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下午,柳絮就帶著哥哥弟弟去了批發市場,其實批發市場的東西便宜不了多少,那如何賺錢呢?一是到達集會后的漲價,二是批發多之后的降價。這一次兄妹三個一共進了六百的貨,就想著在國慶的時候大干一場,為了這個,柳絮還專門和四叔說晚一點再去市里呢。
幾天的時間一瞬而過,國慶到了,柳絮柳誠柳信摩拳擦掌的早早到了縣里,擼起了袖子加油干。
雖然只是臨時當小販,但是也要遵守行業規則,比如統一的價格,不能人家高,你這低,那到時候肯定都在一家買了。這是不行的。
集會上的人越來越多,各式小攤小販也越來越多。別看他們幾個只是小孩子,但是他們可是跟著父母在縣里賣了那么久的燒烤,地盤早已踩熟了。再說了,現在柳國昌夫婦和張靜也是在縣里呢。而且也不只是他們,難得的一個縣集會,村里的姑姑姑父還有二大爺等等都帶著自家的孩子來了縣里逛逛的,走的累了呢,還能在柳國昌的攤子上歇歇腳,幫幫忙。包括村里好多認識的人。
“大誠他們這是做啥哩”有同來的人看到兄妹三提著大包小包的東西離開的樣子疑惑。
“說是要去賣呢”有了解一些的回答。
“哎喲喂,你說咱家孩子咋想不到呢!”
“嗨,你不如人家柳三哥會教唄!還能有啥”有人打趣,惹來數聲笑。
“你不也不會教!”
“你才不會!”
“你不會”
說著說著兩人就如小孩子一樣的爭懟起來了。好在也只是相互懟,眾人全當笑話看了。
“媽媽,我想要這個”有小孩指著柳誠手里牽著的各式各樣的氣球
“啊,奶奶我要這個!”手里指著柳信的奧特曼。
“爸爸爸爸,給我買這個金箍棒吧,求求你了”有小孩哀求的抱著父親的腿
“爸爸...”
“姐姐...”
“爺爺...”
在村里眾人看笑話之時,柳絮三兄妹的攤子已經開張了。身邊圍了好多的小孩子,以及孩子身邊的大人。柳誠和柳信喜笑顏開的收著錢,又佩服的看了看姐姐(妹妹)。真是神了,說這個賺錢就真的賺錢!第一天就將貨全賣完了,這是柳絮都沒想到的事情。
第二日,當柳絮三人再來的時候,身后還有其他人,包括立秋姐和春來哥。也還有村里其他有魄力真的掏出一兩百的人家的孩子。
看到這些,柳信有點不開心,自家人倒還好,可是其他的人多了,和他搶生意的就多了,于是今天柳信用了更多的心思,原來可能還有點害羞不敢喊,后來也喊賣的比誰都大聲。這雖然是好事,但是思想不是很對。倒是柳誠還挺大方的,不僅表示歡迎還行動上傳授經驗。
柳絮將柳信帶到其他地方,與人分散開來。
“小信,自私的人是不會有好朋友的。大家都是一個村的,都是我們的好朋友,不難道你不想要他們了?”柳絮對柳信說,小信還小,他的人生觀價值觀正是需要被引導和糾正的時候。也不能說些大道理,他也才不到八歲。
“...好吧”柳信想了想,同意了柳絮的說法。也是哦,他和小虎還有三平可是好朋友呢,他不能這樣。
反思了自己后的小柳信和小虎三平還是好朋友,只不過,這個國慶的后面幾天,柳信是不能與他的朋友們一起度過了。因為四叔回來了。
四叔柳國盛是柳國昌兄妹幾個里最小的,備受哥哥姐姐們的照顧,以往四叔還有柳國昌柳國強都是住在柳絮家現在這個小院里的,后來柳國強繼承了爺爺奶奶留下的新修的房子離開了,那個小院就剩下了柳國昌柳國盛兩家人,將堂屋的門一關就好像是一家人一樣。直到半年前四叔也離開了小院去投奔在市里的大大爺。小院才成了柳絮一家的家。但是四叔一家的屋子一直保留著。
對于柳絮三兄妹而言,四叔一家是除了父母之外最親近的人。四叔四娘也是真的將柳絮三兄妹當成自己的孩子養,有好吃好玩的向來都是他們和冬冬一起分,一起玩。柳絮三兄妹如果有什么需求又不好給父母講的,他們也是會站在她們一邊不僅瞞足他們的需求還會給她們保密。哪怕后來柳國昌一家人離開了三晉,柳絮三兄妹還經常和四叔四娘聯系,經常惦念著家里的小弟弟冬冬,這個算得上是由他們抱著背著長大的弟弟。
在記憶的軌道里,她和柳信是在國慶的第一天就被四叔四娘接去了市里。而這一次則是為了增加小金庫而讓四叔推遲了兩天來接。這短短的三天讓柳信的小金庫增加了不少,搞得他都不想來了。但是為了不讓柳絮看不起,不做那個失諾的人,再加上對四叔四娘弟弟的想念還有對市里的向往,柳信還是高高興興的坐上了四叔借來的面包車。
路走的遠,才讓柳絮發現了西南與中原地區的不同之處。從回來以后柳絮就沒離開過她們那個縣。
南方開車哪怕是偏遠地區遠離城區也無法像這里一樣。從車窗往外看去,一望無盡。想開了倍速一樣的,路邊的白楊樹,秋收后盡是土塊木茬的大片田地,還有遙遠的太行山脈,掠過眼前。給人的第一印象便是空曠平坦。而這一地理特征也化為在這片土地生活的人身上,變成他們開闊的胸懷,好客的熱情。當然,這并不是說南方人就擁有這些特征的反面。在南方待了將近20年的柳絮認為,南方在擁有這些特征之前還擁有細膩這一點。一如南方九曲十八彎的山和水。當然,這也只是她個人的拙見。
云市自古便是兵家必爭之地,是扼三省的咽喉要道,我國北方之門戶,是三晉的副中心城市之一,更是我國九大古都之一。
單只從那高高的城墻和厚重的城門似乎就能看到其肅殺之感,好似耳邊還能聽到那廝殺的血與火,看到那滾滾的烽火狼煙。在城內,有許多古建筑都得到保留與保護,它們沉默的向人們訴說著這個城市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