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男人的事,終是要靠拳頭解決。
此時夜色已深,兩人也沒有閑心去挑更好的場地,直接在屋外的院子里開打。燕天行練的是三十六路擒拿手的功夫,用來制服嫌犯是再合適不過了,可以說是屢屢奏效,屢試不爽,只可惜他現在碰上的是真正的二流高手——劉堅。
燕天行沒有拔刀,而是一記右直拳打向劉堅面門,劉堅將身一斜,輕松閃過,反手就是快速一拳直中對方小腹。這一拳只用了五分力道,饒是如此,也打得燕天行齜牙咧嘴,疼痛難忍。不過燕天行不愿服軟,不管腹痛,直接雙手抓住劉堅剛要撤去的右手,一翻手掌,想要制住劉堅的腕關節,接著再用力下壓小臂,即可制住對方整條胳膊甚至上半身,這招也是擒拿手中有名的拿腕卸肩式。
只可惜劉堅右手手腕的力量超乎他的想象,這一下翻竟然沒有掰動,這可超乎了燕天行的預料,一時之間有點懵。燕天行腦子簡單,一次不成,只是不信邪地加大手上力量,打算再試幾次,但劉堅怎會給他機會。只見劉堅右手回拉,一把扯動對方重心,接著左手迅速一拍打落對方右手,自身右手手腕則猛一用力,反抓住對方左手,再以自身左手為支點,控住對方手掌,接著右手發力,用力將對方手腕下壓,直接將燕天行從手臂壓得向下斜成四十五度。這一切說來漫長,但其實都發生在電光火石之間。
所謂牽一發而動全身,燕天行右手手腕被扭,右臂關節受制的情況下,不得已半跪在地上,以求減輕關節錯位的痛苦。
燕天行也算是體會到了被他用擒拿手制服的犯人的痛楚了,這可是他很多年都沒有過的感受。不過燕天行并沒有服輸,光是疼痛還不足以讓他承認戰斗的失敗,當然也可能是疼到張不開嘴認輸。劉堅見狀,沒有放開緊抓的對方左手,反而將其手帶過頭頂,接著繞住手肘、原地如鯉魚打挺般轉了一圈;這一圈轉得干凈利落,直接將對方的手腕又徹底轉了三百六十度,這一下對方的手腕算是廢了。
劇痛之下,燕天行本想用右手出拳反擊,但是身體受制之下,拳頭打得軟綿綿的,既沒速度又沒力量,甚至劉堅不動都摸不到劉堅的衣角。劉堅看對方如此中看不中用,也不想浪費時間去演示擒拿手的正確用法,直接將對方的臂彎跨在肩上,一記背摔,將對方重重得摔在地上。這一招用上了內力,連得地上的石板都碎裂開來,燕天行的情況可想而知。
劉堅看了其余人一眼,正在罵罵咧咧的精瘦男子立馬住嘴,見沒人不長眼要來幫忙,便又看向燕天行,一句“服不服!”從嘴里中氣十足地迸射出來。
也許是疼得厲害,也許是要面子,燕天行沒有回話,劉堅眼睛一瞇,笑著問道:“不服就說句話,不然當你默認啰?”
燕天行仍然沉默不語,只是握住自己的手腕,又在地上翻來覆去的打滾,后背、前胸都疼得厲害,哪怕他不認輸,此刻當著燕家女主人的面,臉是都丟光了。
劉堅也不想痛打落水狗,現在再出手,除了徒增惡名,能有什么好處呢。不過燕夫人見場面即將尷尬,立馬發話:“這一戰,是我燕家輸了,而且輸得心服口服。”
旁邊的精瘦男子馬上疾呼:“夫人!”,卻被燕夫人喝住:“你們多番與恩公為難,我且不說,此刻技不如人,還想如何?再這般恣意妄為,我代表燕家將你們逐出族譜,此生與我燕家再無任何關系!”
