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亂局,徹查
- 請叫我捕神大人
- 老羊肖恩呀
- 2140字
- 2022-06-28 10:18:18
平京徹底亂了……
在上百名平民百姓靜坐抗議后,又有榮親王麾下銀甲軍統帥段義山,跪在大理寺外,負荊請罪。
他高聲自述著于千年前的平京城中,威逼六扇門,驅趕百姓等罪名。
言語間不僅令皇室顏面掃地,更加坐實了陸長歌曾舍命解救百姓的事實。
甚至被有心人猜測,陸長歌是否就是因為此事得罪榮親王,這才落得如此下場。
段義山這一跪,又將兇殺案的局勢推向了另一高潮。
一百位普通百姓的伸冤可以置之不理,但一位四品武者,朝廷一軍統帥的認罪自狀,卻讓滿朝諸公,不可再當無事發生。
新一天的早朝,終究還是被此事驚動了。
長樂宮內,百官依次進殿。在內閣三位大學士的引領下,商議各部事宜。
殿內象征皇權的龍椅上,卻空無一人,而正商談要事的文武百官,卻好像對此習以為常一般。
永安帝自十年前起,便迷信巫蠱之術可得長生,從云夢大澤中招攬來一巫士,日日問道。
朝廷諸事,要已交由內閣掌管,君王不再過問。
但今天這事,卻讓內閣三老暫且也無法決斷。
“新科初試一等的陸長歌殺人一案,如今已鬧的沸沸揚揚。大理寺卿可有話說?”
孫振昌低著頭站在隊列中,悶聲回道:“下官以為,此事關乎民意,當從長計議?!?
“呵!”
內閣中最年輕的大學士虞萬里,突然譏諷的笑了一聲。
他是御史出身,最見不得官員相互推諉,懶政拖延的現象。
“孫大人日理萬機,三天時間連一樁民間兇殺案都理不清,大理寺是無人了嗎?”
嘴里像點了炮似的,噴個不休。
首輔周禮與次輔趙仕勤對視一眼,均感到頭疼。
虞萬里算是周禮的半個學生,又是趙仕勤的同鄉。
兩人都抱著將他拉攏到本方陣營的心思,提拔進內閣。
可誰曾想這小子是個直臣,說話做事秉公執法,滴水不漏。
這也讓內閣中,達成了微妙的平衡。
孫振昌被罵的抬不起頭,更有數名御史憤然出列。
言辭鑿鑿,細數其疏漏,大有要罵到他辭官告老的態勢。
孫振昌艱難的抵擋著唾沫星子,偷偷看了一眼隊列末尾的王家王京華,見他老神在在,仿佛事不關己,暗罵一聲老狐貍。
王家拿好處,讓姓孫的背鍋,世上哪有這樣的道理。
孫振昌低著頭,陰著臉將禍水東引。
“并非某無能,而是在查辦此案時,王大人稱此事其子親眼見證,愿為此案做一人證。但王家大郎正為課業忙碌,這事便一直耽擱著?!?
殿內數道目光橫掃身前,王京華再也無法裝的像個沒事人似的。
“犬子愚鈍,恐對案中諸多細節難以面面俱到。余以為,無風不起浪,民間既有冤情,則必該謹慎處之,斷不可因為一些人的一言之詞,便網開一面。”
虞萬里冷聲反問:“難道外界對陸長歌的指控,就不是一面之詞嗎?本官探查至今,就未見本案伸冤者何人,難不成是替天行道?”
虞萬里的身后,代表著朝堂中敢于直諫,處事公道的御史一派。但崇仁坊王家也并非無人,四世三公的余蔭,留下門生故吏無數。
兩方展開一場激烈的口水戰,一直吵到天昏地暗,氣力衰竭,卻誰也說服不了誰。
這一切都逃不出周禮與趙仕勤兩位老狐貍的算計,平京民變不可怕,只是他們在其中隱隱嗅到了兩股操控風云的非凡勢力。
自古以來,文人治國,武人安邦。陛下閉關不朝十年,天下大權早已移交到內閣兩位大學士手中。
可這一次,就在眼皮子底下,鬧出這么大動靜,二人才后知后覺的品出幾分不對勁,由不得他們不提高警惕。
正好借此機會,敲打敲打。
見兩方吵的差不多了,周禮厲聲拍掌喝道:“朝堂之地,豈容爾等放肆!”
首輔威嚴,令朝堂陷入短暫的噤聲。
二人冷眼觀察著殿內眾人神態,崇仁坊王家背后站臺的人是誰,他們很清楚。
民意或是天意,他們不在乎。但大夏朝政,除陛下外,不可越過內閣。
“此事暫且放下,老夫稍后自會稟明陛下,請陛下圣裁?!敝芏Y淡道。
……
退朝后,周禮與趙仕勤相伴至永安帝寢宮外。
為了能安心問道長生,永安帝已多年不近后宮,閉關于偏殿之中。
唯有要事定奪之際,他二人才能轉至殿外,等候永安帝圣裁。
“陛下!”周禮站在門外通報道:“老臣有事請奏!”
殿內無人回應,只是等了幾息后,大門突然自動打開。
周禮不敢直視殿內景象,低著頭一路快走,來到一處煙霧繚繞的靜室。
永安帝正背對二人,盤膝打坐。
未等二人開口,便先緩緩問道:“愛卿何事???”
二人連忙將陸長歌一事,簡略的說了一遍。
“此案已擱置數日,再拖延下去,恐耽誤舉業。我等駑鈍,不知該如何處理,還請陛下圣裁。”
永安帝慢慢睜眼,不急不緩的問道:“這陸長歌什么身份,能鬧的這么大,是哪家的子弟嗎?”
“非也,他出身平凡。”
“哦~”
永安帝瞬間興趣缺缺,不滿的微微蹙眉。
“這般小事也要來煩朕?內閣自行定奪便是,他要是冤枉的,還他清白便是?!?
也不等二人再問,輕輕一揮手,化作一股微風,托著二位老臣退至殿外。
“這……”
趙仕勤錯愕的看向雙手,陛下揮手間,他堂堂內閣大學士,竟來不及激起本能的反抗。
云夢大澤的巫蠱之道,究竟修的是什么?
方才在殿內,他也隱隱聞見淡淡的腥臭味。修道多年的直覺,讓他覺得永安帝此刻的狀態極度怪異。
世上之道,無非分為入世道與出世道。
為官造福一方,修入世道,以功德鎮壓業障。
閉關神游天外,修出世道,以清心抵擋業火。
永安帝閉關不出,本該體悟天地,清心寡欲。但他卻能從陛下身上,感受到七情六欲的氣息。
怪哉——
趙仕勤捋著白須,心中愈發疑惑。
“陛下此舉,究竟是何意?”
只說自行定奪,卻又未明說支持哪方。他入閣的時間不及周禮,難以揣摩圣意。
周禮默默回看著寢殿的方向,淡然說道:“不是說了嗎,若無冤屈,就還他清白。”
“傳令下去,徹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