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77章 陳慶之:千兵萬馬避白袍

  • 鼎天
  • 衣冠正倫
  • 5400字
  • 2022-06-30 11:50:18

公元528年,北魏宗室、北海王元顥奉命前往鄴城,抵抗由葛榮率領的河北六鎮叛軍,適逢北魏權臣爾朱榮南下攻破洛陽,并制造了河陰之變,大殺北魏公卿世族。

元顥因此南逃,前往南朝梁乞求梁武帝蕭衍出兵幫助自己平叛。于是梁武帝便封元顥為魏王,并以陳慶之率甲兵七千,護送元顥北歸。

自此,“名師大將莫自牢,千兵萬馬避白袍”的白袍將軍陳慶之便開始了他一路超神的表演,其戰績之輝煌,千數年后仍然令人回味無窮。

528年十月,陳慶之正式率軍北上,首戰攻克淮北铚城,并于此進行休整、等待戰機。

此時北方局勢也發生劇變,爾朱榮在制造河陰之變后便退回晉陽休整、遙控朝政,并積極組織對河北叛軍的平定,并在當年九月滏口之戰中一舉擊潰河北叛軍,成為北方唯一霸主。

滏口之戰結束后,爾朱榮威名如日中天,擺脫了河陰之變帶來的不利影響,并收撫十幾萬六鎮叛軍,返回晉陽進行休整。

河北叛亂平定之后,山東仍有刑杲所率領的河北流民起義,北魏泰山太守羊侃亦舉兵叛魏、不久后兵敗突圍投奔南朝梁。

爾朱榮以上黨王元天穆率兵前往山東進行平叛,河南地區相對比較空虛。

此時,陳慶之敏銳抓住戰機,于529年四月繼續率軍北上,先后攻克河南滎城、睢陽。睢陽一戰中,北魏將領丘大千擁眾七萬、分筑九城據守,陳慶之一日之內連克三城。

攻破睢陽后,元顥于此稱帝,并在陳慶之的護送下繼續率軍北上,于后不久擊敗北魏濟陰王元暉業并攻克考城。

也正是在這時候,元天穆擊敗刑杲,并將其押赴洛陽伏誅,同時元天穆大軍回防河南。

此時的陳慶之已經兵入河南腹地,北魏朝廷因此震驚不已,調集河洛之間數萬人馬駐守河南大鎮滎陽,而元天穆大軍也直奔滎陽而來。

此時的滎陽城高池闊,內有大軍駐守,外有強兵馳援,對陳慶之所率南軍而言,是前所未有的艱巨考驗。

時滎陽未拔,士眾皆恐,慶之乃解鞍秣馬,宣喻眾曰:“吾至此以來,屠城略地,實為不少;君等殺人父兄,略人子女,又為無算。天穆之眾,并是仇讎。我等才有七千,虜眾三十余萬,今日之事,義不圖存。吾以虜騎不可爭力平原,及未盡至前,須平其城壘,諸君無假狐疑,自貽屠膾?!?

一鼓悉使登城,壯士東陽宋景休、義興魚天愍逾堞而入,遂克之。

如果說之前自铚城北上的一路轉戰拔城,還沒有讓北魏君臣完全重視陳慶之此次北伐,那么滎陽一戰就徹底讓他們認識到自己將要面對的是怎樣強大的對手。

滎陽一戰結束后,陳慶之繼續回師西進、進攻河南虎牢,虎牢守將爾朱世隆破膽怯戰、棄城而走,由是陳慶之再次率軍進攻洛陽。

北魏孝莊帝元子攸驚聞滎陽、虎牢接連失守,嚇得渡河逃亡,洛陽公卿世族迫于無奈,迎接元顥入城,奉其為帝。

自铚城北進,陳慶之一路破敵拔城,不足三個月的時間便攻入北魏首都洛陽!

元顥進入洛陽,元天穆則繼續率軍進攻虎牢,并派兵收復之前被陳慶之攻克的河南諸城。陳慶之聞訊后,率軍奔襲元天穆,擊之大敗,元天穆僅率十余騎渡河北逃。

陳慶之自發铚縣至于洛陽,十四旬平三十二城,四十七戰,所向無前。

《梁書》有關陳慶之一路破敵戰績,所載北魏兵力上或許大有水分,但時間和戰線不會騙人。

陳慶之所率七千微眾,馳騁河南、所向無敵,將一個落難來投的北魏宗室送入洛陽成為新君,戰績可謂輝煌。不只北魏方面大驚失色,就連南朝梁都想不到這樣一支弱旅能夠打出如此輝煌的成績。

