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引
- 人在現實中,心存童話里
- 行在空
- 5755字
- 2022-05-14 00:01:52
前段時間,有個高中同學和我聊天說:他經常會做一些我們在一起上學時候的夢,在夢里,他能勾勒出一張張熟悉的畫面,和一幅幅畫面的場景。有我們在校園里嬉笑打鬧的,還有在課堂上認真聽講的,等到夢醒時不覺往事歷歷在目,忍不住的傷感和嘆息。畢竟時間已過去十五六年,我們都已從孩子變成了孩子的爸爸,從一個懵懂少年變成了負重前行的中年,從那時的懷揣夢想憧憬未來,到現在的迷失自我只顧掙錢養家。怎能不懷舊?
他問我有沒有也夢到過一樣的場景。我想了想,說最近沒有。他這突兀地一問,我不覺有點奇怪,怎么我不懷念從前呢,是我朝氣蓬勃只顧向前,還是我對現在的自己很滿意,又或是我對當下這樣子的生活很知足?仔細想想,卻不是那么回事。是他高中以后就走進社會外出打工了,所以高中時候的生活就是他純真時代的最后記憶,也是最深刻的。而我后來又考上了大學,在蘭州呆了三年,正是那三年讓我以后魂牽夢繞,倍感傷懷。
風捋枝頭花又少,時光刻眼角。水東流,人西顧。三年間往事涌來心駐。
云遮金烏晴不了,命來做月老。流星馳,月亮照。往后的日子還給學校。
蘭州是一座沿河而建之城。在大西北這塊地上,算得是水草豐沛,風景秀美。我們學校也背靠黃河,坐落在了河邊上。沒有高樓林立,是小巧精致別有趣味那種。可上學時候,我們卻不是這么看。在一個地方呆久了,不免有些坐山望岳,大家都是羨慕別人家的校園,誰會喜歡自己的學校呀,所以那些南方來的校友們總是喜歡戲稱學校是:這鳥不拉屎的地方。可畢業以后誰還舍得還這樣來評價,即使是以前的戲稱也要想找一個可以彌補的方式去理解:鳥怎么會忍心在這兒拉屎呀,就算憋著也要飛到外邊去把拉完再回來吧。
進了校門,先映入眼簾的是熙熙攘攘的人群,然后抬起頭往高遠處看,會望見左邊是一座很有年代感的四層小樓,樓頂處刻著“圖書館”三個大字。這兒是我們大一新生最新喜和好奇之處,畢竟在高中時候哪見過圖書館呀,對這個地方真是心向神往。剛進校門已然暗下決心,以后定要多擠出些時間在里面好好充實自己。
哎,怎么說呢,真的進入到了里面,反而是像無頭蒼蠅一樣,沒了頭緒,到處亂撞,這個書翻翻,那個書看看,國外名著剛瞧了幾段,那生硬別扭的人名地名嵌套起索然無味的平白描述,完全就提不起興趣來繼續往下看;國內長篇由于作品沒有相應的名氣,又覺得說不定還沒自己寫的好呢,心高氣傲眼高手低也讓我對此提不起興趣來;專業書籍又因為自己對大學的生活沒有好好規劃,看起來更像是狗抓刺猬無從下手。結果呢就這個翻翻,那本看看,最后抽出一些讀者和意林,或者取出幾本金庸和古龍,找一個沒人的地方打發下時間。完了以后再就是借上幾本本專業的相關書,帶回去放在宿舍的枕頭邊上,以提醒自己時刻不要忘記精研上進,可是一直到快過了還書期限,也還沒來得及把它翻上一翻,心想既然借了,也不能一無所獲吧,就臨陣磨槍地看看這本書有多少頁,那本書有多少頁。權當是了解了這幾本書的大概了。本想找個筆記本再把此記下,想想還是算啦。如此循環了幾次,還書再借的時候,我就不太在意借的書是什么內容,什么類別和什么名字了,就算是賊不走空,在宿舍里充充面子吧。可這樣時間久了,總要出差錯。經過幾次逾期罰款和丟書三倍賠償這樣的事以后,我就把最后那一點由借書伴隨的虛榮也放下了。雖然憑學生證借書是免費的,補齊罰款以后我還是再也沒借了。
