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偷偷爬起來,趙小怡知道這個時候沒有人巡邏(從那個眉清目秀的女子口里得知的),而且現在很晚了,人都在睡覺。
趙小怡就在趙府里走,希望能找到戲臺,她知道府里有戲臺,但是她不知道在哪。找了好久,趙小怡還是沒有找到戲臺,于是她就想走到荷花橋那靜靜,走到荷花橋的時候,趙小怡聽見了唱戲的聲音。于是她就走過去。看見了,有兩個人在那唱戲,一個個子高一點,一個個子矮一點,矮個子都沒穿戲服。因為這里沒有人,所以不會吵到別人。
趙小怡心想:這里有個戲臺,我平時都沒注意。我得等兩個人走了之后,再去戲臺。先在這等一會兒吧。
趙小怡太無聊了,就聽起她們講話。原來她們兩個也是偷偷跑出來的。那個高個子的想學唱戲,就叫那個矮個子的教。于是他們就每天半夜溜出來。
那個矮個子的,跟那個高個子的講了下京劇的唱功等。
“京劇的做功--步,步,指舞臺上的各種步法。步,俗稱“腳底下”。指腰部以下,包括“腰,腿,膝骨頭,腳脖子,腳掌子”等部位。老先生說“腳底下利索,身上好看,身上不順腳下亂”,正是因為“步法”在“起,落,進,退,倒,反,收,閃”各種動作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要想京劇唱的好,記得這四個字:字,氣,勁,味。字--演唱京劇需要“字正腔圓”,當然,如果字不正腔也就圓不了,唱出來就不好聽。京劇中的“學”要求的格外嚴格,需要有字頭,字腹,字尾三部分組成,三者缺一不可,同時三部分的位置的運用要合理,咬字時嘴既不能太松也不能太緊。氣--是說在演唱過程中要掌握好氣息的運用。勁:一出戲的劇情是要靠演員通過演唱,念白和身段表演來表達的,這就要求演員要有“勁頭”。味--這里所說的“味”不是指氣味,是說在戲劇中各個劇種,各個流派所不同的演唱特點。唱京劇就要有京劇的味道。你應該常聽唱京劇的人說“生,旦,凈,末,丑”生,是男性角色。旦,是女性角色。凈,是花臉。末,是中年以上男子,丑,是喜劇角色……”
以前趙小怡聽到爺爺講這些,覺得很無聊,這次是因為無聊才聽這些,趙小怡又覺得很有趣。她想:京劇有這么多
要求,這么不容易,我爺是怎么做到幾十年如一日的傳承京劇呢?
過了幾個小時,她們兩個終于走了。趙小怡就到戲臺上去,尋找她認為是把她穿越到這里來的同一種類的東西。不久,趙小怡就看見了一個盔頭,趙小怡輕輕地撫摸了一下它。
結果,趙小怡又穿越回來了,她以前穿的那件衣服變成了現在穿的服裝。依舊是那個熟悉的村莊,她走進她住的那個房子里,看見了爺爺。爺爺也看見了她。他們兩個對視了一會,張小怡和爺爺就一起向對方那里跑過去,到了之后,他們緊緊地擁抱在一起。
過了一段時間,趙小怡就和爺爺一起進屋了。他們聊了聊自己的遭遇。
第二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