陳慶之是幸運的,他抓住為數不多的歷史機遇、進行了一場精彩絕倫的表演,使其名字永遠銘刻于歷史長河中。

陳慶之也是不幸的,他個人能力即便再出色,但是受制于南北一對豬隊友,注定其功業雖如煙花般絢爛,但也只是稍縱即逝。

元顥在進入洛陽之后,獲得大量胡漢武裝力量的擁戴,便開始志驕氣滿,拒絕南朝繼續增兵,對陳慶之也開始提防。

陳慶之部將建議他襲取洛陽、重新控制元顥,陳慶之以孤軍疲眾沒有聽從,只是請求出鎮徐州,但也遭到了元顥的拒絕。

此時,晉陽休整的爾朱榮揮軍南下,匯同北逃的孝莊帝元子攸向洛陽殺來。

大敵當前,元顥仍然剛愎自用,派遣陳慶之分兵北上河陽中郎城據守爾朱榮大軍。陳慶之于城據守三日,殺傷甚眾。

爾朱榮便繞過此城,直接率軍渡河向洛陽進攻,于河橋擊敗元顥大軍,元顥逃離洛陽,抵達臨潁時遇賊被擒,洛陽再次陷落。

元顥被捕,洛陽陷落之后,陳慶之便成孤軍,旋即便被魏將高琳所敗,但仍余眾數千,向南撤軍,途徑嵩高遭遇山洪爆發,士伍多散。面對爾朱榮大軍的追擊,陳慶之偽裝成僧人,輾轉逃回南朝。

自此,這一場震驚南北的北伐徹底結束,過程雖然輝煌無比,收場卻是潦草狼藉。

陳慶之個人的超神戰績,最終還是沒能扭轉南北對峙的大勢局面。元顥的愚蠢無能、剛愎自用,梁武帝蕭衍的反應遲鈍、乏于進取,最終讓一切又回到了原點。

有關陳慶之的北伐戰績,有人頂禮膜拜、有人冷嘲熱諷。但無論是毀是譽,都無損其本身的價值。

單述一樁,或許不能體現陳慶之北伐戰績之輝煌,再引這一時期前后幾次南北人員的軍事行動,有所對比,看法可以更加直觀。

在陳慶之北伐之前幾年,便有南朝人在北方攪動風雨,甚至登基稱帝,即就是南朝齊宗室皇子蕭寶夤。

南朝齊末年宗室暴亂、屠戮成風,雍州刺史蕭衍起兵進攻建康,殺齊帝東昏侯蕭寶卷,并在不久后稱帝建立梁朝。

蕭寶夤乃齊明帝蕭鸞第六子、東昏侯蕭寶卷之弟,蕭衍篡國之后便逃亡北魏。

北魏宣武帝封蕭寶夤為齊王,并將自己的姐姐、孝文帝之女南陽長公主賜婚蕭寶夤,打算以蕭寶夤為向導,趁南朝政權更迭之際大舉伐梁。

之后北魏與南梁在淮水以南不斷交戰,蕭寶夤多有參與其中。

最終,在鐘離之戰中,南梁名將韋睿一戰擊潰魏軍十余萬,徹底粉碎了北魏南侵的意圖,也讓南梁這個新生不久的政權站穩于江表,給之后南梁前期的政治清明奠定了深厚基礎!

