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6章 蓮

  • 清寒集
  • Fiosa
  • 4161字
  • 2022-06-01 15:09:32

蓮,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自古,就廣受人們的喜愛。是圣潔、清廉、正直的象征。蓮花也深受歷朝歷代詩人們的喜愛,哪有那些贊美蓮花的詩詞呢?

1)《愛蓮說》(由于這首詞太具代表性,我們著重了解一下。)

周敦頤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譯文:水上、陸地上各種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愛的非常多。晉代的陶淵明只喜愛菊花。從李氏唐朝以來,世上的人十分喜愛牡丹。而我唯獨喜愛蓮花從淤泥中長出卻不被污染,經過清水的洗滌卻不顯得妖艷。它的莖內空外直,不生蔓不長枝,香氣遠播更加清香,筆直潔凈地立在水中。人們只能遠遠地觀賞而不能靠近賞玩它啊。

我認為菊花,是花中的隱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貴者;蓮花,是花中品德高尚的君子。唉!對于菊花的喜愛,陶淵明以后就很少聽到了。對于蓮花的喜愛,像我一樣的還有什么人呢?對于牡丹的喜愛,當然就很多人了!

藝術特點和賞析:托物言志。文章從“出淤泥而不染”起,以濃墨重彩描繪了蓮的氣度、蓮的風節,寄予了作者對理想人格的肯定和追求,也反射出作者鄙棄貪圖富貴、追名逐利的世態的心理和自己追求潔身自好的美好情操。在文章結尾,作者一嘆真正隱逸的高士極少,二嘆品格高尚的君子罕見,三嘆貪慕富貴的俗人很多,這使文章更具思想特色。

簡要直切。全文不到一百五十字,所表現的內容卻是豐富的。這里有愛花史的概述,有對蓮花的描繪,有對諸花的品評,有自己感情的抒發。而這一切,無不是為了突出“愛蓮”的主旨,宜接寫蓮,約占了篇幅的三分之一。真是既惜墨如金,又詳略得當,而無文意不足。

手法多樣。作者嫻熟地運用擬人化手法,賦予了花兒各自不同的思想性格和品德情操。菊花,是隱逸者的形象;牡丹,是富貴者的形象;而蓮花則是美的理想的化身。它像亭亭玉立的少女,嫻靜多姿;又像高潔不凡的雅士,風度翩翩;還象潔身自好的君子,高標傲世。

對比的手法,此文也運用得很好。作者在文中要贊頌的是蓮,但他不是作孤立靜止的描寫,而是在對比描寫中顯示它的高超不凡。如“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把蓮花的高潔從牡丹的反襯中突現了出來。而對牡丹的追慕者甚多,愛蓮者甚少,則又在對比中顯示出不良風尚之盛。菊花和蓮花雖然都不滿現實,但前者采取逃避態度,后者則敢于面對現實,在污濁生活中保持它高潔的情操。因此,蓮花比菊花顯得更加可貴,作者通過對菊、牡丹、蓮三種花的德性品格的描寫,以牡丹作反襯,用菊花作陪襯,就自然而然樹立了蓮花的美好形象。此外,作者還善于把敘述、描寫、議論、抒情融為一體,使之相得益彰。這篇文章可分為兩部分:前一部分描寫蓮花高潔的形象;第二部分則揭示了蓮花的比喻義,分評三花,并以蓮自況,抒發了作者內心深沉的慨嘆。

首句“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選用“可愛”二字,包羅群芳,表明托物寄興,并不刻意求工,極見其立言斟酌之妙。

接著敘說“晉陶淵明獨愛菊”。陶淵明不肯為五斗米折腰,解綬歸隱后,飲酒賦詩,安享“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田園逸趣。“獨愛菊”,顯示淵明雅致芬芳,傲然物外的性格,而且更加明確了題意:陶淵明可以愛菊抒懷,我怎不可獨愛蓮呢?