幾千年來,在宋國所在的這片土地上,家族都是一個人生存的重中之重,維系家族名譽更是每個男兒與生俱來的使命,而要一個人退出族譜,與家里斷絕關系更是比要了這些人的命還難受。因此一聽此話,眾人紛紛低下頭,不再言語。
劉堅心頭也滿是埋怨,既然燕夫人能鎮住這幾人,那早干嘛去了,讓自己擔驚受怕一場,要知道,即便劉堅武藝更高,但只要是打斗就有負傷的風險,更何況劉堅的背傷還在滴血呢。
其實這一戰細細說來,燕天行輸得并不冤枉。首先燕天行的武功沒有練到家,這是根本原因,具體表現上就是過于注重外功,而忽略了內功。對于習武之人而言,怎么出拳,如何揮刀,這都是外功,而身體的基本素質,比如內力、抗擊打能力、反應速度等都是內功。練外功見效快,練內功起效慢,可以說如果想要武功速成,肯定要多練外功,比如說遼國境外再往東北走有些武術流派,要求把腿踢得很高,或者踢得很快,這樣的套路練下來,確實能很快提升一個人的戰斗力。
可是一旦缺少了內功的支撐,這些招式在高手眼中就變成了花拳繡腿。所謂內功,需要由內而外、日積月累的修煉,絕非朝夕之事,但內功其實才是一家門派的精髓所在。像抗擊打能力,與對手拆招的能力,如若沒有天賦,都必須在日復一日的訓練中,才能提升。然而上述這些技藝,都不是一個門派真正的核心,普通人花錢就可以去學,甚至像擒拿手這樣的外功都可以印成小冊子販賣。唯有內力的修煉法門,可以稱為武功秘籍的那種法門,才是一個門派的核心,精髓中的精髓。
所謂內功心法的東西,是教武者修煉內力之用,通常講述如何將內力沿體內經脈運轉、積蓄,以及在對敵時如何釋放。一般來說,內力運行在督、任、沖、帶、陰/陽維、陰/陽蹺,共計八條經脈里,以任督二脈為主,又稱奇經八脈。雖說人人都可修煉內力,甚至可以說大部分勤心練武的人都有內力,但是內功修煉仍并非易事,首先只有少數感官敏銳之人人能感應到內力存在,通常來說,內力在體內運行時如同一股暖流在體內游走,當你能明確感受到體內暖流時,才能真正開始內力的修煉。
但是即便能感受到那股暖流,也不見得有能力去引導其按特定路線運行,也是因此,門派里最核心的內功心法,只會傳給最有天賦之人,畢竟傳給庸才也學不會,反而會被有心人拿來研究相應的克制之道。
燕天行就是那種感受不到內力的一般武者,這就導致他只能多修煉外功,以達到用武術招式來帶動內力自發運行的境界,來彌補無法修行內功心法的遺憾,不過即使是這種境界也需要經年累月的練習,最終達到三流高手的境界。要說燕天行修煉的武功——三十六路擒拿手,也是一門頗為實用的外功,用它來對付販夫走卒綽綽有余,甚至對付一些有點本事的毛賊也是手到擒來,甚至于擒拿手的一個分支武功:分筋錯骨手,更是江湖上赫赫有名的外功,足以位居外功前列,只不過兩者經常被不懂行的人混為一談。所以說燕天行自認為武功不錯,還是有點道理的,只可惜,他選錯了對手。
劉堅自幼修習上乘武功,而且內外兼修,這就注定了劉堅的上限比燕天行高;而且劉堅所學甚多,擒拿手這類流傳廣泛的招式自然也在其中。那么知道了一門外功的套路,想出應對之法就不是難事,所以燕天行想要以擒拿手擊敗劉堅就更為困難,也因此高手之間過招,通常不使用過于尋常的招式,不是說尋常招式就不厲害,而是尋常招式通常會在有心防范下,難以奏效。而且還有一點是劉堅戰勝對手的原因,這一點甚至劉堅自己都沒注意到,那就是他的雙手由于常年打鐵的緣故,腕力過人,燕天行一擊之下,根本拿他不住,本來擒拿手的核心思想就是以硬擊軟,結果劉堅的軟處足夠硬,那最終結局可想而知。
等燕夫人說完話,劉堅看向對手,此刻燕天行已經爬起身來,灰溜溜的退到其余捕快身旁,捂著胳膊不敢出聲,不過眼里全是忿恨之色。劉堅又看了眼一邊興高采烈的兒子,此刻劉心臉上掛滿了驕傲自豪的神情。接下來,劉堅看向那個精瘦的男子,說出了他勝利后的第一個要求:“那個誰誰,趕緊滾蛋!”