蕭寶夤南下復國無望,自此滯留北魏。

公元524年,北魏秦州莫折大提作亂,北魏朝廷以蕭寶夤為西道行臺率軍前往關中平亂。

蕭寶夤在關中平叛數年,叛軍卻越剿越多,而此時的北魏也是各處起火,六鎮起義叛而又叛更是令其焦頭爛額。

公元527年,在部下們的勸說之下,蕭寶夤也擔心平叛無功或會遭到朝廷問責,于是便在關中舉兵叛亂,自稱大齊皇帝,意欲在關中重建南齊政權。

很快,北魏朝廷便調度人馬前來平叛,接連戰敗后,蕭寶夤部將侯終德反戈一擊,蕭寶夤被擊敗后,無奈帶領妻子南陽公主投奔關中叛軍首領萬俟丑奴,受封為太傅。

530年,武川鎮賀拔岳入關平叛,擊敗萬俟丑奴,并將萬俟丑奴與蕭寶夤等押送洛陽,蕭寶夤最終被賜死,結束其離奇荒唐的一生。

蕭寶夤貴為南齊皇子、北魏駙馬,又在北魏經營多年,關中反叛卻如鬧劇一般,僅僅維持了幾個月的時間便告失敗。

如果說他這一場復國叛亂有什么貢獻,那就是殺掉了北魏時期最著名的地理學家、《水經注》的作者酈道元。

如果說蕭寶夤關中反叛和陳慶之北伐乏甚類比性,那么南逃梁朝的北魏宗室也不只元顥一人。

鐘離之戰南梁韋睿大敗北魏人馬,重新奠定了南北對峙的基礎。梁武帝蕭衍統治前期,政治也不失清明,相對而言北朝就混亂得多。

早在公元509年,北魏宗室內亂,便有宗室子弟元樹投向南朝梁。元樹是北魏獻文帝拓跋弘的孫子,宗室血脈與元顥相同且年序更長。

元樹到達建康之后,被梁武帝封為鄴王,并幾次受命接引投降南梁的北魏將領。

陳慶之北伐失敗的第二年,北魏權臣爾朱榮便被北魏孝莊帝所殺,北魏再次陷入大亂中,爾朱氏弒君,原爾朱部將高歡在河北舉兵討伐爾朱氏。

梁武帝眼見北魏大亂、有機可趁,便以投降的北魏宗室元樹與另一宗室元法僧起兵進攻北魏,打算再復制陳慶之北伐的輝煌,重新樹立一個傀儡政權,并一度占據了譙城。

但是河北高歡很快平定了爾朱氏余孽,并擁立北魏孝武帝元修。元樹等人行動遲緩、錯失戰機,不敢前進,棄城南歸,他本人被北魏追兵捉回洛陽伏誅。

在元樹之前,還有一位北魏宗室同樣承擔了這一光榮任務,即就是與北海王元顥同期投梁的汝南王元悅。

由于元顥的抵觸不配合,陳慶之北伐宣告失敗,又因為南朝梁反應遲緩,接應不及時,原本所攻克的河南諸城再次被北魏所收復。

第二年,梁武帝便痛定思痛,在爾朱榮死后封北魏汝南王元悅為魏王,派兵送其北還??稍獝倓倓傂兄羶蓢吘?,便聽說爾朱兆已經寇入洛陽,嚇得再次返回南朝,這一次嘗試同樣以失敗告終。

歷數諸次南朝干涉北魏的軍事行動,皆無陳慶之北伐戰果輝煌。

陳慶之北伐,雖然占了河陰之變后爾朱榮忙于平定河北與山東叛亂的時機,但在陳慶之進入河南腹地后,兩處叛亂都已經被平定,北魏大軍得以靈活調動。

面對這樣的軍事壓力,陳慶之仍然敢于繼續率軍北上,并且成功占據洛陽,其膽略與軍事才能可謂強悍。

南朝梁之后的兩次嘗試,元悅北歸時爾朱榮遭北魏孝莊帝所殺,元樹北歸時爾朱氏余孽與高歡決戰河北,都是極為巧妙的時機,但卻無一成功,足見陳慶之在這當中的不可替代性!

沒有陳慶之這樣的名將統軍推進,南梁蕭老菩薩的這幾次嘗試,便都淪為北魏宗室騙路費的鬧劇收場。

梁武帝其人其事,真的是謎一般的存在。其前期統治不乏精明,后期昏聵令人咋舌,該信的不信,不該信的瞎信,最終求仁得仁、作死成功。

這一時期,南北朝上層人物跨境游蔚然成風,不只北魏宗室出逃南梁,南朝宗室也往北朝跑,其中就有梁武帝蕭衍的兩個干兒子,蕭正德與蕭贊。

蕭贊原名蕭綜,是梁武帝蕭衍次子。當年蕭衍起兵進入建康時,占有了東昏侯蕭寶卷皇妃吳景暉,據說皇妃當時已有身孕,后來生下一子便是蕭綜。

蕭綜年輕時還算是個精神小伙,很得蕭衍的喜愛,可在得知自己是東昏侯遺腹子后,就漸漸變得不正常了。

他偷偷挖出東昏侯的尸骨滴血認親,擔心自己孤證不立,還殺了自己一個兒子又滴血一把,便確定自己是東昏侯的兒子。

可見這小伙兒已經瘋了,挖自己生父的墳還倒罷了,滴血認親的時候自己還知道割自己胳膊,到兒子就得殺了滴血。

得知自己這一身份后,蕭綜便秘密派人前往北魏聯絡他叔叔蕭寶夤。

公元525年,北魏徐州刺史元法僧叛亂失敗,逃在彭城請求歸附南梁。梁武帝就派遣陳慶之率領兩千人馬前往接應,順便將時任南兗州刺史的蕭綜送往彭城坐鎮徐州。

這也是陳慶之登上歷史舞臺的第一戰,北魏派遣將領丘大千率軍筑壘據守,結果被陳慶之一戰擊潰。大概也是這一戰被打出了陰影,三年后睢陽再相遇,丘大千擁眾七萬仍被陳慶之一日搞定。

事情發展到這一步還算正常,陳慶之打勝后卻發現他媽的主將不見了:蕭綜直接出逃跑去了北魏軍營里!