2006年9月12日,是我們大一新生開學報到的日子。前一天下午我和父親從洛陽火車站買了兩張到蘭州的車票,憑著錄取通知書我得到了半價,現在依然記憶清晰,是37塊5。雖是站票,但由于這時候不是外出打工和返鄉過節的高峰期,車廂里還是有許多空位的。如果列車正點,到達蘭州的時間是第二天早上六點半,按時趕到學校是不成問題了。一路上爸爸的心情很好,還不時鼓勵我雖然考的不是太好,但也要往前看,只要你在學校好好學習,還是一樣能學到真本事的。他的安慰我已忘記有沒有打消當時高考帶給我的失落。不過我除了失落,我還有一些遠離家鄉踏上遠方的憧憬。
我們來時帶了干糧,是在家里時候親戚送的礦泉水,媽媽烙的蔥油餅還有她昨天晚上給我們煮的雞蛋。從我們一上火車就有乘務員開始推著小推車在車廂走廊上來回穿梭著叫飯。洛陽不是這列車的起始站,我想她應該從我們上車之前就沒有歇著了。剛開始15一份一直喊到后來的10快,5塊,3塊一份。在乘務員賣到5元一份時候,她說這是她最后走這一趟了,爸爸他看我沒吃家里帶的干糧,就趁勢給我買了一份。我看他只買一份,我也不想吃。可是又怕辜負了他心意,我就給吃完了。
火車駛出洛陽時天色還早,透著窗往外看,分不清是山在往后還是車在向前,山山相連,延綿不絕,高低突兀,姿態萬千,這對我這個從平原上走出來,還沒出過遠門見過大山的人來說,真是大飽眼福。光顧著沿途看風景,哪能顧得上去想時間,可是列車出了三門峽進入陜西,天已是漆黑黑一片,再往外看,就一直是自己的影子了。這時候我才注意到火車座椅怎么會這樣設計:坐墊和靠背竟是不到90度的銳角,真是坐也不舒服,想躺也別扭。我開始不停的看表,八點,八點零六,八點零九,八點十分,,,哎時間咋過得這么慢,這樣子什么時候才能熬到天亮到蘭州啊。睡又睡不著,也找不到有趣的事來打發這無聊時間。如此反復的看表,僵坐,看表,僵坐,,,,一分一秒都顯得煎熬。并且還要這樣子一整個晚上,真是難熬啊!我問自己能不能把我生命里這一晚上省掉,直接過到第二天就好了,正這樣想時,只聽到車廂砰砰地來回搖擺,像是隨時要翻車一樣。因是第一次坐火車,真把我給驚了一跳。不會是剛才神顯靈了吧,可我想的是把這一晚上隔過去,不是從這一晚終止呀。心里后悔了自己怎么會有這么愚蠢的假設。馬上調動自己的理性來批判自己,虔誠悔過: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要是像我這樣胡亂省掉,那一共才不到3萬天的人生,豈不就所剩無幾?你從小讀的書那上面說的,寸金難買寸光陰,人生最寶貴的就是時間!這些道理你都放到哪了,就這么大把大把地把光陰糟蹋豈不浪費,況且人生本是五味雜陳,不知苦謂苦,怎知甜是甜;沒有無聊做對比,哪覺有趣為有趣。一念到此,我馬上就打消了那個荒唐念頭,然后開始思考怎么把這一段無聊時光好好利用?雖然還是沒找到頭緒,依舊跳不出看表和煎熬這樣的循環圈,可我也不再去想把時間省掉的那個念頭啦。現在再回憶起來,那也不過是白駒過隙。
如此情緒再夾雜著列車的晚點,在火車到站時,就讓我有著難以描述的愉悅和解脫。除此以外我對在列車上的時光還有一絲的不舍和留戀,也涌上心頭,雖對此有不解,也不去管它啦。
出了安檢站,蘭州的破舊讓我頓感失落,這沒有我想象中大城市那樣的時尚和繁華。爸爸肩扛鋪蓋,我手提行李,我們按著通知書上寫的到校指引在車站附近找到了1路公交車,一個小時后在蘭州西站轉乘121路趕往城市學院,一路上車越走越偏,還沒有到站,我心已涼了半截。在車上忍不住地想快到站吧,快到站吧,再往前走就要農村了。司機也讓我給問煩了,說離那還遠著哩,到了會喊你的。駛過了甘肅政法學院,西北師范大學,蘭州交通大學后,繼續向前,公交車向左拐進了一個小巷子,路越來越窄,越走越崎嶇,一路上擺擺晃晃,果然公交公司稱這趟線路為121是有原因的——搖啊搖
