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好的感情,是兩心相依的溫暖,是相濡以沫的陪伴。
想起來是不自覺的微笑,念起來是暖暖的味道。
不曾邀約,自有一份心安;不說誓言,永遠不會再見。
偷閑了兩天,該回去了,尤其趙霞不能再耽誤片刻了。
清晨,張南擁抱著趙霞,恩愛了許久才收拾行囊,離開長平。
……
秋天,收獲的季節!
每天在紫霞家園里卿卿我我的張南趙霞,這天提到了采摘。
朋友圈和身邊的采摘園廣告狂轟濫炸:愿君多采擷,此物最健康。
忙里偷閑去采摘點新鮮的水果,確實能滿足回歸自然的心理需求,緩解繁忙的生活所帶來的緊張感和壓迫感。
趙霞渴望能在典型的農村環境中放松自己,接近自然,親近泥土,享受鄉土風情,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眼下,泛濫成災的大棚采摘,顯然不符合趙霞心里的夢想。
張南靈光一閃,想到了梨花節,想到了黃梨。
現在可正是黃梨收獲的季節啊。
趙霞聽了頓時開心起來,也決定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重返梨花節現場。
……
金秋十月,瓜果飄香。
今天風和日麗,是深秋難得的好天氣。
長平黃梨園碩果累累、果香四溢,一派豐收景象。
正趕上黃梨采摘,梨園主家介紹說:黃梨從采摘開始到結束期間,就是當地人的“黃梨節”。
游客可以自己動手采摘,還可以免費品嘗。
但需要值得一提的是:黃梨剛摘下來,口感不是最好的。
黃梨需要經過大約一個月的“發汗期”,品相和味道才能進入巔峰。
呈現在眼前的是果滿枝頭的豐收景象,沉甸甸的果實將梨樹壓彎了腰,隨著一縷縷陽光透過樹葉間的縫隙照射下來,大黃梨更加晶瑩剔透。
果農正忙著采摘、搬運成熟的黃梨,穿梭其間,忙個不停,三輪車上堆滿了黃梨。
幾位游客帶著孩子邊采摘邊拍照。
張南和趙霞進入梨園,一股沁人心脾的梨香味兒撲面而來,讓人饞涎欲滴。
看到一棵棵高大或者低矮的梨樹上結滿了碩大的黃梨,讓人賞心悅目。
二人挎著梨籃,挑選了一棵低矮的梨樹,和枝繁葉茂的大梨樹不同,不用爬梯子,身體兩旁的枝條上都是果實累累。
一個個黃梨被包裝紙裹得嚴嚴的,掛在樹枝上,像倒垂的小燈籠,觸手可及。
接下來,便開始摘梨。
趙霞剛要摘,發現前面有更大的,像碗口一般!用手輕輕一碰,大黃梨就摘了下來。
摘了一個又一個,不一會兒就摘了滿滿一籃子。
趙霞看著沉甸甸的梨,沒有吃,在想著什么。
“老婆,你怎么不吃呢?”張南說著遞給了趙霞一個才從樹梢上摘下來的梨。
“老公,你不是說不出汗不能吃嗎?”趙霞矛盾的問道。
張南笑答道:“不出汗不是不能吃,只是不好吃。渣大,還有點澀。”
“你挑樹梢上的梨,光照足,甜度高,不出汗也不影響口感。”
趙霞看著手里黃澄澄、水靈靈的大黃梨,切了一片放在嘴里,一股甜絲絲略帶酸感的蜜汁流淌在舌尖,一臉的愜意!
旁邊一位游客,一邊品嘗一邊也在夸贊:“這里的黃梨果實飽滿、個頭大、營養價值高,還耐儲存,我年年都來采摘。”
梨花節的美食廣場,現在改成了黃梨產品展示中心。
展廳擺滿了各類黃梨深加工產品,不少游客在采摘鮮果之后,還購買了心儀的黃梨深加工產品。
賞田園風光、品黃梨汁等豐富的鄉村旅游體驗,讓趙霞覺得不虛此行。
……
時光荏苒,歲月匆匆。
二O一八春節馬上到了!
這些日子,紫霞家園。
習慣著彼此的語言,重復萬遍也不覺厭倦,等待著彼此晚安,只因為心里那份惦念。
趙霞留言告訴張南:
趙霞的妹妹趙雨放寒假了,因為航班延誤,需要開車到鄭州去接機。
趙霞的妹妹叫趙雨,家里人都親切的叫她的小名,稱呼她小雨,是上海醫科大學大三的學生。
有錢沒錢,回家過年。
無論如何也要盡快趕到鄭州機場,去把小雨接回家來過年。
一個小姑娘家家的,孤零零的在外,沒有老師,也沒有同學在一起,也不安全不是嗎?
稍作準備,趙霞的奧迪就箭一般的向高速駛去。
到了機場,預告航班又再延誤。
出門匆忙,張南趙霞都沒來得及吃午飯,一聽航班延誤,肚子頓時就覺得空了。
張南陪著趙霞逛了機場一大圈,也沒看見什么可口的飯菜。
車里有桶裝的泡面,火腿腸和鄉巴佬雞蛋,張南在候機大廳的熱水間接了滾燙的熱水,給趙霞泡了一桶。
趙霞坐在一張躺椅上小憩,透過玻璃墻,向外眺望,只見接機送機的車輛穿梭不息。
偌大的候機廳里,有人讀書,有人玩手機,有人聊天。
人們做著不同的事情以消遣時間。
趙霞吃的津津有味,一碗泡面,一根火腿,一個雞蛋,硬生生把泡面吃出了國宴的味道。
細嚼慢咽,有滋有味,仿佛在拍《舌尖上的泡面》一樣,畫面太美了……
張南不僅感嘆:“同樣是人,同樣是一碗泡面,能吃出大片即視感的,唯趙霞也!”
幾個小時過去了,航站樓的大屏上一直顯示要接的航班繼續延誤。
晚飯時間。
剛到六點,天已經大黑了。
三三兩兩的人都丟開自己的消遣方式,幾乎人人手捧一碗泡面,在各個熱水間口排隊打熱水。
這一幕像極了高速服務區飯點時,人們排隊泡面的情景。
遠赴人間驚鴻宴,候機廳里吃泡面。場面太壯觀了!
年底,不辭辛勞地奔波在返鄉途中的人們,一碗熱騰騰的泡面,總會給寒風中的人們帶來一絲暖意。
其實,人們吃泡面的目的,更多的是為了那一口熱乎乎的湯,他們太多的疲憊,都會因為一口熱湯而煙消云散。
張南因為平時一個人的時候多,吃泡面的幾率也就很多,家里整箱的豫竹方便面那都是常備。
可以說,若非不得已,張南是不會吃泡面的。
但是看著大家排隊打水的熱鬧場面,看著已經開吃的人全程滋溜的香味,張南覺得此時若泡一碗,定是人間美味!
張南用眼神征詢了一下趙霞,趙霞點點頭,意思也想跟著大伙一起泡。
張南回到車里,又拿了兩桶,外帶兩根火腿腸,動作嫻熟的撕開泡上。
張南不斷囑咐趙霞,一定多喝熱湯,祛寒暖胃。
趙霞端著泡面,再度上演《舌尖上的泡面》名場面,張南在一旁欣賞之余,同時也贊嘆,自己的女人可真的是好養活。
一日三餐,泡面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