“你!”男子手指著劉堅,怒不可遏道:“你憑什么叫我”
沒等對方說完,劉堅不客氣地回道:“你什么,趕緊滾,別在這礙我眼!小心燕夫人逐你出族,清理門戶!”
精瘦男子看了看燕天行,又小心地看了看燕夫人,見大家無動于衷,那表情似乎在說他是罪有應得一般;于是他只能鼻孔出氣,怒哼一聲,忿然離開,臨走連姓名都沒有留下。
不過事后劉心卻告訴父親自己知曉此人姓名,劉堅不解,劉心便解釋說在靈堂的帛金簿,也就是禮金賬本上看見的,燕家的捕快們的名字都寫在一塊兒,很容易分辨。劉堅還是疑惑對方怎么能從至少四個名字里找出此人姓名對應上,劉心嘿嘿一笑,說是他給的禮金最少,劉堅便不再懷疑,最終從兒子口中得知了這個含血噴人的男人姓名——“燕道炎”,只是劉堅聽完后一臉古怪。
說回正事,燕家會客廳外,燕天行原本站在燕夫人身側的位置,看到劉堅望向自己的眼神,瞬間想到不好的事,心里發虛,身子也不由得后退半步。燕夫人則心頭一緊,擔心這位如今燕家最有權之人有所閃失。
劉堅只覺得好笑,卻是喜怒不表,一本正經地開口道:“這位燕天行兄弟,果真是一名好漢,無論何種地步都不服輸,這一點我馬某人是打心眼里佩服的!”為了增加可信度,又補充道,“而且燕兄弟與我單挑,并未用刀,更未用繩索、石灰等緝兇之物,與我對決乃是堂堂正正,這我也是看在眼里的,因此我敬佩天行兄弟的為人。”
劉堅一口一個“兄弟”,叫得親熱,燕夫人緊張的神情便也緩和下來,燕天行心中的芥蒂更是大消,一句話脫口而出:“當然!這武林規矩我還是懂的!”
其實燕天行剛才就隱約感受到劉堅的為人了,起碼不是燕道炎形容的殺害天雙大哥又來圖謀燕家財產的卑鄙小人。一開始打斗的時候燕天行沒注意,但打完架一琢磨,他立馬就發現對方也是用的擒拿手來對付如此囂張的自己,而且武者以武交心,他能感受到劉堅出手時毫無歹意,甚至反而存了一絲教學之心。
這句話說完,劉堅回了他善意一笑,燕天行的心里怯意也就此退去大半,只見他單手快速捶了兩下自己胸口,硬聲說到:“多謝馬大哥寬宏大量,這個情天行記下了。”
言語雖短,但話里話外說得誠懇,劉堅自然知道對方的誠心,只見他微微一笑,走到燕天行身邊,本來燕家幾人還有些疑惑,劉堅只指著對方胳膊,語氣平和地說道:“我是大夫”
沒想到劉堅竟還要醫治自己,燕天行不好意思的低下頭,再聯想到自己之前的出言不遜,心里更是羞愧。。
擒拿手作為抓捕犯人的最佳武學之一,其中一個優點就是對人造成的傷勢不重,只要把錯位的關節矯正即可。與此對應的分筋錯骨手則重在殺傷,動不動就是骨折,甚至粉碎性骨折,不過也有人不懂武學,將兩者混為一談,或者認為分筋錯骨手是三十六路擒拿手中的其中一式。
等治好了對方,燕家幾人對劉堅更感激了,一個個大男人,可以說對劉堅是心服口服。
劉心起初也沒看明白,以為父親是真的很生氣,可能會要對方難看,不過直到半途,才反應過來,父親又在演戲了。不過這回劉心由衷佩服父親演得好,演得妙,俗話說,做人留一線、日后好相見,眼下他們有求于燕家,這里留幾分薄面自然是好的。而且父親在施恩前,不忘先對那個燕道炎示威,這樣恩威并用之下,對方才會記得他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