越來越忙:
早上要回粉絲的私信,下午要發視頻開直播,晚上還要搞各種活動。
她和段燭的聊天話語也慢慢變少。
從一開始的幾百句,變成十幾句。
又轉為現在的基本一天都沒有一句。
林盞會忘了和段燭說早午晚安,忘了和他說辛苦啦。
她開始不發素材給段燭,賬號上的視頻都是早期林盞給段燭的庫存,而且還是……
他們一開始說好的,
“我幫你剪素材,你多給我錄幾個素材就好了。”
7.
這合作關系,變成了段燭的一廂情愿,沒有回報,他沒有計較。林盞又認識了兩個網友,他們的粉絲數量和自己差不多,都算網紅。
一個是配音的,一個是寫視頻上的劇本臺詞的。
她和他們的交流開始多起來了。幾人甚至還成立了自己的社團。
是做類似電視劇的那種。林盞錄素材,她和朋友一起交流,設計臺詞,開始錄音。
最后一般般的視頻,她直接發給段燭,讓他剪輯,之后的聊天記錄便是一片死寂。
某次直播,有一位老粉問林盞:
“盞大,你的視頻不一直都是燭大代剪的嗎?
這么久了,剪輯風格一直沒變,可是你都不提他了。
原本你都會@燭大的賬號,說明代剪是他。可現在,你和燭大一句話都沒有說,視頻里也沒有@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