車終于在兩排破舊的民房夾著的一條小道上停下,城院到了。下車后還沒來得及氣餒,我們在大三學長們熱情地幫助下找到了我所在的院系,爸爸給我交了學費,又幫找好宿舍,鋪好床鋪,然后那位熱心的大三學長楊繼普把我和爸爸帶到校門口,一起吃了碗蘭州拉面。我和父親就在校門口告別了。
就這樣,他又匆匆坐上了原路返回的公交車,到站以后買了當天回去的火車票,一個人,孤獨地走了,,,,
孤獨的不只是爸爸,也留下了孤單的我。宿舍里剛來的那個室友是蘭州本地人,他剛鋪好床鋪,就和他朋友們出去玩了,剩下床鋪的人還沒來。我把一切安頓妥當,一個人走向陽臺,看著周圍泛舊的宿舍樓,還有不遠處臟亂的小街道,完完全全想象不出,眼前這個地方怎么能是大學該有的樣子。而且還要在此生活三年,沒有親人,沒有朋友,一個熟悉的人也沒有。這種破舊孤獨夾雜著巨大的心里落差所帶來的壓抑,對一個憧憬未來而外出求學的人來說,太沉重了。三年,可怎么熬得住呀,即使熬得住,可人生最美好的三年,哪能用來熬著來過呢?
正想著,宿舍人陸陸續續都來了,寒暄幾句以后,始知相互間是同病相憐,也就各吐了一番失落之苦:這鳥不拉屎的地方,連我們的高中大都沒有,早知道大學是這個樣子真該再復讀一年了,反此總總,你一句我一句,正當我們聊著起興,把彼此的失落情緒共振到頂峰的時候,那個蘭州本地的人何強偉從外邊玩回來了,聽我們如此說,他倒很樂觀,幾番言語安慰了我們一番,最后笑著說:哎你們都知足吧,這是我們蘭州甚至是GS省最好的大專了。
我們宿舍是個兩室一廳,一個601,一個602,各是六人間。南北陽臺,一個洗漱房,外加十二個人共用的一個廁所。客廳里還有電視,是帶有線信號的!對面房間里住的是文學系的大四學長。我們房間是傳媒系的大一新生,我因為先到,所以找了個自認為很好的位置,挨著門口但不沖門口的下鋪;依次是何強偉,他住我對角處的下鋪;然后是周口的王國兵住何強偉對面的下鋪。再后來他們三個我就記不清楚先后了:海南杜世優住我上鋪,山門峽王磊住王國冰上鋪,安陽程志住何強偉上鋪。
又過一會兒,到晚上六點半,臨宿舍的同學過來喊我們,一起去教室上晚自習。到了班里才知道,新生已經開學并軍訓一周了,由于學校照顧省外學生,怕我們剛來還不適應,沒讓我們參加軍訓,所以把我們報到時間往后延了幾天。教室很大,嶄新的課桌排列有五六十張,稀稀松松的學生只有二三十人,三五成群各坐一處,我找了一個最后排的一個角落,把本和筆輕放在桌子上,然后就坐下來開始等著七點鐘的上課鈴聲了。
鈴聲剛落,我們班主任就臉帶笑容緩著步走將進來,他個子挺高,有個一米八還多點,如此高大身軀也沒顯出他有一點嚴肅和威武,反而很友善可親。后來才知道他是研究生剛畢業,和我們一樣也是今年新到的這個學校。剛開始不知是他初來咋到尚無經驗,還是秉性如此性格使然,從他那言談舉止你看不出一個成熟老師特有的老辣城府,反而是在講臺上略顯拘謹處讓你感受到他的真摯可親。通過以后三年來的相處,我知道他是這樣的人:在和學生談話和教導學生時不會站在道德制高點去進行審判,也不會把學生存在的一般問題上升到原則高度,以此來定論你人品好壞。所以我們和他相處大都不會因為犯個小錯而背上思想包袱進而耿耿于懷;也不必因他手握我們生殺大權而去變得乖順溫和。一個個學生在他這兒綻放了青春,活出了精彩,如果沒有,那也不是他的原因。
教室安靜下以后,他環視了四周,走到教室中間,把雙手合放在小腹前對我們說:咱們班今天又迎來了幾名新同學,我們大家來一起鼓掌歡迎一下!接下來他又讓我們幾個站在黑板前依次做下自我介紹。