繼寫“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寫了唐人,特別是統治階層“甚愛牡丹”的好尚,這幾句像是重復,但實為加深語意也,而且此句入文,讓對比感更為強烈,為其求蓮之高潔鋪下了引子。大意是周敦頤本人獨愛蓮與晉陶淵明的愛菊避世不同,為保持一份高潔,寧愿終老南山。他要在塵世中當個出淤泥而不染的君子。這種在污世保持清白與獨自避世求真的心態,與眾人皆羨富貴的從眾心態是有著思想境界上本質的區別的。這為愛蓮說所要表達的“出淤泥而不染”作了最好的鋪墊。

然后作者撇開一筆說,讓那些人愛其所愛吧,“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這一連串鋪敘,對蓮花挺拔秀麗的芳姿,清逸超群的美德,特別是可敬而不可侮慢的嵚崎磊落的風范,作了有力的渲染。這幾句隱喻作者本身具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蓮而不妖”的高尚品格。實際上,他說的意思就是:官場黑暗,要在官場上保持自己高潔的品格,就如同蓮花出淤泥而不染那么難。這也是他為官的經驗總結,因為他不想同流合污。而“濯清蓮而不妖”,不過是作者的一種良好愿望罷了。他為官正直,數洗冤獄,為民作主;晚年定居廬山,著書明道,潔身自愛,頤養天年,便是身體力行,澹泊明志的體現。這正是這篇小品能給人思想情趣以深切感染的著力之處。

接下來,作者對三種花象征的不同性格進行了比較和品評:“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本來,花是不具備人格的,但在作者眼里,蓮花近于菊,卻不像菊那樣清高冷傲,似乎是逃避現實的隱者;它更不像牡丹那樣妍麗妖冶,以富貴媚人。蓮花出于污濁現實而不受沾染,受清水洗濯而不顯妖冶,實為百花叢中的賢君子。另外,蓮花又是佛教中的圣物,如來、觀音均以蓮花為座。唐釋道世《三寶敬佛》云:“故十方諸佛,同出于淤泥之濁;三身正覺,俱坐于蓮臺之上。”作者《題蓮》詩也云:“佛愛我亦愛,清香蝶不偷。一般清意味,不上美人頭。”與這篇小品參照,情趣相得益彰。

最后,作者評花進而對“愛”也作出評價:“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深深地慨嘆:當今之世真隱者少,有德者寡,而趨炎附勢鉆刺富貴之門的小人比比皆是;這莽莽紅塵,能有幾個志同道合的人,共同去根治這社會痼疾呢?這里先用花進行比喻,讓花的特性喻人,雖平淡,但比喻帖切,然后借花喻人,將陶淵明的避世,世人皆追求榮華富貴的心態描寫的淋漓盡致。言下雖不免流露出一種孤掌難鳴的哀怨,但意味深長,無情地鞭撻了那些寡廉鮮恥之徒。這里,周敦頤是高傲的,他那種不從眾只求純凈的心態,在碌碌塵世中是難能可貴的。他感嘆,是因為世風日下,大多數人皆被世事玷染。

作者通過對蓮花的愛慕與禮贊,表明自己對美好理想的憧憬,對高尚情操的崇奉,對庸劣世態的憎惡。

2)《采蓮曲》

李白

若耶溪傍采蓮女,笑隔荷花共人語。

日照新妝水底明,風飄香袂空中舉。

岸上誰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楊。

紫騮嘶入落花去,見此踟躕空斷腸。

譯文:若耶溪旁,三三兩兩的采蓮女正在采蓮子;隔著荷花談笑風生,互相嬉戲。陽光照耀采蓮女的新妝,水底也顯現一片光明。只見那高高舉起的香袖在空中飄蕩。那岸上是誰家公子在游蕩?三三五五、似隱非隱在垂楊下。身邊的紫騮馬的嘶叫隆隆,落花紛紛飛去。見此美景,騷人踟躕,愁腸空斷。

賞析:通過描寫精心裝扮的采蓮少女們在陽光明媚的春日里快樂嬉戲的旖旎美景,以及岸上的游冶少年們對采蓮少女的愛慕。來表達春日里,少年男女之間微妙萌動的愛情。以及詩人對時光飛逝、歲月不饒人的感嘆,及對美景易逝的無奈之情,寄托著作者因懷才不遇、壯志難酬而發出的愁思。

首聯是說溪邊采蓮花的女孩,隔著荷花談笑風生,互相嬉戲,或是和風細雨,或是嬌喘微微。荷葉田田,芙蓉朵朵,與春風滿面的姑娘的粉頰交相輝映,正如王昌齡《采蓮曲》中所道“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隔著蓮花,似有似無的朦朧之美,意趣盎然,富有生活氣息。“笑隔荷花”將采蓮女纖手撥荷花愉快交談的神態細膩的表現出來,生動形象。