于是北魏便帶著蕭綜進行反攻,南梁軍隊大敗,僅陳慶之所率人馬得以保全。

跑到北魏地界后,蕭綜就改名為蕭贊,總算認祖歸宗、不再認賊作父。

但是好景不長,他叔叔蕭寶夤一直憋著一股勁要造反,過了兩年就在關中自立稱帝,也沒通知仍在洛陽的便宜侄子蕭贊。

蕭贊擔心遭受連累,連夜出逃,卻被北魏抓回,非但沒有被問罪,反而還將孝莊帝的姐姐壽陽長公主嫁給蕭贊,成為繼蕭寶夤之后第二位南朝皇子、北朝駙馬。

不久之后,河陰之變爆發,繼而陳慶之北伐進入洛陽,蕭贊有感北朝居大不易,請陳慶之寫信給前爸爸蕭衍、希望能夠再次返回南朝。

蕭衍也既往不咎,準備重新接納這個兒子。但很快陳慶之就兵敗逃回,蕭贊也沒有機會重返南梁。

爾朱榮死后,爾朱氏成員肆虐洛陽,爾朱世隆想要非禮壽陽長公主,公主不從被殺。蕭贊受此打擊,又四處逃亡,最終病死于北方。后來有南梁人盜挖蕭贊的尸骨送回,蕭衍還命令葬在他的陵寢旁邊。

如果說對蕭贊背叛的原諒,還算體現出梁武帝對養子的感情深厚,那么對蕭正德的縱容,則就說明這位老菩薩是真的相信他有佛祖庇護、百毒不侵了。

蕭衍最初無子,便收養蕭正德為嗣,后來有了自己的兒子,便讓蕭正德回歸本宗。這種世族過繼同族子弟本來也算正常操作,但要命的是蕭衍后來做了皇帝。

眼見要到手的太子之位落在別人頭上,蕭正德心里自是憋屈得很,所以在蕭贊投降北魏的那一年,蕭正德也跑去了,自稱是被廢的太子,想要借兵伐梁。

但他又不是東昏侯的遺腹子,所以蕭寶夤便勸北魏孝明帝殺掉蕭正德這個二五仔。但北魏朝廷大概覺得不能光養南齊宗室,南梁也得養一個,所以便留下了蕭正德,只是不加禮遇。

蕭正德在北朝混不開,第二年便又跑回了南梁。老菩薩只是流著淚罵了他一通,但還是對他官復原職。

后來侯景投靠南朝,打算造反的時候,一眼就看中了蕭正德這個過氣廢太子。

蕭正德也不愧是侯景的神隊友,侯景率兵南來時、他駐守丹陽,派大船為侯景運送輜重。等到侯景渡江南來,梁武帝又派蕭正德駐守朱雀航,直接開門把侯景迎進了城中。

幸虧當時駐守臺城的不是蕭正德,而是名將羊侃,否則蕭正德怕是真敢把侯景一路迎到梁武帝床邊。

侯景也投桃報李,圍攻臺城的同時順便立蕭正德為皇帝。可當臺城攻破、控制住了梁武帝父子后,侯景轉頭就廢了蕭正德這個名不正言不順的皇帝,并在不久后殺掉蕭正德。

難為蕭正德一路給侯景開路護法,甚至還嫁了一個女兒給侯景,侯景都已經是宇宙大將軍了,連區區一個南梁皇帝都不舍得給他,這瘸腿羯胡真是不講究!

除了兩朝宗室南北逃竄,時代中的名人大將也有南北輾轉的經歷。

諸如賀拔勝、獨孤信等,都曾因為軍事失敗而暫時托命江表,但他們在返回北方后,也都積極奮戰,多有建功。然而矢志南渡的名將羊侃,最終卻被君王所累、落得困死臺城的下場。

在梁武帝這種荒唐昏聵的君王統治下,陳慶之的北伐輝煌又悲涼,如果說有什么影響歷史發展走向的貢獻,那就是把中華好驢友、客居江南數年的隋太祖楊忠送回了北方。

。。。。。。

有關南北朝的背景介紹,就先寫到這里,新書也已經準備好了,七月一號正式發布。再次跟《鼎天》書友們道歉一聲,寫文數年第一次太監,心里也有很大的負罪感。

但既然做出了這樣的決定,只能在新書加倍用心努力,希望能寫出一個好故事送給大家。準備了這段時間,我也稍具信心,大家應該會喜歡接下來的這個新故事。。。

全書完
主站蜘蛛池模板: 岐山县| 博客| 德阳市| 内江市| 清水河县| 延寿县| 墨竹工卡县| 长沙县| 历史| 香港 | 绥芬河市| 新巴尔虎右旗| 怀柔区| 萝北县| 五华县| 灌阳县| 六盘水市| 玛多县| 布尔津县| 林芝县| 汕头市| 永新县| 怀宁县| 邢台市| 佛学| 广汉市| 闵行区| 临夏市| 蕲春县| 渭源县| 海门市| 谢通门县| 安仁县| 韶山市| 四子王旗| 米易县| 泗洪县| 墨竹工卡县| 五河县| 定西市| 唐山市|