其中海南來的杜世優因為長得太帥,神似港臺歌星,加上走路帶風,站姿瀟灑表情酷,所以最受大家歡迎,準確點說是最受女生歡迎。我們班一共33人,女生就有22個,所以女生喜歡的就是大家喜歡的。大家當時怎樣介紹自己,又說了些什么我也全無印象了。我想無非就是些從哪里來,叫什么名字,希望大家以后和睦相處,相互關照之類的話了。
完畢我們各自又回到自己座位上,就開始上自習了,可是同學們第一天來,拿什么自習又自習什么呢,既然不知道,就開始三三兩兩地暢聊了起來,這種場合老師挺尷尬的,不讓大家說話吧,不和時宜,索性讓大家說吧又不符合他的身份,因此他就推脫有事出去了。
我還是一個人坐在最后一排角落處,我的前一排沒有一個人。再往前隔一排有三個女生說說笑笑地聊得很開心,她們其中一個往后看了看我說,“哎,來坐過來唄,別一個人坐那,怪孤單的。”我說不用了,我喜歡一個人。
她胖乎乎中等個兒,白凈的臉蛋透露著蘋果紅,雙眼皮大眼睛,從微突的鼻梁跳過人中是櫻桃似的小嘴泛起來酒紅。
她以為我是不好意思,和朋友打了個招呼然后朝我這邊走了來,站定以后從我旁邊桌子下抽出一張凳子,拿手紙擦了擦,雙手交叉搭在課桌上,坐好后她說“你叫什么名字,今年多大了,從哪來,想不想家呀,怎么不和你們宿舍人坐一起說話呢,,,”我們倆一問一答。“你看你一個人挺孤單的,也沒有個人照顧,我大你一歲,你就把我當姐姐吧,我把你當弟弟,以后你有什么衣服,床單被套盡管拿過來我給你洗。”多么熱心和善良的女孩呀!可當時我可不這么想她,一個女孩子家怎么一點也不矜持呢,她對所有男生都是這樣么?
后來這個位置就是我倆以后的座位了。我先坐這時,她會坐過來。她先坐這時,我也不躲她。不過這是后話了。
很快下課鈴響了,老師進來提醒我們明天早上不要遲到,然后就讓我們放學了。回到宿舍大家都在說我今天走了桃花運,那個女生可是對你有意思。我沒有就他們的話題往下應。到樓下打了一壺熱水洗漱一番就打算上床休息了。這時臨宿舍的男生也聚了過來,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的聊著班里哪個女孩正點,哪個女生抽象,就有臨宿舍的陳學良說:“今天我報到沒有人接應,急得我也找不到地方,正犯愁哩,剛好有個阿姨過來問我是不是傳媒系的新生,我趕緊說是,是,是。我以為她是學校老師就跟著她走了,一到辦公室,我趕緊給人家說謝謝,哎呦——,幸虧當時我只是不停地說謝謝,后邊沒有帶稱呼,我那個娘哎,今個兒晚上上自習我才知道那是咱們同學哩,咋會長那賊著急哩!”
“不早啦都散了吧,明個兒清早六點半咱們還得上早操哩。”、“真幾巴垃圾學校,高中三年,又補習一年,苦日子好不容易熬到頭了,沒想到來這還得天天上早操早讀晚自習。”、“這不是才出了龍潭又掉進虎穴,哎也是醉啦。”、“睡吧,睡吧,關燈了啊。”
新到一個地方總是翻來覆去睡不著,爸爸在火車上一定很無聊很孤單,保佑他一路平安。媽媽可能也還沒睡,正是農忙在家里搶著剝玉米。爺爺奶奶肯定也很想我,明天我得給家里回個電話,對了,還得買個電話卡,樓下電話亭里的人太多了,根本都排不上隊。真想念高中時候的同學啊,還有誰能像他們那樣懂我,也許我再也不能交到像他們那樣知心的朋友了,腦海里輪番回放著過去的往事。今晚那個女生是對我有意思么,可是她也太隨便了,如果不喜歡人家最好不要和人家走得太近。
早上六點,起床,洗漱完畢大家就一起下樓往操場走,路上人已不多,我們加快了腳步,剛站好隊喇叭里隨即響起第八套廣播體操預備齊,第一天還好沒遲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