頷聯是說溫和的陽光,濃抹的新妝,清澈的流水,風飄香袖的嫵媚,勾勒出一幅清新明麗的采蓮圖,節奏輕快,活潑自然。采蓮女不知是在揮手還是在故意擺弄,將香袖高舉,河面倒映著采蓮女精心準備的新妝,最是那一低頭的閑花照水,露出她嬌羞的神態,靦腆不勝涼風的吹拂,正如“照花前后鏡,畫面交相映”,人花難辨。這兩句勾勒出了“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的美好意境,如聞其聲,如見其人,如臨其境,讓人感受到一股勃勃生機,領略到采蓮人內心的歡樂,所謂“菱歌唱不徹,知在此塘中”。

頸聯兩句寫歡聲笑語吸引了岸上的游冶郎,不知哪家的公子,三三五五、似隱非隱在垂楊下,我們可以想象出此時的采蓮女面對岸邊的游冶郎會有多么的嬌羞,所謂“女為悅己者容”,心里怦跳的喜悅之情溢于言表。李白筆下的嬌羞之態并未點明,只是從“日照新妝水底明,風飄香袖空中舉”聯想到的,有著明麗可人的浪漫情調,自有一種清新脫俗。詩人將她們置于青翠欲滴的荷葉叢中,又以游冶郎的徘徊搔首來襯托她們的嬌美,使用樂府寫羅敷的手法,從而更加委婉傳神。

最后尾聯則是說詩人騎著紫騮,馬兒嘶鳴著,驚花,花落,空見那一份景色,使人凄愴斷腸。這里充斥著詩人對時光飛逝、歲月不饒人的感嘆,及對美景易逝的無奈之情,寄托著作者因懷才不遇、壯志難伸而發出的愁思,這與他平素灑脫自信、率真不羈、清新飄逸的風格有所不同,而以一種細膩溫婉的筆觸,引人遐思。“踟躕空斷腸”,似是斷腸人在天涯,象他《月下獨酌》中一身孤傲與月為伴,與影為伴,還是免不了蒼茫寂寥、清絕孤獨之感,一向大氣豪邁的李白也有避不了的人生悲哀。

李白詩將吳越采蓮女的嬌艷清純放在荷花叢中加以表現,又用岸上游冶郎的徘徊躑躅不忍離去反襯采蓮女的魅力,描繪出明艷、活潑、大方的采蓮女的新形象,語言入清水芙蓉,天然雅清,毫無做作,一氣呵成,展示出詩人的姿態高雅、清新脫俗。彌補了六朝以來采蓮女形象的蒼白與虛飾。

3)《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譯文和賞析:到底是西湖六月天的景色,風光與其它季節大不相同。密密層層的荷葉鋪展開去,一片無邊無際的青翠碧綠,像與天相接,陽光下的荷花分外鮮艷嬌紅。

詩人的中心立意不在暢敘友誼,或者糾纏于離愁別緒,而是通過對西湖美景的極度贊美,曲折地表達對友人的眷戀。從藝術上來說,除了白描以外,此詩還有兩點值得注意:一是虛實相生。前兩句直陳,只是泛說,為虛;后兩句描繪,展示具體形象,為實。虛實結合,相得益彰。二是剛柔相濟。后兩句所寫的蓮葉荷花,一般歸入陰柔美一類,而詩人卻把它寫得非常壯美,境界闊大,有“天”,有“日”。語言也很有氣勢:“接天”“無窮”。這樣,陽剛與柔美,就在詩歌中得到了和諧統一。

謝謝大家今天的觀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崇左市| 日照市| 中山市| 句容市| 博爱县| 揭东县| 龙山县| 江西省| 海门市| 平阴县| 巴彦淖尔市| 沧源| 江津市| 淮滨县| 额尔古纳市| 天祝| 侯马市| 隆安县| 绍兴县| 麦盖提县| 宜兰市| 牡丹江市| 区。| 兴国县| 金寨县| 车致| 临西县| 成都市| 汉源县| 修水县| 安泽县| 噶尔县| 长宁区| 舒城县| 会同县| 莒南县| 乐陵市| 平安县| 崇信县| 信阳市| 饶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